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

宋守信

月刊

1009-0118

dianlixuebao2012@163.com

010-86931100 56126297

100036

北京市海淀区上园村

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Beijing Dianli Gaodeng Zhuanke Xuexiao Xuebao
查看更多>>教育教学研究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浅析人本主义的高校学生教育管理

    芶晓军
    32,3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的个性和全面发展普遍受到尊重,用科学的发展观来指导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是社会发展和新时代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人本主义的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的价值实质,是要求教育管理活动以学生为本,立足于使其得到尽可能完善的发展。人本主义在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中的应用有其内在依据,其实践路径在于:一是要树立尊重学生、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二是要建立规范化、民主化的管理制度;三是要建构平等交往式的新型师生关系;四是要优化校园育人环境。

    人本主义高校教育管理

    交际课堂中的任务教学与教师角色

    苏志华
    33-3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旨在探讨交际课堂中的任务教学,从任务的定义、组成来研究任务的设计,并结合任务教学的特征,从教师的角度来分析其角色和作用。

    任务任务组成任务设计教师角色

    浅谈对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一些思考

    赵国峰
    35,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高校的教育、管理中,学生干部既是沟通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最主要的桥梁和纽带,又是教育者充分调动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功能的得力助手和先锋力量。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是学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应当受到重视,也应当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本文就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普遍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方法,谈一些笔者的思考。

    高校学生干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党性教育的有效性探索

    刘特奇
    36-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随着学生党员队伍的不断发展壮大,学生党员的党性教育成为了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针对新时期国内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学生党员自身队伍建设的现实性和必要性,逐步探索出高校学生党员党性教育的内容和有效途径。

    高校学生党员党性教育

    关于我校旅游管理专业建设的设想

    周利
    38,40页
    查看更多>>摘要:遵循职业学校的教学规律,结合旅游业的特点及职业要求,构建新型的教学模式的实践性教学基础上,提出了职业学校旅游专业在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上大胆改革,在观念、模式、课程、方法等方面锐意创新的新思路。

    中等职业教育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创新研究订单班

    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结合优化工程制图的教学方法探讨

    金爱梅
    39-4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时“工程制图”课程特点,将传统的板书画图教学方法与现代多媒体教学相结合,使学生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分析两者的特点,阐明两者结合的优势。

    工程制图传统教学多媒体教学

    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

    刘晓明
    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物理教学中,除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之外还应十分重视学生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才能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为实现四化培养富有创造性的人才。

    直接思维学生教学

    如何运用语言艺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刘霞
    42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学语言是师生双方传递信息和交流思想感情的载体,亲切、感人的教学语言最能使学生保持积极舒畅的学习心境,最能唤起学生的热情,从而产生不可低估的力量。正如古人讲的“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教学语言数学

    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吕津刘媛媛任洁
    43页
    查看更多>>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昌盛的动力。而高等学校培养的高层次人才是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的中坚力量,是国家未来建设的主力军,因此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无疑是国家未来人才建设的一个关键环节。本文就我国研究生的创新能力现状、制约因素及解决方法进行了分析。

    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

    大学生对于课余时间管理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肖柳宋永晶
    4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运用问卷调查、访谈调查、文献资料、归纳推理等方法,对长江大学本科生课余时间利用状况进行调查,掌握了大学生课余时间的利用情况,并分析了影响大学生课余生活的相关因素,为大学生合理安排时间提出了有价值的建议。

    大学生课余时间时间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