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武术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武术研究
武术研究

田文波

月刊

2096-1839

wskxshanxi@163.com

0351-7044201

030012

山西省太原市大营盘寇庄北街3号

武术研究/Journal Wushu Studies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融合与创新:新时代高校武术课程思政建设实践研究

    徐重午
    93-9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探讨武术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作用,剖析当前高校武术课程思政教育实践的关键问题,并提出设计一体化的思政教育目标与课程框架、推进武术教材内容的创新与现代化、加强针对武术教师的专业培训与发展、实施结合思政与文化育人的课程设计等措施,旨在促进武术课程思政建设在新时代健康发展,为培养具有良好体育素质和道德素养的学生提供坚实基础.

    武术课程思政实践

    新时代高校武化教育的目标设定及实施策略研究

    郭通通周万辉于明礼
    96-9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丰富高校教育育人理念,拓展高校育人新路径,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新时代高校武化教育的目标设定及实施策略进行研究.研究认为:借鉴历时态武化教育的出场形态,新时代高校武化教育目标应聚焦以武强体,提升大学生体质健康、以武熏情,培育大学生精神文明、以武炼志,提高大学生心理素养及以武载文,提升大学生文化涵养四个维度.提出以"武"为手段,培养"体力""胆力""心力"的目标策略;重塑"自强不息、突出技击"的课程导向策略;拓宽武化教育入口,提升武化教育师资力量的方法策略、构建多元评价体系,提升武化教育人文关怀的评价策略.

    高校教育武化教育出场形态目标设定

    高职院校《武术》课程思政建设的理论探析

    凌安
    100-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和访谈法等研究方法,解析武术课程思政基本概念,分析武术课程思政特征,得出武术课程思政具有"传道受业解惑"式以武载道育人、"立体多元"式协同育人、"润物细无声"式潜移默化育人的综合育人的学科特征;通过探析认为武术课程思政具有时代新人成长成才的时代要求、武术课程创新发展的学科寻求的价值意蕴;通过挖武术课程思政之元素、融武术课程思政之方式、契武术课程思政之时机、建武术课程思政之空间,立体的去构建武术课程思政教学体系.以期武术课程思政对学生在道德引领、思想熏陶、个人素质、美体并育四个方面可以起到良好的教育作用.

    高职院校武术课程课程思政思政元素

    基于"互联网+教育"的大学武术教学理论探究

    段钧
    104-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深厚的修身养性价值.在大学体育课程体系中,武术教学占据着显著地位.然而,如何有效提升武术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与教学效果,激发学生持续参与的热情,并逐步培养其锻炼习惯,已成为武术教师亟须解决的关键问题.文章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以"互联网+教育"为研究视角,深入剖析武术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互联网+教育"在大学武术教学中的应用价值.研究从构建武术教学资源库、创新教学方法、打造师生交流平台三个层面,提出了大学武术教学方法的创新路径.从学生主体性、教学模式、教学评价三个维度,明确阐述了"互联网+教育"在大学武术教学中的应用关键点,旨在增强武术课堂教学的育人效果.

    武术课堂教学"互联网+教育"大学生

    西南地区农村学校民族传统体育教育发展现状及趋势探析

    朱亮张亮郭米会
    107-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田野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西南地区农村学校民族传统体育教育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西南地区农村学校民族传统体育教育存在以下问题:教育资源和师资力量的不足限制了农村学校民族传统体育教育的进展,保守的教育观念限制了民族传统体育教育的发展以及现代竞技体育的冲击限制了民族传统体育教育的发展等问题,并提出具体措施.

    西南地区民族传统体育农村学校

    "健康第一"理念下高校武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路径研究

    汪绍武郭文慧
    110-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法和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分析了高校武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培养目标定位模糊、专业素养与人文素养失衡以及培养机制不健全.在"健康第一"教育理念下,针对高校武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提供优化路径:设立多元化人才培养目标;专业素养与人文素养教育均衡发展;建立健全武术专业人才培养机制,希望为高校武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更好地发展提供帮助.

    武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健康第一"优化路径

    湖南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数字化地图研究

    郭梦瑶袁安发郭振华
    113-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湖南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数字化地图为研究对象,旨在借助互联网技术,将湖南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数字化地图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通过互联网对人们的日常生活进行引导和管理,使得人们在生活中接触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同时,也可以利用互联网对其进行了解和学习.文章通过分析湖南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数字化地图的内容、建设原则和主要功能,阐述了利用互联网技术对湖南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数字化地图的设计方法,最后从多个方面探讨了湖南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数字化地图在构建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湖南省民族传统体育数字化地图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育人的实现路径研究

    邢文涛龙邦何智强
    117-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运用文献研究法与田野反思法等研究方法,从文化育人的内在逻辑出发,探寻体育"非遗"与教育体系融合的育人路径.研究认为:传承体育文化人才流失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态解体是制约体育"非遗"文化育人的主要原因,要实现体育"非遗"文化育人价值必须为教育实践提供"化"的手段.具体路径:以国家战略为引领,明确体育"非遗"育人价值导向;加强校地协同,构建一体化课程实践路向;多元主体联动,健全协同育人的机制导向;以社会服务为己任,实现体育"非遗"文化的创新与转化,实现文化传承与育人的协同发展.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传承实现路径

    民族传统体育助力高职院校体质健康测试高质量发展的价值辨析、现实审视与发展策略

    葛肇祺张俊陈迪吴开霖...
    120-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法、归纳演绎法等研究方法,阐释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助力高职院校体质健康测试高质量发展的价值审视与经验启示.研究认为:民族传统体育能够丰富体育课程资源、完善校园文化建设、推动体育教学改革以及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应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为核心目标、加强课程资源建设与师资培训、结合时代特点创新发展、建立健全评估与反馈机制等途径,为我国高职院校体质健康测试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

    民族传统体育体质健康测试高职院校

    乡村振兴视域下景颇族传统体育的文化价值与发展路径选择

    谢雨宁彭老大
    124-126,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等研究方法,探讨景颇族传统体育文化活动,阐述其文化价值与路径选择,为乡村体育事业发展提供建设性对策.研究认为:景颇族传统体育凝聚传统体育文化的道德观念、表达景颇族族群的文化身份认同;体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民族精神,彰显景颇族民族团结力量;传统体育文化活动的发展,振兴景颇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

    乡村振兴景颇族传统体育民俗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