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开放学习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开放学习研究
开放学习研究

张铁道

双月刊

1008-7648

xuebao@mail.btvu.org

010-82192129

100081

海淀区皂君庙甲4号

开放学习研究/Journal Journal of Beijing Radio and TV UniversityCHSSCD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六大支柱:通用框架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吴亚婕
    1-8,1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全球数字契约》在2024年联合国未来峰会上的发布,世界各国达成了一项新的国际共识:技术在构建更美好的现在和确保更可持续的未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没有教育,就无法实现这样的现在和未来.《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六大支柱:通用框架》报告从系统的角度分解了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基本组成部分,呈现了描述教育数字化转型大图景的通用框架,该框架的外层代表了愿景(目的、优先事项和原则),而内层包括六个支柱:协调和领导力、连通和基础设施、成本和可持续性、能力和文化、内容和解决方案、数据和证据.框架被视为一个工具,可以支持决策者制定全面的愿景和参与性策略,便于利用技术推进教育系统目标,使用它的教育利益相关者能够更有效地应对新发展、新兴技术和不断变化的教育需求.

    教育数字化转型通用框架六大支柱

    教育技术学专业认同感建构过程与推进策略研究

    王志军虞天芸江楠程亮...
    9-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家教育数字化转型战略的提出,为教育技术学科的发展带来了机遇,而近五年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点却萎缩严重.学生的专业认同是高质量人才培养和专业发展的基础,是影响学生的专业参与、专业学习投入和未来个人专业成就的重要因素.为了对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形成深度认知,本研究选择一所国家一流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建设点的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典型对象分析与全面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专业认同感的建构过程与推进策略展开研究.分析发现,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建构呈现"迷茫—清晰—认同—热爱—深入"的主路径,以及从初识专业、沉浸学习到产生归属感的状态转变.从群体层面而言,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建构过程复杂且多样,总体专业认同感建立较好,但存在持续迷茫或面向就业重返迷茫的个体.基于调查结果,研究提出了六条推进策略:面向教育数字化发展需求,找准专业定位明确培养目标;明确专业核心素养,建构科学的课程体系;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积极推进数字化教学改革;以学习成果产出为导向,强化理论与实践的连接;加强合作强化专业实践,拓展就业渠道,提升人才待遇;抓住关键期多维度发力,端正态度助其快速入轨.

    教育技术学专业认同人才培养本科教育教育数字化学科发展专业建设

    基于循证教学的教师TPACK能力培养研究

    张宸溪洪心方海光
    20-29页
    查看更多>>摘要:如何在学科教学实践中实现教师TPACK能力提升成为教育数字化转型和智慧教学环境应用的重要研究内容.本研究在对TPACK能力研究现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反思当前教师TPACK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引入循证教学理论构建教师TPACK能力培养模型.通过实验,研究发现基于循证教学的教师TPACK能力培养模型在教学实践中能有效提升教师TPACK能力.

    TPACK能力循证教学模式构建

    在线异步讨论中教师反馈何以影响交互深度?——基于主客观多模态数据的证据

    李彤彤马梦纯刘金佑边雨迎...
    30-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线异步讨论作为师生、生生交互的重要途径,能够弥补因师生分离所带来的互动不足与学习低效等问题.已有研究表明,教师反馈是影响在线讨论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然而,关于不同类型的教师反馈如何具体影响在线异步讨论的交互深度,尚缺乏直接且明确的实证支持.文章将教师反馈分为无反馈、鼓励型、提示型、澄清请求型以及混合型五类,从客观维度的交互行为和交互意义以及主观维度的在线临场感与深度学习数据衡量交互深度,进而采用准实验法探究不同类型的教师反馈对讨论中交互深度的影响.研究发现:混合型反馈在提升交互频度、关联度、增强教学与社会临场感、激发学生深层学习动机和能力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澄清请求型反馈的持续时间长且交互频繁,在促进学生深度学习能力上体现出了优势.针对上述结论,文章提出了以下建议:教师应采取混合反馈策略,针对不同情况提供多种不同类型的反馈,反馈内容要充分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且应关注如何引导学生更深层次的"反思"等认知交互行为,反馈形式也应走向人机协同,以期通过更精准、有效、个性化的反馈提升在线异步讨论的交互深度.

    在线异步讨论教师反馈交互深度

    在线校准线索日记对中职学生自我调节学习能力的影响研究

    余杰徐建东王海燕
    4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我调节学习能力对学习者在线学习绩效有着重要影响.为探究如何提高中职学生自我调节学习能力这一问题,本研究聚焦信息技术学科的在线学习,通过文献梳理,将反馈理论、自我监控理论和社会认知视角下的自我调节学习作为理论基础,依据前人关于学习日记和校准线索的研究成果,结合二者优势,互补彼此不足,设计了三阶段三反馈的在线校准线索日记,并在某职业高中开展了为期八周的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在线日记和校准线索方法,在线校准线索日记能够显著提高中职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对中职学生自我调节学习能力各维度的影响最为积极,能够显著提高中职学生的学习成绩.研究结果对中职学生自我调节学习能力的提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自我调节学习在线学习校准线索日记中职学生

    学生需要什么样的MOOC?——基于用户评论的学习者需求分析及其对满意度的影响

    马新国马玉慧
    54-62页
    查看更多>>摘要:MOOC平台吸引了大量的学习者进行在线学习,但是学习者在MOOC中的学习成效并不总能达到预期.因此,MOOC课程质量、学习效果的影响因素成为了研究者关注的重点.但是,较少有研究从学习需求视角分析当前学习者到底需要什么样的MOOC.本研究通过关键词提取、词向量转换、聚类分析算法对中国大学MOOC国家精品课的学习者评论进行文本挖掘,得出MOOC学习者的九类学习需求:教师特质、感知学术能力、课程内容、学习资源、社交归属、学习管理、平台价值、学习任务和技术支持,进一步基于文本情感分析与关注度计算,得出不同学习需求的满意度,最后采用随机森林模型探究各类学习需求对学习者满意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课程内容、教师特质、感知学术能力这三类学习需求对MOOC学习者满意度的影响最大.本研究对改进MOOC平台、提升MOOC质量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MOOC学习需求文本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