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武术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武术研究
武术研究

田文波

月刊

2096-1839

wskxshanxi@163.com

0351-7044201

030012

山西省太原市大营盘寇庄北街3号

武术研究/Journal Wushu Studies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公安民警现场执法徒手制止技能现状及对策研究

    腾德山周维方
    7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公安民警徒手制止技能在现场执法中使用频率很高,由于徒手摔控能力不足,强制手段使用的程序把握不当以及与其它制止技能配合使用实效性较低等问题,导致徒手制止技能成为受伤概率最高的强制手段之一.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和专家访谈法,从逻辑起点、实战化训练等层面展开成因分析.研究揭示,公安民警的徒手制止技能训练要从团队视角出发,运用对抗性训练手段,将职业体能、时机把控、协同配合以及与其它制止技能融合等关键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建立徒手制止实战升级模型,确保依法、合情、实用,保障我国公安民警现场执法徒手制止技能的成功实施.

    公安民警现场执法徒手制止实战

    新时代文化自信背景下中国短兵战术思想意涵和教育价值窥赜

    曾钦成姜存喜
    76-78,8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短兵文化在实战过程中形成了内涵丰富的战术思想,这些思想对人和社会的发展有独特的价值.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分析法对中国短兵典型战术思想进行阐述和分析,并对文化自信下中国短兵运动的当代价值进行思考.研究认为:首先,短兵战术思想折射出中国兵家虚实相生、闪惊巧取、放长击远等智慧和思想;其次,短兵的教育价值在于健身健心,促进身心协调发展;注重爱国奉献精神弘扬,促进个体和社会共同发展;注重仁爱诚敬文化价值,全面增强文化自信,以期使短兵战术思想蕴含的优秀文化资源可以转化为培养民族精神的实际力量,并通过"道"承载刀剑文化,呼唤和唤醒中国短兵的现代教育意义.

    文化自信中国短兵战术思想教育价值

    现代体育语境下擒拿格斗竞技的实践与反思

    张蕊
    79-8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现代体育语境下,擒拿格斗竞技在赛事规则上还需对其格斗竞技能力进行自证.现代体育匹配的奥运文化,适应竞争、冒险哲学思想以及激进的竞争风格使得擒拿格斗竞技呈现真打实斗的特点.但与世界顶级格斗赛事相比,擒拿格斗竞技表现还受到一定的质疑.面对困惑,擒拿格斗竞技通过实践与反思,在学习和汲取不同格斗技术的基础上,创新技击范式,并追求其实用性,以体现技击价值,提高现实中擒拿格斗的应对能力.

    现代体育擒拿格斗竞技

    中国武术兵道的现代发展机遇和挑战研究

    张馨月杨敢峰
    82-8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分析中国武术兵道的历史发展过程和现代化发展现状.研究发现,武术兵道的形成过程是曲折的,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原始社会阶段,奴隶社会阶段,封建社会阶段,近现代阶段.武术兵道现代化发展情况良好,机遇与挑战并存.据此,文章将根据分析的情况和发现的问题,结合现代兵道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此促进武术兵道健康发展.

    武术兵道历史进程现代化发展机遇与挑战

    基于课内外一体化理念的大学太极拳课程设计与实践研究

    林伟贤
    86-8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探讨大学太极拳课程的设计与实践,分析其对学生体质、技能、知识水平以及品格培养的影响.通过结合课内理论教学、实践课程和课外活动训练,证实太极拳课程不仅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技能水平,还促进了学生自律性、团队合作意识和心理健康的提高.通过对学生在该模式下的综合表现进行分析,提出了优化太极拳课程设计和实践的可行性建议.

    大学体育太极拳课程设计课程实践课内外一体化

    教育人类学视域下中国武术教育发展的学科指向

    程远龙陈振勇郭娜娜
    90-9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在教育人类学的视角下,中国武术学校教育遵循着哲学人类学与文化人类学的动态特征.在以塑造人的教育活动中,武术教育人类学以身体为媒介强调人的本体性认识,以修心作为习练者得窥堂奥的有效途径,以身心共育作为教育行动的最终目的;武术物质文化样态的转变对人的培养趋于精致化,制度文化变迁对人的培养趋于体育化,武术精神文化对人的培养趋于民族化.武术教育人类学的未来发展应坚持以国家需要、拳种内涵、品格塑造来实现武术文化与武术育人有机融合的学科发展指向.

    教育人类学中国武术武术教育武术学科

    OBE教育模式在高职院校武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冉凯
    95-97页
    查看更多>>摘要:武术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身、心、德、智、体发展具有重要推动意义.高职院校开设的武术教育课程取得了一定成效,提升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武学素养,然而当前高职院校的武术教育模式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影响了学生学习成果的进一步提升和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目标的全面实现.文章对OBE教育模式的相关概念、特点等做了基本阐述,分析了在高职院校武术教学中应用OBE教育理念的作用和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将OBE教育模式应用到高职院校武术教学中的实施策略,打造高职院校武术教学的全新模式,进一步提升高职院校武术的教学效果和整体质量.

    OBE教育模式武术教学教学改革

    中小学武术课程思政价值逻辑、问题聚焦与发展路径

    吴静刘靖
    98-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后备力量,中小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不容忽视.武术运动作为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重武德、重思想且内涵丰富,是全面推进中小学课程思政建设重点学科之一.文章全面分析课程思政与中小学传统武术融合的价值与问题,并提出相应路径,通过明确育人目标,完善评价体系,科学组合教学内容,革新教学方法,加强师资培训,完善保障体系,助力中小学武术教学与思政教育协同发展,推进"三全育人"格局纵深发展.

    中小学武术课程思政

    高校武术教学思政化转变困境与实践路径

    王思远郑少飞张丹丹
    101-103,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旨在厘清高校武术教学环节建设课程思政之困境,结合文献资料、访谈内容、教学经验等提出高校武术教学思政化实践路径,研究发现高校武术教学思政化转变存在:教材思政元素微薄、材料思政设计片面、内容思政元素不足、植入思政方法生硬、评价思政元素未显、环境思政氛围稀薄.针对以上困境提出:科学甄选教材、制定材料标准、合理监管实施、组织内部培训、细化评价指标、优化思政环境.

    武术教学教学环节思政化转变困境

    新时代贵州省高校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现状与优化路径

    范瑞杰洪邦辉
    104-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运用文献研究法、文本分析法、实地调查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剖析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发展困境,并根据培养方案结合市场需要,提出要围绕"三大球+武术"进行体育改革;立足地域优势,增设民族武术内容;加强思政建设,树立理想信念;主攻英语短板,专设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教辅人员.

    新时代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