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北京教育(普教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北京教育(普教版)
北京教育(普教版)

孙贺新

月刊

1000-7997

bjjybjb@public.bta.net.cn

010-83552103

100053

北京市宣武区白广路18号北京教育杂志社

北京教育(普教版)/Journal Beijing Education
查看更多>>是北京市教委主管、北京教育音像报刊总社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融理论性、指导性、服务性于一体的教育综合类刊物,是北京市社科类一级期刊。刊物以为首都教育改革与发展服务、为全国广大教育工作者服务为宗旨,覆盖全国3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北京市几乎所有公办中小学校和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均有订阅。刊物为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具有很高的信誉度、权威性和影响力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党建引领交叉学科领域人才队伍建设的路径研究与实践探索

    苏如峰庞磊
    48-51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对高校人才工作的领导全面加强,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的体制机制不断健全,人才强国战略深入实施。通过分析首都体育学院党委推动"体医工"融合创新发展的人才队伍建设的案例,探讨开展基层科研型党组织推动交叉学科领域科研型人才队伍建设的具体路径和实践探索。

    党建引领交叉学科党管人才人才队伍建设

    高校党建引领"科研思政"育人体系建构和实施路径——以中国传媒大学为例

    罗莉梅金立标
    52-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科研思政"是为构建"大思政"三全育人体系而创新的育人方式,融合了"科研育人"和"组织育人"的双向优势,以开展有组织的红色科研项目为主要方式,推动高校党建与科学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融合的体制机制。通过系统阐释"科研思政"的重要意义和党建引领下"科研思政"的体系架构,并以中国传媒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科研思政"具体举措为例,对实践途径和效果进行探讨。

    党建引领科研思政三全育人

    新时代加强高校本科低年级学生党支部建设路径探析

    杨志达
    56-58页
    查看更多>>摘要:加强高校本科低年级学生党支部建设,是全面加强高校党的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助力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然要求。通过分析当前本科低年级学生党支部的建设困境,并立足于北京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本科低年级学生党支部的实践经验,提出应从建立长效工作机制、营造创优争先氛围、打造支部党建品牌三方面着手,加强本科低年级学生党支部建设,以高质量支部建设培养造就一流学生党员。

    新时代本科低年级学生党支部建设路径

    大数据时代研究生自主学习现状实证研究

    张峰刘媛章娴
    59-62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促进了学习资源的融合,加速了自主学习方式的革新,也为研究生自主学习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通过对北京市某高校1,195名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并结合访谈资料,着重探究大数据时代研究生自主学习的现状与趋势,剖析研究生自主学习面临的困境及其核心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当前,存在大数据资源有效利用率低、自主学习过程缺乏连续性、评价与反思机制缺位、研究生大数据素养不足等问题。基于此,从推进高精尖设施利用率、优化大数据平台个性化培养方案、建立动态反馈与评价机制、改进自主学习引导方式等方面提出解决策略。

    大数据研究生自主学习优化策略

    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模式探索与实践——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

    李扬王艳洁杨航宇
    63-6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是新时期加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举措,北京高校在学生社区建设领域进行了有益探索,形成了丰富的工作模式和特色工作品牌。综合分析北京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的四种主要模式,并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介绍了学生社区建设的典型经验和做法,为其他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提供借鉴。

    北京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模式

    大历史观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方法初探

    刘洋文若宇马冀
    66-68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历史观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创新发展,将其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对贯彻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有重要意义。在教学中融入大历史观,要教会学生把握历史大逻辑、用长时段思维看待历史,把握中国历史、百年党史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要培养学生整体性思维和大局观,辩证、全面、唯物地看待历史,反对历史虚无主义;要让学生养成家国情怀,把个人的学术追求与国家需要紧密结合起来。

    大历史观"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国共产党历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难点和关键

    李肖陈曼萩
    69-7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治国理政提供有益的启示,而且还可以为思想政治教育、道德建设提供有益的启发。在二者交融过程中,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的融入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对中华传统文化中精华和糟粕的区分,对中华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难点。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现代性转化、时代性解读,用现代化、时代化的中华传统文化精华立德树人、铸魂育人、以文化人,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政教育立德树人

    高校课程思政推动"三全育人"路径探析

    邢瑞娟张玲娜
    72-74页
    查看更多>>摘要: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协同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重要问题。高校要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不断走深走实,形成"三全育人"合力。

    思政课程课程思政"三全育人"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思政建设路径探析

    王美慧赵嘉烁白敏煊
    75-7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引导开展个性化的职业探索,帮助解决大学生在求职择业过程中面临的诸多问题,高校普遍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以课程思政为视角分析课程现状,发现存在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缺乏有机融合、课程理论内容和工具策略本土化不足、课程思政建设模式与技术手段因循守旧等问题,并提出对课程体系进行本土化、系统化、模块化设计,将课程教学内容和思政教育功能融合互补,拓展配套多元教学活动和创新课程模式的课程思政建设路径。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思政路径探析

    管理还是互动:合作导师如何提升博士后的学术工作预期——基于Nature2020年全球博士后调查的分析

    吴易林郭仕豪汪霞
    78-81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Nature2020年全球博士后调查,分析合作导师与博士后间的合作关系对博士后学术工作预期的影响以及博士后学术工作满意度的调节作用发现:管理型、互动型合作与博士后学术工作预期均是非线性关系;博士后学术工作满意度显著调节后者与其学术工作预期的关系,却不显著调节前者与其学术工作预期的关系。这表明:合作导师建立以学术合作伙伴关系、关切博士后学术工作满意度为特征的互动型合作有助于持续提升博士后的学术工作预期,而管理型合作则于其长远发展无益。博士后制度也理应通过完善双方工作的规章制度、丰富评价合作效果的手段等途径,落实互动型合作。

    博士后合作导师合作关系学术工作预期学术工作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