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武术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武术研究
武术研究

田文波

月刊

2096-1839

wskxshanxi@163.com

0351-7044201

030012

山西省太原市大营盘寇庄北街3号

武术研究/Journal Wushu Studies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公安院校开设太极推手课程研究

    马中银
    88-90页
    查看更多>>摘要:太极推手是中华传统武术众多形式的其中一种,在公安院校有广阔的发展及应用前景.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对太极推手在公安院校课程设置的必要性、面临的挑战以及优化路径进行研究,以期为太极推手课程的发展提供参考,为优化教学效果提供借鉴.

    公安院校太极推手必要性优化路径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阈下高校武术普修课程的隐性价值与发展路径研究

    周文玲雷军蓉刘艳
    9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已经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武术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与人文精神,对于促进各民族交往和培育武术精神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价值.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背景下,深入探骊高校武术普修课程隐性价值与现实困囿,寻绎在此背景下高校武术普修课程的破解路径,旨在为推动新时代我国高校武术教育事业健康有序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高校武术普修课程隐性价值武术发展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路径研究

    王俊杰关博
    95-97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民族传统体育课程作为赓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媒介之一,不仅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活态化传承载体,也是学生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的践行主渠道.数字化转型与高质量发展是新发展阶段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模式革新的必然趋势.基于此,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案例分析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进行客观分析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模式改革的成因溯源,探求实践路径及创新成果,旨在是通过以课题组为导向,从顶层设计、资源整合、内部变革、外部支持等方面给予经验分享,从而更好地促进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模式持续健康发展.

    "互联网+"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模式

    "三全育人"视角下高中武术课程思政教育研究

    刘志佳周风祥马壮
    98-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当代教育新样态下,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工作的融合已经成为我国学校教育必须探索与构建的育人新格局,实现立德树人这一理念最为重要的举措便是课程思政建设的提出.目前,我国各阶段学校都在踊跃寻求符合自身的课程思政建设方向,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要深入挖掘高中武术课程中隐藏的思政元素,将思政教育和武德教育有计划地融入教学中,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文章在"三全育人"视角下,将思政教育与高中武术课程相结合,进一步分析高中武术课程思政教育的必要性与优势、矛盾与问题、建设方向与实施路径.从而把高中武术课程育人功能发挥出来,帮助学生健全人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一步搭建大中小学课程思政建设平台,推动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实现不同阶段思政课无缝衔接,提高教学效率.

    学校体育课程思政"三全育人"高中武术

    立德树人背景下高校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思政研究

    秦超田忠新
    102-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政教育是提升教学品质与培育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策略.为了适应新时代教育改革的要求,思政教育必须坚持以课程思政作为培养人才的核心平台,确保学生能够在不断学习和文化熏陶中健康成长.文章专注于探索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中思政教育的有效整合方式及其相互之间的契合点,包括强化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以及坚持立德树人,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此外,建立完善的武术课程思政评价体系有助于协同推进武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可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综合素质,进一步深化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与尊重,全面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为此,教师应当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和评价机制,以实现武术教育和思政教育的有机结合,培养出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良好道德品质和深厚文化底蕴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武术专业教学课程思政融合

    体教融合背景下高校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优化研究

    李恒宇魏玉芳
    106-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我国高校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培养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谈法,探究如何优化专业课程设置.新时代体教融合背景下高校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遵从新型教育理念,助力"健康中国";注重专业能力,提升综合素养;科学规范训练,加强质量监测;促进学训双优,实现一专多能.研究发现,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目标有待提升、课程内容安排不完善、课程评价有待改进.提出要设置体教融合的课程目标、全面的课程内容、多元的评价方式、融通的师资队伍.

    体教融合高校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课程优化

    原生文化视角下早期云冈石窟雕塑造型与体育身体文化的互动研究

    赵岷黄家乐李翠霞张旻...
    111-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原生文化视角为切入点,从人类学、考古学和艺术史学的角度出发,通过对云冈石窟雕塑的解析及文献资料的整理,系统地剖析了这些雕塑的特征和意义,从早期云冈石窟雕塑造型体现的北魏时期体育身体运动的文化表征找出相应规律,挖掘云冈早期雕塑造型背后身体文化成因与特征,发现这些雕塑在形态上与体育运动有着密切关联,其中不乏舞蹈、武术等身体表现形式.

    原生文化云冈石窟雕塑造型体育身体文化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下赫哲族传统体育传承困境与时代进路

    李钜李博
    116-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实现赫哲族传统体育类项目高质量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法等研究方法,阐释赫哲族传统体育类项目历史缘起,分析其面临的传承困境,提出新时代发展进路.研究表明:赫哲族传统体育类项目传承困境是由生产方式变革、绝对人口与相对人口减少、自身体系建设不足与西方竞技文化侵袭等因素构成.时代进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打造协同共生模式;共建校园共同体平台,形成多方合力,推动赫哲族传统体育类项目的传承衔接;组织赫哲族传统体育类项目比赛,增强其内部情感纽带、文化认同以及扩展外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赫哲族民族传统体育类项目渔猎文化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对青少年体质健康影响的研究进展

    马威吴湘军郭振华郭淑媛...
    120-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民族传统体育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梳理与分析民族传统体育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在"健康中国2030"和体医融合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对青少年体质健康影响的研究进展,得出结论与展望,以期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更好地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青少年体质健康

    新发展阶段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生成维度与路径建设研究

    戴彬钟婷婷聂真新
    124-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在新发展阶段的生成维度与路径建设进行探索,认为进入新发展阶段,民族传统体育是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的重要手段,是青少年参与学校体育的关键媒介,是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的有力措施与加快建设体育强国的源头活水.发展的动力问题、不平衡问题、人与自然和谐问题、内外联动问题与社会公平正义问题,是新发展阶段民族传统体育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新发展阶段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以先进理念引领民族传统体育焕发时代生机.

    新发展阶段民族传统体育生产维度路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