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北京测绘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北京测绘
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北京测绘学会
北京测绘

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北京测绘学会

王磊

双月刊

1007-3000

bjch@chinajournal.net.cn bjch@bism.cn

010-63955085

100038

北京市海淀区羊坊店路15号

北京测绘/Journal Beijing Surveying and Mapping
查看更多>>本刊是具有实用性、超前性、信息量大、特色鲜明等特点,融科技、信息、生产为一体的科技刊物, 不仅是广大测绘工作者的学习园地,而且是了解测绘科技发展与市场动态的窗口。本刊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指导,以推动科学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为目标,以宣传和贯彻党在测绘科技方面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北京市地方法规为宗旨,紧密结合生产、管理、科研、教学等开展技术与学术交流,介绍测绘体制改革经验,为测绘各界传播高、新科技信息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云计算平台的撂荒耕地提取方法

    阳瑞王石英
    398-402页
    查看更多>>摘要:快速准确查明我国耕地撂荒情况对于粮食增产尤为重要,利用遥感进行撂荒地监测是一种重要手段.由于西南山区耕地破碎,撂荒地植被生长迅速与正常耕地难以区分,利用遥感提取撂荒耕地的传统方法耗时且存在算力限制,本文基于谷歌地球引擎(GEE)云平台,利用哨兵2号(Sentinel-2A)遥感影像,运用随机森林(RF)与支持向量机(SVM)两种机器学习方法进行四川省宜宾市耕地提取,并结合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阈值分割模型分割撂荒地,绘制出2018—2021宜宾市撂荒地分布图,撂荒地面积分别占耕地面积的6.37%、5.15%、4.31%、3.02%,校验总体精度达到83.87%.基于云计算平台机器学习方法并联合NDVI阈值分割模型,能利用更少实地调查样本实现大范围内撂荒地的提取.

    撂荒地提取谷歌地球引擎(GEE)哨兵二号(Sentinel-2A)随机森林(RF)支持向量机(SVM)阈值分割模型

    无人机仿地飞行在山区测绘中的应用

    戴永洪吴昊张晓萌
    403-40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升水文信息化水平,全面高质量服务水利工作,本文针对两个典型山区开展了基于无人机仿地飞行的测绘技术的研究,针对测区地形起伏较大的现状,设计了仿地航线.分别对测区一进行航空摄影测量,对测区二进行机载激光雷达测量,实验结果表明,基于仿地飞行的测区一模型纹理清晰精细,无大范围空洞、扭曲变形、结构漏洞等,场景整体色彩、光照效果协调一致,未见明显拉花现象,三维模型距离中误差为±0.027m,高程中误差为±0.037m,基于仿地飞行的测区二激光点云的高程中误差为±0.051m,均满足实际生产的精度需求,可实现高效率、高精度获取山区的数字测绘成果.

    仿地飞行山区测绘摄影测量激光雷达

    基于PS-InSAR的道路穿越区长城形变分析

    田野周乐皆张研霞刘飞...
    409-41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交通网络不断扩展,现代道路穿越古老的长城,这种变化引发了长城的形变效应,成为引起广泛关注的议题.为了更深入地了解道路穿越长城对其形变的影响,研究采用了永久散射体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PS-InSAR)技术,对长城周边区域进行了详细的形变分析.研究发现,道路穿越长城的行为明显影响了长城的形变情况,尤其是在特定区域出现了明显的地面沉降现象.这种形变表现为在道路穿越区域内的长城被拉伸和压缩,导致最大累积沉降量高达75.2 mm.在这些受影响的区域中,长城的沉降速率甚至达到了每年24.6 mm.通过对长城振动变形信息的综合分析和呈现,研究揭示了道路穿越长城对其造成的明显形变效应.这一研究成果不仅对长城的保护和管理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还为类似地区的形变研究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永久散射体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PS-InSAR)道路穿越长城形变监测

    基于逐历元相位差分和TEQC的海洋GPS数据质量分析

    于文兵
    415-420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球定位系统(GPS)浮标作为海洋观测的重要手段,在海洋监测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将以江苏连云港以东海域布放的实验浮标采集的GPS数据为例,使用数据预处理软件(TEQC)从信噪比、多路径和精度因子等角度对GPS浮标数据质量进行分析,引入逐历元相位差分的方法对GPS浮标数据的稳定性和数据质量进行分析.结果显示:GPS L1和L2观测量的信噪比在35~45 dBHz的比例分别占到85.3%和92.1%,与陆地固定站相比,噪声表现相当甚至略优于陆地固定站.L1和L2观测量的多路径效应大部分集中在-0.46~0.46 m和-0.35~0.35 m,与陆地固定站相比,GPS浮标数据的多路径效应略高,GPS浮标观测数据的精度因子比陆地固定站大.从逐历元相位差分的结果来看,GPS浮标的数据稳定性和质量较陆地固定站差,海洋的恶劣环境对GPS观测数据产生了较大影响.

    海洋全球定位系统数据质量逐历元相位差多路径效应信噪比精度因子

    基于整网解和分区解的铁路沿线基准站CGCS2000坐标确定

    杨美皓白雪娇梁莹郭靖...
    421-4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现有高铁线路控制测量或监测需求,在沿线布设卫星导航定位连续运行基准站(CORS)作为控制基准.对于较长的线路监测,对沿线基准站坐标采用整网解与分区解进行差异比较,并设计了多种比较方式.研究结果表明,对于计算铁路沿线基准站的国际地球参考框架(ITRF)2020坐标,整网处理与分区处理的差异较小;对于CORS站的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2000)的坐标计算,两者差异大部分在框架转换精度范围内,但仍有12%的点差异较大,超过了CGCS2000框架转换的2倍误差.在实际计算过程中,需要考虑整网处理与分区处理的差异.

    国际地球参考框架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

    基于时序InSAR技术的滨海新区地面沉降监测

    周万晶王柏恒
    427-43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传统地面沉降测量方法在大范围测区内费时长、时效性差等缺点,本文利用2017—2021年覆盖天津市滨海新区Sentinel-1A影像数据,采用永久散射体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PS-InSAR)和短基线集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SBAS-InSAR)技术获取地面沉降数据,通过地表形变信息的时空分析确定各类因素对地面沉降的影响并交叉验证结果的可靠性.分析结果表明,天津市滨海新区的地面沉降受到降水、第四系地层厚度、地下水等因素影响.其中,天津市滨海新区在2017—2021年存在地面沉降现象,最大沉降速率为-130 mm/a,最大抬升速率为40 mm/a,最大累计沉降量为-411 mm.重点沉降区域主要分布在东北部的杨家泊镇与寨上街道交界地区以及西南部的中塘镇和北大港水库附近.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永久散射体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短基线集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滨海新区地面沉降

    复杂背景下基于改进Mask R-CNN的路面裂缝检测算法

    张晓华李小龙艾金泉舒兆翰...
    431-436页
    查看更多>>摘要:裂缝检测对路面养护具有重要意义,深度学习在该领域取得一定成效.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图像中的噪声纹理背景、复杂的裂缝拓扑结构和图像采集设备给裂缝检测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为了提升在复杂场景下的路面裂缝检测精度,提出了一种改进掩码区域卷积神经网络(Mask R-CNN)模型的实例分割算法.使用ConvNeXt-T替代Mask R-CNN的ResNet50框架作为特征生成网络,在自下而上捕获长期依赖的同时保持裂缝特征多样性;设计高维特征提取模块(HFEM)获取高级语义信息,消除背景噪声;引入感受野模块(RFB),扩大感受野,增强多尺度特征信息交互能力.在多结构裂缝图像(MSCI)数据集上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改进方法能显著提升Mask R-CNN模型的分割精度,优于经典的Cascade Mask R-CNN,最佳模型F1得分84.15%,相较原算法提高了6.29%.在DeepCrack数据集上进行泛化性实验,表现优异.

    路面裂缝检测复杂场景掩码区域卷积神经网络(MaskR-CNN)实例分割

    无人机与无人船在水环境综合治理中的应用

    杨俊张德会柳广春何欢...
    437-44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针对传统水环境综合治理的前期基础测绘工作效率低、成本高等问题,选择无人机航摄测量与无人船和测深仪测量水深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成图效率高,成本低,外业工作量小.生产的数字高程模型(DEM)裁剪与拼接效果较好,数字线画图(DLG)成图精度平面达到了21.3 cm,高程精度达到了20.8 cm.能够满足水运工程测量技术要求.

    无人机无人船河道断面水环境治理

    一种应用探地雷达进行早期人防工程回填治理的方法

    杜朋卫周芳玲吴海明田文静...
    441-446页
    查看更多>>摘要:早期人防工程由于建设年代久远,处于长期闲置状态,且防护标准低、结构安全性差、安全隐患较多,不利于城市的规划发展、地下空间的整体利用以及地面的安全.在对人防工程回填治理工作中,对回填质量的评价缺少科学、准确的数据依据.本文以人防治理回填项目为研究对象,结合早期人防的回填治理特点,研究通过使用探地雷达法,采用适宜的探测方法获取回填后的影像资料并对其进行解译,发现施工回填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为回填工程质量评价提供依据,为类似工程提供应用参考.

    早期人防探地雷达洞内探测地面探测

    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用空间大数据技术支撑防汛救灾及灾后重建工作

    袁媛
    封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