首页期刊导航|武术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武术研究
武术研究

田文波

月刊

2096-1839

wskxshanxi@163.com

0351-7044201

030012

山西省太原市大营盘寇庄北街3号

武术研究/Journal Wushu Studies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本土需求与时代催生:西南体育学的提出及其学科框架与建设思路

    杨祥全冯强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1983年3月8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将体育学列为教育学门类下的一级学科发展至今,体育学的学科发展已走过四十余年的历程.在四十余年的发展过程中,高原体育学、体育地理学、体育民俗学、体育文献学等体育学的分支学科越来越多.随着武术研究的深入,形意拳学、东北武学、西北武学、少林学等概念出现在学术著述中,西南地区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发祥地,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保留所、博览园和百花园,在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创新和学科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民国时期,西南研究兴起,且发展成西南学.正是在西南学研究的内在驱动下,我们提出了构建西南体育学的想法,并对其学科架构、发展思路等进行了初步探索,以期能够在新时代为我国的体育强国建设贡献出独特的西南力量.

    西南学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发祥地西南体育学建设思路

    南诏体育之"六术""二渡"挖掘保护研究

    李莹黄百庆陈康
    7-9,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南诏是统治西南边疆五百多年的地方民族政权.文章通过实地调研、史料搜集等研究方法,挖掘梳理南诏历史中的体育形态.南诏统治者为取得战争胜利,维护主权,主动利用当地的白族传统体育进行军事训练,产生了"六术"(拳术、刀术、剑术、射术、骑术、象术)以及"二渡"(龙舟竞渡、竞速泅渡)等具有白族特色的南诏军事体育项目.

    南诏体育"六术""二渡"挖掘保护

    国家开放政策视阈下云南边境民族武术文化的价值与影响研究

    金旭东骆易香施财多
    10-13页
    查看更多>>摘要:云南作为国家开放政策的前沿和窗口,在维护边疆安全中有其特殊意义,由于特殊的地缘和政治等条件的影响,推进边境地区民族武术文化的发展,有利于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民族团结,不断缩小区域间的发展差距.由此,探讨云南边境民族武术文化是为了更深层次地认识与理解它在国家开放政策中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价值,以及对国际化、同根同源边境民族武术文化、本国民族武术文化的影响,是为了更好地继承和弘扬民族武术文化,并由此探求云南边境民族武术文化在国家向西发展战略中的契合点.

    云南边境民族武术文化国家开放政策

    新时代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时代价值、现实挑战与行动路径研究

    张成胜
    14-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新时代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进行研究.研究认为:助力实施体育强国战略,促进国际化交流与合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是新时代赋予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时代价值;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同时也面临生存土壤流失、项目参与度不高、文化内涵失真、传承后继乏人等诸多现实挑战,严重阻碍了自身价值的发挥.建议:面对现实挑战,倡导民族传统体育全民健身化;拓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新路径;加快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融合发展;促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国际交流与传播,体现新时代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时代价值.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时代价值现实挑战行动路径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武术进校园的价值内涵、实然困境与实践路径研究

    程军张旭敏颜炯
    18-19,2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体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和体育教育观念的不断完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一词得到了广泛讨论.学生的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道德已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国家于2022年颁布的《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为武术进入校园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武术已成为体育课程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文章旨在探讨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武术进校园的价值内涵、实然困境与实践路径,在分析当前武术进校园的困境的基础上,对武术进校园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

    核心素养武术进校园实践路径

    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卓越教师培养研究

    胡应国
    20-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强调,要深刻认识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和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教师是新时代教育事业发展的核心力量,在教学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学校体育工作及师资队伍建设已成为国家层面的重要问题,我们必须对此予以关注,而对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卓越教师培养,正是弘扬民族传统体育精神和推进学校体育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民族传统体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为进一步推动民族传统体育可持续发展,构建民族传统体育卓越教师培养体系是制度保障和运行机制.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调查法、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教师队伍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培养体系建设框架,包括师德师风培育体系、职业理想规划实施体系、教学知识技能提升体系、教书育人全程贯通体系、民族传统体育理论技术素质体系、教师专业发展评价体系,以期为民族传统体育培养卓越教师提供参考和理论支撑.

    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卓越教师培养体系构建

    "一带一路"倡议下武术在白俄罗斯的传播历程与动力研究

    莫小赫杨祥全
    24-27,3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研究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武术在白俄罗斯的传播历程及其传播动力.首先,文章探讨白俄罗斯武术的起源和发展,特别是白俄罗斯武术联合会在推广武术方面的作用和影响.其次,着重分析了孔子学院在中白两国文化交流中的作用,特别是在推广武术方面的独特贡献.文章通过走访调查,揭示了白俄罗斯民众对武术的浓厚兴趣和参与度.武术在全球和白俄罗斯的文化传播特点,涵盖了武术的全球传播路径、武术典籍的翻译及其学术研究对理论发展和实践应用的影响.特别指出,武术在白俄罗斯受到欢迎,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推动文化交流.武术在深化中白两国文化交流甚或促进"一带一路"合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不仅加深了两国人民的相互理解和友谊,还为国际文化交流提供了宝贵经验,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其在全球范围的传播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对于深化国际文化合作与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武术白俄罗斯"一带一路"传播

    口述史语境下涞阶恩赛·女创拳的传承与保护

    陶君王雄
    28-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口述史资料作为研究地方文化的实证口头资料,对于传承脆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承人而言,运用口述史研究法记录和保存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通过对云南省临沧市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孟定镇涞阶恩赛·女创拳的实际考察,以口述史的研究方式与传承人进行面对面交流与学习,从传承人的角度出发讨论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意义,通过对传承技艺的深入学习与了解促进女创拳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涞阶恩赛·女创拳口述史传承人释义保护

    罗氏内家拳之研究

    刘三洪罗海斌
    32-34,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罗氏内家拳是湖南省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由罗钟恒创编,现传至第六代罗锡平.罗氏内家拳拥有功法、套路、武狮、药功等一套完整的武术体系,历史源远流长、风格独特、内容丰富,在湘南闻名,"罩公式"是其代表性拳种.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访谈法、口述史研究法对罗氏内家拳进行研究,通过梳理其创编和传承谱系、技术体系与风格特点,结合自身习练体会,对罗氏内家拳的传承进行再思考,以期让更多武术人了解该拳种,为罗氏内家拳的发展助力.

    罗氏内家拳"罩功式"传承

    基诺族狩猎文化中的武器与武术

    刘贝荆建勋
    35-37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中国最后一个被确认的少数民族,基诺族长期聚居于原始森林围绕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基诺山上.早期基诺族人因深居森林、物资匮乏等原因,狩猎成为其获取食物的主要来源,如今,基诺人虽已不再进行狩猎,但狩猎文化依然在许多方面得以保留.文章选取基诺族狩猎文化中的武器和武术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以期对研究基诺族文化和发展有所裨益.

    基诺族狩猎文化武器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