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节能与环保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节能与环保
节能与环保

姚伟

月刊

1009-539X

bianji@jnhb.net;bj.jnhb@263.net

010-52052617;52052656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安外小关东里甲2号

节能与环保/Journal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查看更多>>本刊是以节能环保技术为主,同时富含各种商机信息的综合性月刊。她及时发布国家节能环保与资源综合利用领域的方针、政策;积极追踪业内发展的最新趋势,全力宣传、推广节能与环保的高新技术和产品;展示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技术应用;汇集国内外最新动态;推展节能环保示范项目、实用技术、投资分析,帮您节能减污,提高能效,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奋进嬗变 砥砺前行

    《节能与环保》编辑部
    1页

    资讯热点

    2页

    我国交通领域碳普惠方法学探索与实践

    庄云鹏崔柔彭天铎
    3-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碳普惠作为一种市场化机制和经济手段,能够有效调动公众减排积极性.本文对我国交通领域碳普惠方法学开发和实践情况进行了梳理分析.目前,在城市交通领域已经有体系化的方法学,开展了丰富的场景实践,有效引导带动了城市低碳出行.未来,需要在应用场景挖掘、区域联合开发方法学、强化碳普惠平台技术创新方面着力,进一步调动公众积极性,加快推动交通低碳转型.

    交通碳普惠低碳转型减排方法学

    用能权的概念重构及权利构造

    商钰佼
    1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用能权是我国特有的一项新兴权利,是实现能耗总量和强度"双控"目标的重要手段.对于用能权的概念,可以从词义、规范以及学理渊源追溯.目前现有的概念缺乏上位法依据,与用能权指标混用,且法律属性不明.霍菲尔德权利理论是分析法律概念的有效工具.通过霍菲尔德权利理论拆解用能权的八个权利要素,既能重构用能权的概念,也能明晰用能权的权利结构.

    用能权用能权指标法律概念霍菲尔德理论

    煤炭开采碳排放特征及碳中和路径研究

    戚海平刘晓燕王文龙刘晓婷...
    18-2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从煤炭生产活动的全过程角度出发,分析了煤炭开采企业全过程碳排放边界和排放来源,构建了煤炭开采全过程碳排放核算模型.同时,分别以露天开采和井工开采活动为例,核算并分析了煤炭开采过程中的碳排放水平及主要特征.结果表明:井工煤矿开采主要的碳排放来源是电力消耗和能源消耗,露天煤矿开采主要的碳排放来源是能源消耗和甲烷逃逸.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煤炭开采企业碳减排实施路径建议,可以为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和实现零碳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及实践参考.

    煤炭开采碳排放核算排放特征节能降碳

    ESG信息披露的国内外实践

    严奇玉贲放黄少阳贾月芹...
    26-32页
    查看更多>>摘要:ESG信息披露是影响投资者决策以及衡量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指标,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双碳"目标以及构建生态文明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国际上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ESG信息披露体系,但目前我国ESG信息披露仍存在标准尚未统一,披露率较低,信息透明度和规范性不足等方面的问题,制约了我国ESG相关体系的发展.本文以国际ESG信息披露原则及指引为研究基础,系统梳理了GRI、SASB、ISO26000等国际主流披露标准,分析了欧盟与美国在ESG信息披露领域的实践经验,并对比其发展模式与监管机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我国ESG信息披露的现状与面临的挑战,提出了相关改进建议.

    ESG信息披露标准

    氨能融合燃料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刘永峰张青山宋金瓯潘家营...
    33-39页
    查看更多>>摘要:氨(NH3)是一种不含碳的携氢燃料,易制备且燃烧不产生CO2,热解脱氢所需的能量低,与碳氢燃料(如柴油)融合燃烧时,可以达到提高燃料能量利用率及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目的.本文阐述了目前氨能融合燃料发展的必要性,对常用的氨能融合燃料(氨—氢气、氨—甲烷和氨—柴油)内燃机发展中面临的如稳定性差、燃烧慢和着火难等挑战,提出了优化氢气掺杂比例和燃烧室设计、低温脱硝、调整氨占比和富氧环境等对策,并对氨能融合燃料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氨能融合燃料零碳燃烧温室气体

    包埋固定化微生物法处理高氨氮废水特性研究

    房蔚
    40-4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高NH4+-N废水难处理的问题,本文采用聚乙烯醇(PVA)和海藻酸钠(SA)为载体对活性污泥和市售硝化菌剂包埋,在反应器中分别考察活性污泥、硝化菌剂以及混合型包埋固定化载体对模拟高NH4+-N废水的脱氮性能.结果表明,在颗粒投加量10%、反应时间24h、温度30℃、溶解氧(DO)3mg/L、pH为8、包埋硝化菌剂量为3g条件下NH4+-N去除率最高,为93.92%.混合型包埋对TN去除具有协同作用,硝化菌剂2g,活性污泥1g包埋量下效果最佳,总氮去除率为90.68%,延长反应时间至48h后COD的去除率可达到72.3%.该混合体系对高NH4+-N废水具有较好的去除能力和稳定性,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包埋固定化活性污泥硝化菌剂高氨氮废水

    蒸汽管网质量损失分析与节能运行优化策略研究——以某热电公司为例

    李国良张德胜
    49-55页
    查看更多>>摘要:蒸汽管网在正常生产运行过程中,质量损失占全网总能量的20%左右,全面分析管网质量损失的影响因素,并采取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是实现蒸汽管网节能运行的重要基础.本文结合某热电公司DN400、DN600蒸汽管网近几年的运行数据及现场情况,对影响蒸汽管网运行网损的因素进行分析,制定并应用了汽源参数精细化调控,管网分段切换优化及蛭石板隔热滑动管托支架,管网质量损失分段统计分析等综合性节能管控措施.实践结果显示,该热电公司蒸汽管网质量损失率从最初的12.6%下降至9.26%,节能效果显著.

    蒸汽管网质量损失过热度节能运行

    垃圾焚烧脱酸系统运行优化研究

    涂圣康
    56-62页
    查看更多>>摘要:某垃圾焚烧厂采用半干法+干法+湿塔的烟气脱酸系统对焚烧产生的酸性气体进行梯级处理,对系统运行数据分析后发现,各脱酸工艺段运行工况与设计工况有较大区别,如完全按照设计工况投用相关脱酸工艺,则会造成脱酸耗材使用成本过高、飞灰和洗烟废水产量偏大的问题.分析研究发现,可通过调整部分工艺设备的运行参数,降低脱酸系统运行能耗和碳排放,达到既排放达标,又降低成本的目的.工况调整前,烟囱烟气中SO2、HCl浓度均在5mg/Nm3以内.经过多次工况调整试验后,尾部烟气中SO2、HCl排放浓度仍可控制在10mg/Nm3以内,远低于欧盟2010、国标2014和上海市地标排放要求.吨垃圾处理消石灰和氢氧化钠脱酸耗材使用成本从设计值25.39元降低至13.7元,较设计值降低了53.92%,降本增效效果明显.

    烟气脱酸设计工况工况调整脱酸耗材降本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