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武术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武术研究
武术研究

田文波

月刊

2096-1839

wskxshanxi@163.com

0351-7044201

030012

山西省太原市大营盘寇庄北街3号

武术研究/Journal Wushu Studies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文化之殇与尚:武术"假大师"的文化异读与应然之解

    蔡宝忠马景卫
    1-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媒体平台为主要资料线索,对各类视频和评价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研究提出,对污名化中国武术的现象必须从严治理,对违背武术精神的"虚假宣传"和"误导群众"的言行予以严肃制止,积极提倡正确宣传中国武术文化,进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守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中国武术文化异读武术形象

    管窥体医融合的运动处方:八段锦与改善久坐"病"

    王力
    4-7,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久坐的巨大危害与运动形成的收益二者不能相消,这一认识在我国健康促进领域未能引起足够重视.在"健康关口前移"理念指引下,根据久坐"病"发病机制、特点和久坐群体的社会学特点,设计"八段锦-久坐危害"运动处方,进行循证与运动学分析.结论:久坐危害及风险可概括为相关生理危害、相关心理危害、体态及运动系统危害;运动处方是体医融合的具体抓手及强力耦合点,本设计的核心思路是在静态行为总时长基本不变的前提下,定时插入适合、适量的运动来打破久坐,同时获得健身效果.八段锦运动在运动强度、运动风险、可操作性和疗效潜力等方面的优势显著,推荐将"八段锦-久坐危害"运动处方作为久坐群体长期的日常干预手段,并进行规模推广和跟踪研究.

    八段锦久坐体医融合运动处方

    练习长期太极拳对老年人下肢肌肉力量的影响研究

    赵禹涵付微微曹传宝
    8-10,1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旨在探究长期进行练习太极拳对老年人下肢肌肉力量的影响,主要通过对相关研究进行综合分析,得出长期练习太极拳对老年人下肢肌肉力量获得具有积极的影响.太极拳不仅可以增强人体下肢肌肉力量,还可以改善身体平衡和协调性,可提高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的身体功能.因此,老年人积极参与练习太极拳可以促进其身体健康和运动能力的提升.

    太极拳老年人肌肉力量

    武术专项技能融合血流限制训练的效果研究

    刘少峰陈昇赖翠云
    1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讨12周血流限制训练对武术队员专项技能的影响,文章运用实验法,对16名武术队员进行为期12周的加压干预,分别在实验前、中、后对等速肌力、专项技能指标及竞赛成绩进行测试、统计与分析.实验结果显示:12周专项技能融合血流限制训练对武术队员下肢肌力与专项技能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且优于传统模式训练.此外,通过量化数据分析,该方法可在短时间内募集Ⅱ型纤维,在膝关节屈肌方面的提升效果也更加显著.

    武术专项技能血流限制训练

    中央国术馆武术教材整理与研究

    麻晨俊高亮
    16-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央国术馆新编的一批武术教材为近代中华武术的传承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对相关研究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在挖掘与整理史料的基础上,发现中央国术馆公开出版的教材数量为53本,其中,武术技术类教材42本,武术理论类教材11本.中央国术馆新编武术教材遵守循序渐进的教育原则以及传承体用兼备的价值追求.

    中央国术馆教材体用兼备

    "一带一路"倡议促进民间传统竞技武术的发展研究

    武文杰
    19-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特别是在文化领域,"一带一路"合作伙伴通过相互往来推动了文化的融合与发展.民间传统武术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在国际社会中有着很强的代表性,如何更好地推动民间传统竞技武术的发展,已成为目前弘扬与发展武术必须解决的问题.因此,在现阶段竞技武术发展中,应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加强对专业人员的相关培训,同时,加大政府对促进民间传统竞技武术发展的支持力度,解决目前存在的技术输出滞后问题,推动竞技武术在国际社会中的发展.

    "一带一路"民间传统武术竞技性

    武术精神对高校文化建设的作用研究

    黄东辉
    23-24,87页
    查看更多>>摘要:武术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体育项目,武术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武术精神在高校文化建设中有着重要作用,在健康体魄的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良好思想品德,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激发其爱国主义情怀和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文章探讨武术精神对高校文化建设的作用,以进一步通过发挥武术的作用,对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武术精神高校价值

    融合与创新:"一带一路"倡议下武当武术文化发展路径研究

    蔡传喜朱亚成刘立清
    25-29页
    查看更多>>摘要:"北崇少林,南尊武当"凸显了武当武术文化的核心地位.本论文选以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等方法,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站在"一带一路"国策的宏伟蓝图指引下,阐释了道教圣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当武术文化推广路径的融合与创新,对做什么、怎么做、谁来做等问题进行研究,旨在加强武当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以期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

    武当武术"一带一路"非物质文化遗产

    新时代中华武术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探究

    张彦张磊
    30-32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家出台的很多政策文件均指出要推广优秀传统体育项目和优秀体育文化,中华武术是我国优秀传统体育项目的代表,武术文化是中华优秀体育文化之一.新时代中华武术的发展有新的发展要求,文章通过收集我国武术发展的文献资料,并进行分析整理,发现中华武术在竞技武术、学校武术、大众武术、武术传承与文化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存在某些不足,文章提出新时代中华武术的发展路径,旨在推动新时代中华武术的高质量发展.

    新时代中华武术高质量发展

    行为表象和感性再造:基于文化符号学理论的传统武术文化研究

    卫微石晓龙
    33-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传统武术的文化符号性,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分析法,以文化符号学的基本理论为基础,深入剖析传统武术的文化符号特征.研究认为,文化符号学理论适用于解释传统武术的文化符号特征;传统武术符号是传统武术文化在传播中的身体技术载体和文化内涵共同组成的符号系统,在形式上体现为传统武术文化的行为表象,在内容上体现为习练者对其文化的感性再造;传统武术文化符号的形式具有依赖身体媒介的不确定性,演变出丰富符号的特点,并由此促进传统武术身体技术的创造,同时,因符号形式的代际传承,使它拥有了符号交流和保存中具有的审美普遍性,并具有符号选择的任意性特征;传统武术文化符号的内容在能指与所指的传递过程中,依靠个体的感性认识和再造实现所指内容的无限丰富,同时,社会群体对个体的规范作用,使符号内容具有个体与群体的双重维度特征和在符号内容上具有思想教化的人格改造功能.

    文化符号传统武术形式内容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