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北京口腔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北京口腔医学
北京口腔医学

孙正

双月刊

1006-673X

bjkqyx@yahoo.com.cn

010-67013675,67099045

100050

北京天坛西里4号

北京口腔医学/Journal Beijing Journal of Stomatolog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首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口腔医学专业学术性期刊,主编是王邦康教授,编委会由全国各大口腔医学院校各学科专家组成,被评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本刊宗旨是紧密跟踪口腔医学科技发展,加强口腔专业有关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等方面信息的报道和交流,促进口腔医学事业的发展。主要栏目有论著、临床报道、病例讨论、文献综述、国内外动态等。读者主要是各级口腔医疗、护理、教学、科研等方面人员以及研究生、大学生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机械敏感离子通道Piezo1在压力侧正畸牙槽骨改建的动物实验研究

    杜育桂何正权张一丹白琳娜...
    229-2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机械敏感性离子通道Piezo1 在大鼠正畸牙移动过程中压力侧牙槽骨中的表达及作用,并探究可能的信号通路.方法 建立正畸牙移动模型,对不同时间点压力侧牙周组织中机械敏感离子通道Piezo1、破骨细胞数目、破骨细胞标记物(RANKL、OPG)、成骨标记物(Runx2、Osterix)和Wnt非经典信号通路(Wnt5a、CAMKⅡ)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并分析其变化规律.结果 在正畸牙移动过程中,压力侧破骨细胞数目增加,RANKL表达增加;Piezo1、OPG、Runx2、Osterix、Wnt5a及CAMKⅡ的表达先增高后下降.结论 Piezo1可能参与了正畸牙移动过程中压力侧的牙槽骨改建,并通过Wnt非经典信号通路发挥作用.

    机械敏感性离子通道Piezo1正畸牙移动骨改建

    Milliplex方法在人炎症牙髓组织中多种细胞因子的检测应用

    李珊珊郑颖
    235-2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采用Milliplex多因子检测技术检测人恒牙炎症牙髓组织中多种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探讨炎症因子变化能否作为辅助评估牙髓炎症程度的指标.方法 选取 2019 年 3 月至 2021 年 3 月,128 名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的患者,按临床牙髓炎症程度由轻到重分为四组:正常牙髓组(正常组,n=30)、轻度牙髓炎组(轻度组,n=32)、中度牙髓炎组(中度组,n=31)、重度牙髓炎组(重度组,n=35).收集患牙穿髓孔处的牙髓组织渗出液,用 Milliplex 多因子检测技术检测样本中GM-CSF、IFN-γ、IL-10、IL-17A、IL-1β、IL-6、IL 8 以及 TNF-α的浓度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随着牙髓炎症程度的加重,牙髓组织渗出液中促炎因子IL-6、IL-8 浓度各组间浓度差异明显,呈明显递增趋势,组间两两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IL-1β浓度总体呈递增趋势,重度组明显增高,正常组、轻度组、中度组与重度组间、正常组与中度组间有统计学差异;TNF-α、IL-17A 浓度在重度组有所增高,较正常组、轻度组和中度组有显著性差异,但各组间数值差异较小;IFN-γ、GM-CSF、IL-10 各组间浓度变化不明显.结论 随着牙髓炎症的进展,牙髓组织渗出液中IL-6、IL-8浓度呈明显递增趋势,有可能作为评估牙髓炎症状态的指标,IL-8 灵敏度最高,可能成为关键指标.IL-1β浓度在重度牙髓炎中明显升高,可能与牙髓炎症的急性发展有关.

    牙髓组织牙髓炎细胞因子Milliplex多因子检测技术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通过PI3K/Akt通路修复大鼠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实验研究

    牛其芳李德龙冯芝恩肖冉冉...
    241-2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exosomes derived from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BMSCs-Exos)通过PI3K/Akt通路修复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方法 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提取细胞上清液中的外泌体并通过电镜、粒径分析及免疫印迹实验进行鉴定.建立以腹壁浅动静脉为血管蒂的大鼠腹部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 4 组:Sham组、IR+PBS组、IR+Exo组及IR+Exo+LY组.术后观察并拍照记录大鼠皮瓣大体情况,第 7 天计算皮瓣坏死区比例;获取大鼠皮瓣组织样本,HE染色和组织评分评估皮瓣组织损伤程度,免疫组化评估皮瓣p-Akt、VEGFA表达水平和CD34 标记的微血管密度.结果 相比Sham组,IR+PBS组皮瓣坏死区比例增加,组织结构破坏加重,p-Akt及VEGFA表达水平下降,微血管密度降低;IR+Exo组皮瓣坏死和组织破坏水平降低,p-Akt及VEGFA表达上升,微血管密度增加;而PI3K抑制剂降低了BMSCs外泌体的修复作用,表现为皮瓣坏死增加,p-Akt及VEGFA表达下调,微血管密度减少.结论 BMSCs外泌体对大鼠腹部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显著的保护和修复作用,PI3K/Akt信号通路可能是BMSCs外泌体治疗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关键通路.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PI3K/Akt通路

    直接免疫荧光技术联合组织病理及血清抗体检测应用于黏膜类天疱疮的诊断准确性探究

    林菲然王嘉祺周永香刘瑶...
    247-2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在组织病理学及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测基础上,联合直接免疫荧光技术(DIF)对黏膜类天疱疮(MMP)诊断效能的影响.方法 纳入MMP患者 29 例,对照组 29 例,切取活检组织分别进行苏木精-伊红(HE)及DIF染色,对仅使用组织病理学及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测,和联合使用DIF后两种诊断方法进行诊断效能评价,分析多种因素对组织病理学及DIF诊断准确性的影响.结果 联合使用DIF后可以提高MMP的诊断敏感度、阴性预测值、诊断符合率和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病程长短对DIF诊断准确性有显著影响,病程越长,DIF诊断准确性越高(P<0.05).结论 DIF联合组织病理学及血清抗体检测可以提高MMP的诊断准确性.对于疑难病例可能需要通过多次、多部位的活检提高DIF对MMP的诊断率.

    直接免疫荧光技术黏膜类天疱疮诊断效能

    《北京口腔医学》杂志召开第六届编委会换届大会

    251页

    热处理镍钛根管锉根尖区成形能力的对比研究

    罗小雨侯本祥
    252-2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 4 种热处理镍钛根管锉预备重度弯曲树脂模拟根管根尖区成形能力.方法 使用ProTaper Universal、ProTaper Next、WaveOne Gold、Twisted File、HyFlex CM预备 50 个树脂模拟根管,记录预备时间,测量预备前后工作长度变化以及根尖区5mm范围根管偏移量.结果 预备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roTaper Universal根管预备时间最长,Twisted File预备时间最短.根管工作长度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 mm范围内,HyFlex CM根管偏移量最低(P<0.05),在 3 mm范围内,HyFlex CM和WaveOne Gold根管偏移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5 种镍钛根管锉均能安全预备重度弯曲根管,4 种热处理镍钛根管锉根尖区根管偏移程度显著小于传统合金镍钛器械,CM-丝和Gold-丝镍钛器械根管偏移程度最小,多支锉的HyFlex CM最适合重度弯曲根管的预备.

    镍钛锉热处理根管偏移根管预备

    《北京口腔医学》杂志2025年第33卷征订启事

    《北京口腔医学》编辑部
    256页

    中晚期口腔癌组织瓣移植术区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及Nomogram预测模型构建

    马腾李德龙冯芝恩
    257-2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中晚期口腔癌患者手术同期组织瓣移植术区感染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Nomogram)预测模型.方法 收集 2015 年 3 月至 2020 年 3 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住院接受游离组织瓣移植手术的中晚期口腔癌患者,建立研究队列,收集患者基线和临床资料.观察术区感染发生率,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区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并基于回归分析结果,建立Nomogram预测模型,以模型一致性指数和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验证模型的预测区分度;绘制校准曲线并进行Hosmer-Lemeshow验证模型的概率一致性;通过决策曲线分析(decision curve analysis,DCA)验证预测模型的临床效益.结果 所有纳入研究患者中 83 例(23.1%)发生术区感染.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糖尿病、肿瘤部位(非上颌区域)、T4b分期、手术时间≥8 h及气管切开术是术区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的Nomogram预测模型,经内部验证,C指数为 0.682,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P=0.974,证实模型具有较好的区分度和模型概率一致性.临床决策曲线显示,在 0.1-0.55 阈值范围内,模型能够提供临床净收益.结论 本研究通过临床分析,获得中晚期口腔癌患者接受同期游离组织瓣移植术后术区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并构建了Nomogram预测模型,模型具有较好的临床效能.

    中晚期口腔癌组织瓣移植术区感染风险预测模型列线图

    检测牙龈卟啉单胞菌胶体金试纸条的制备与应用

    徐玉陈园园朱斐然宋琳...
    261-2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制备简单、快速检测唾液P.gingivalis的胶体金试纸条.方法 采用识别P.gingivalis不同表位的单抗E10、G3 建立双抗夹心ELISA体系,鉴定双抗夹心ELISA识别P.gingivalis的特异性及敏感性.利用单抗E10、G3 制备胶体金试纸条,检测胶体金试纸条识别P.gingivalis的特异性.应用胶体金试纸条与实时定量PCR检测受试者唾液P.gingivalis并比较二者检测P.gingivalis的差异.结果 单抗E10、G3 建立双抗夹心ELISA体系可特异性识别P.gingivalis,识别敏感性≥5×107 CFU/mL.单抗E10 和G3 制备的胶体金试纸条特异性识别P.gingivalis.胶体金试纸条与实时定量PCR分别检测受试者唾液P.gingivalis,试纸条与PCR检测对牙周炎的检出效果无统计学差异,检测P.gingivalis的细菌数量无统计学差异.胶体金试纸条检测唾液P.gingivalis,牙周炎组、牙周健康组阳性率分别为 40%、10%.结论 制备出检测P.gingivalis的胶体金试纸条,可特异性检测P.gingivalis,具有检测唾液中P.gingivalis的潜力.

    胶体金试纸条牙周炎牙龈卟啉单胞菌单克隆抗体血凝素2

    《北京口腔医学》杂志投稿系统新版上线启事

    《北京口腔医学》编辑部
    26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