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北京测绘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北京测绘
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北京测绘学会
北京测绘

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北京测绘学会

王磊

双月刊

1007-3000

bjch@chinajournal.net.cn bjch@bism.cn

010-63955085

100038

北京市海淀区羊坊店路15号

北京测绘/Journal Beijing Surveying and Mapping
查看更多>>本刊是具有实用性、超前性、信息量大、特色鲜明等特点,融科技、信息、生产为一体的科技刊物, 不仅是广大测绘工作者的学习园地,而且是了解测绘科技发展与市场动态的窗口。本刊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指导,以推动科学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为目标,以宣传和贯彻党在测绘科技方面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北京市地方法规为宗旨,紧密结合生产、管理、科研、教学等开展技术与学术交流,介绍测绘体制改革经验,为测绘各界传播高、新科技信息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京津冀城市群集聚扩散的空间分析

    贾薛
    68-7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京津冀城市群的集聚扩散进行空间分析研究,可促进京津冀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基于京津冀城市群2020年城市化水平,通过构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与最小二乘法(OLS)进行比较,揭示城市用地的空间分异和不同驱动因子的影响.研究发现:人口密度、人均GDP在城市化进程中起到正向促进作用,到铁路的距离与到城市群中心的距离在城市化进程中起到负向削弱作用.同时,地理加权回归模型考虑到空间现象分异性,其分解成局部参数估计优于OLS提供的全局参数估计,可以深刻地揭示出城市化水平与驱动因子间的复杂关系.

    城市群空间异质性驱动因子地理加权回归

    基于Landsat8影像的黄河湿地大鸨生境适宜性评价

    刘艳华王彦良陈富强杜鹏超...
    75-8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湿地鸟类保护区生境碎片化加深和栖息地受到破坏等问题,以新乡黄河湿地大鸨为研究对象,选取了生境类型、植被因子、水分因子、食物因子、林地距离、公路距离、村落距离和居民用地等8个评价因子,借助Landsat8遥感影像数据,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构建了大鸨适宜性生境评价模型.结果表明,新乡黄河湿地大鸨生境适宜性虽然整体处于较好的水平,但是已经出现了生境面积减小、食物来源减少、人类活动区域和建设用地增加的趋势,有关部门需要引起重视并采取相关措施.

    生境适宜性评价层次分析法大鸨生境因子

    土地开发与经济社会的空间关系演变特征分析: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例

    王文静何俊超
    83-91页
    查看更多>>摘要:定量分析土地开发与人口分布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时空演变对合理地进行区域规划和战略制定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夜间灯光数据对粤港澳大湾区的人口和国内生产总值(GDP)进行拟合,并利用标准差椭圆研究人口和GDP的时空演变,最后基于双变量相关分析探索了土地开发强度与人口分布和经济发展的空间匹配特征.研究发现:①夜间灯光数据与人口和GDP均存在显著相关性;②基于标准差椭圆分析发现,2000—2018年人口呈现更集中的分布趋势,而GDP整体聚集度下降;③土地开发强度与人口分布和经济发展之间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关系,然而由于人口和经济发展滞后于土地开发,高高(High-High)聚集区的外围有部分低高(Low-High)聚集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会逐渐演变为高高聚集区.

    夜间灯光数据人口分布国内生产总值时空特征粤港澳大湾区

    利用Google Earth Engine云平台进行植被覆盖估算及等级划分

    蔡王婷董公何朱玉香
    92-96页
    查看更多>>摘要:植被变化时空特征能够间接反映生态环境质量的变化,对一个地区的生态系统稳定、物种多样性和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借助谷歌地球引擎(GEE)云平台建立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植被覆盖度(FVC)等指标对浙江省2011—2021年植被覆盖面积进行了估算和等级划分.结果表明:2011—2021年期间,浙江省植被覆盖总面积基本维持不变,平均植被覆盖面积为104233.87 km2,植被覆盖以高覆盖度为主,平均覆盖面积占总覆盖度面积的81.0%,2021年,高覆盖度、较高覆盖度植被面积分别占比82.90%、9.39%,而低覆盖度、较低覆盖度植被面积分别占比0.63%、1.59%.对植被覆盖面积时空变化的特征分析揭示了浙江省植被覆盖度变化存在空间尺度依赖性,同时其结果可为浙江省生态监测、环境保护及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植被覆盖度等级划分归一化植被指数时空特征

    改进Mask R-CNN的无人机影像建筑物提取

    方超廖运茂刘飞王坚...
    97-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无人机影像中自动提取建筑物对城乡规划和管理至关重要,然而,在复杂背景干扰和建筑物外观变化很大的情况下给实例提取带来挑战.因此,提出一种改进的Mask区域卷积神经网络(R-CNN)方法用于无人机影像的建筑物自动实例提取.改进方法以ResNet-101作为特征提取网络,在特征融合网络方面,通过添加自底向上的路径增强整个特征层次的定位能力,同时在特征融合中加入空洞空间金字塔池化模块(ASPP)来提高多尺度能力与改善模型性能.在自制建筑物数据集上的综合实验结果表明,与原始的Mask R-CNN方法相比,改进方法的mAP值提高了2.6%,能够很好地实现无人机影像建筑物实例提取.

    建筑物提取MaskR-CNN路径融合空洞空间金字塔池化模块

    基于GNSS浮标数据的PPP和PPK方法解算海面高精度对比分析

    潘少群
    102-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浮标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海面高测量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使用直径为2 m的GNSS浮标采集了5 d的GNSS观测数据,通过精密单点定位(PPP)和事后处理动态相对定位(PPK)方法对数据进行解算,得到海面高,并对解算的海面高进行低通滤波,将滤波前后的海面高数据与压力计观测的海面高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PPP和PPK方法的解算精度(内符合精度)相当;与压力计的对比结果表明,PPK方法的解算精度略高于PPP方法,其与压力计数据的差值整体上较小,但精度相差不大;在滤波后,PPP和PPK方法的定位精度都得到了提高,滤波处理有助于提高海面高观测精度.

    海面高精密单点定位事后处理动态相对定位滤波

    一种高效、实时的矢量数据在线读取、展示和编辑方法

    刘君妍
    107-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互联网及在线地图技术的不断发展,为了提升矢量数据的在线交互性,满足用户实时更新地图数据和可视化表达的需求,提出一种高效、实时的矢量数据在线读取、展示和编辑方法.通过文件分片组装和多线程技术,实现了在线、高效的大文件和多文件读取;基于Geotools和MyBatis-Plus框架实现矢量数据的热更新;通过建立空间索引和生成唯一ID,实现矢量数据的增量更新.实验证明,本方法可在浏览器中高效、实时地完成矢量数据的读取、展示和编辑,并且面对大文件和多文件时也能保持良好的性能.

    vector datareal-time editingparallel transmissiononline mapvisualization

    小波分析的自适应卡尔曼滤波模型在地铁隧道变形监测中的应用

    孙常康邓文彬秦德胜宋乐乐...
    113-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加强地铁安全保护机制,基于测量机器人智能化、自动化的特点,对某试验区的地铁隧道进行变形监测,选择Trimble S9 HP测量机器人进行数据采集,通过云平台进行数据处理及变形分析,最后利用小波分析的自适应卡尔曼滤波模型对后期形变量进行预测.结果表明,自动测量机器人的测量精度满足隧道监测要求,完成了地铁隧道变形监测的预设目标,分析隧道结构的变形特征并通过小波分析的自适应卡尔曼滤波模型进行变形预测,所得预测数据精度较高,可以为今后工程建设和地铁维护提供参考.

    地铁隧道自动测量机器人变形监测小波分析自适应卡尔曼滤波模型

    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积极探索数据要素作用发挥

    袁媛张保钢
    封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