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北京档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北京档案
北京档案

月刊

1002-1051

bjdabjb@163.com

010-85194527

100005

北京市建国门内贡院西街8号

北京档案/Journal Beijing Archives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是档案专业刊物,主要宣传档案工作的重要意义,研究、探讨档案学理论与技术。内容涉及档案学、文秘学等方面,传播档案学、文书学知识,报道北京档案工作动态,开展学术研究。主要面向档案、文秘和史学工作者。有英文目次和提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卷首语

    董凤凤
    1页

    北京市委常委、秘书长赵磊要求以首善标准认真抓好落实 扎实推动档案工作提质增效

    北京市档案局
    4页

    理念、实践与风险:大数据时代国外档案数据治理研究述评

    谭必勇
    5-12页
    查看更多>>摘要:论文从多维视角探讨国外档案数据治理研究的最新进展,旨在把握大数据时代国外档案数据治理的本质内涵与工具体系.首先,在理念上侧重于探讨大数据环境下文档概念和来源原则的适用性,阐释了档案数据治理的兴起及其表现;其次,注重从技术与战略的视角分析档案数据治理实践特征,尤其关注电子治理、IT治理、信息治理等不同话语下档案数据治理机制及其适用性;最后,在风险层面集中探讨了档案数据开放与服务活动的信任危机表征及解决策略,而社会大众数据保存热潮及催生的数据行动主义研究尤为引人瞩目.保持坚守与发展间的动态平衡,始终是国外学者开展档案数据治理理论与实践探索的基本准则.

    大数据时代档案数据治理档案数据范式档案数据管理数据行动主义

    我国档案开放数据资源的建设进展与展望

    周文泓吴一凡刘鹏超
    13-20页
    查看更多>>摘要:调查我国档案开放数据资源建设进展,旨在明确档案领域参与公共数据开放的优化策略.通过调查档案机构在档案机构官网及公共数据开放平台开放数据的情况,从数据全面性、数据可获取性、数据及时性、数据可用性以及数据互操作性等方面进行解析.由此,发现我国档案开放数据资源建设目前存在着数据开放规模不足、数据资源价值有待提升以及开放程度有限的问题.因此提出档案开放数据资源建设的优化策略,即完善档案开放数据制度,深化主体参与和协同,推进档案开放数据资源对接融通以及完备档案开放数据资源建设流程.

    开放数据档案数据数据资源建设档案机构

    中国古代天文科技档案名词"候簿"源流考

    丁海斌郭嘉琦
    2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是世界历史上天文记录保存最完整、最系统的国家.中国古代辉煌的天文学成就与之息息相关."候簿"为中国古代指代原始天文观测记录簿的专业名词,在中国古代天文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其天文观测记录的内容包括日照时数、行星位置、星月运动、太阳高度角、风向等."候簿"一词的产生可追溯到唐代,自唐代以后一直延续使用到清代,并在清代的使用频率达到顶峰.其义项在历史沿革中未发生较大嬗变.民国时期,"候簿"一词随着近代天文学的产生而逐步消亡.

    候簿科技名词档案名词中国古代天文史科技历史语言学

    双中心模式:数智环境下红色档案治理模式探析

    李倩倩洪佳惠闫浩
    27-32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智环境为红色档案实现从管理到治理的转变创造了有利条件,论文分析了现阶段红色档案管理面临着"事由"与"来源"和"单一"与"多元"的双重困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红色档案治理的"双中心"治理模式.一方面,通过建立数字全宗和进行智能管理实现"以数字全宗为中心"的内部治理;另一方面,通过构建用户画像和收集用户反馈实现"以用户交互为中心"的外部治理,并将移动互联技术应用于红色档案治理的全过程,以期促进红色档案活化、社会记忆构建和文化基因传承,为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提供参考借鉴.

    数智环境红色档案档案治理

    《纸质档案抢救与修复规范》解读与思考

    金凡
    33-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23年3月17日发布《纸质档案抢救与修复规范》(GB/T 42468—2023)系列标准,以国家标准的形式来规范和指导我国纸质档案抢救与修复工作.论文对该系列标准的出台背景、显著特点、主要内容进行解读,并提出建议.

    纸质档案抢救纸质档案修复工作规范

    合作治理视角下侨批档案资源建设与开发

    聂勇浩王语欣陈函
    37-40页
    查看更多>>摘要:侨批档案是一种具有高度历史和文化价值的档案资源,但是散存于民间的现状,使得档案部门必须与社会力量合作,才能更为有效地开发其价值.论文在对广东省侨批档案资源建设与开发现有实践进行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仅靠社会力量收集与管理侨批档案存在资金、能力和可持续性等方面的困境,多元参与、资源共建和协同开发的合作治理模式更为有效,而要推进这一模式的应用,则必须具备目标一致、优势互补、制度保障、技术支持等关键条件.

    侨批档案合作治理档案开发利用

    基于短视频媒介的数字档案资源开发:动因、关联与取向

    王喜凤李佳男
    4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短视频媒介的出场进一步改变了信息的生产和传播过程,从短视频媒介的视角思考如何进行数字档案资源开发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论文从政策支持、技术赋能、理念转向方面分析了基于短视频媒介的数字档案开发的动因;从主体、资源、受众视角阐述了短视频媒介与数字档案资源开发的内在关联;从重视现存资源的叙事开发、加强对现有成果的二次开发、探索线上线下的联动开发角度论述了基于短视频媒介的数字档案资源开发取向.

    短视频媒介文化传播数字档案资源档案资源开发

    人工智能视域下隐性知识挖掘技术在档案修复工作中的应用路径研究

    国敏梁磊吴晓红荆涛...
    45-48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工智能技术在档案修复工作中的应用成为当前研究热点之一.这不仅能提高档案修复工作效率、缩短修复人员培养周期、明晰修复工作模式管理界限、释放修复人员工作压力,同时能为档案修复工作智能化提供基础研究思路.论文利用知识管理思想,结合档案修复工作特点构建SECI模型,聚焦隐性知识显性化过程,并进一步加入人工智能管理思想,利用CBR技术规划档案智能化修复方案生成路径模型,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学习手段制订修复方案,以改善档案修复工作效率低下的现状.

    档案修复隐性知识挖掘知识管理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