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张健民

季刊

2095-2880

lgyxb@yahoo.com.cn

010-60282116

102600

北京市大兴黄村林校北路8号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Journal National Academy of Forestry and Grassland Administration Journal
查看更多>>本刊以为广大林业管理工作者和成人教育工作与服务为宗旨,以提高林业现代化管理水平为目的,密切联系林业改革和发展实际,深入开展林业管理科学和林业成人教育理论研究,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及时反映林业经济管理、企业管理、行政管理以及林业成人教育领域学术研究成果和学术动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重要思想的认识论基础

    朱宪臣
    1-7,29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对于自身建设提出的新判断和新认识.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视角观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重要思想产生、实践、发展的进程,意在从"形而上"层面剖析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党的自我革命的哲学根基.认识"自我"、改造"自我"、成为更好的"自我",回答了"为什么要自我革命""为什么能自我革命""怎样推进自我革命"的时代之问.实践没有止境,党的自我革命也没有止境.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的自我革命,其价值旨归在于回应人民群众对于党的新期待和时代的新召唤,以党的自我革命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

    党的自我革命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党的建设的实践社会革命

    理论·历史·实践: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形成与发展的三重逻辑

    张杰
    8-13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与发展遵循三个核心逻辑.从理论逻辑来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根植于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入洞察,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延续和创新,同时,也体现了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生态智慧的传承与创新,坚持"两个结合"培育生态文化.从历史逻辑来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顺应全球及我国文明发展模式变迁的必然趋势,延续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生态保护思想传统,回应人民对优美生态环境的期待.从实践逻辑来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源于总书记在地方工作及新时代环境治理的实践经验,体现其在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行动中的责任感.深入理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起源、发展及其内在逻辑联系,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其深远意义和重大价值,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向更高层面发展.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两个结合

    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实践要义

    李金桥刘苏醒
    14-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系列关于文化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思想观点和理论体系,旨在推动文化繁荣发展、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的文化支撑.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坚持以文化自信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通过"四个坚持",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实践要义,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思想指引和行动指南.

    习近平文化思想文化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实践要义

    中国式现代化的辩证法意蕴

    陈锐
    23-2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式现代化是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最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同新时代中国发展实际的创新性结合,是人类社会实现现代化目标的崭新选择.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着丰富的唯物辩证法思想:既有世界各国现代化建设的普遍特征,又有基于自身国情发展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既强调各领域的全面协调发展,又聚焦于重点领域的改革突破;既有对现代化历史经验的批判继承,又有对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发展;既有崇尚理性的科学精神,又有深刻的人文精神.深入阐释其所具有的辩证法意蕴,对于深刻理解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增强道路自信和解决当前面临的诸多现实问题,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中国式现代化辩证法统一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吴诗洁
    30-38,53页
    查看更多>>摘要: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集中体现,也是中国人民的期待与追求.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理论的创造与发展,对进一步建设具有共同富裕特征的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重要指导.在理论层面,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以其丰富的科学内涵为新时代推进共同富裕提供理论指引;在实践层面,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以其"三步走""先富带后富"与"经济特区"的智慧战略为新时代共同富裕的发展提供实践导向;在启示层面,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所坚持的基本原则为新时代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指明了方向.

    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中国式现代化时代贡献

    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转型的实践逻辑与创新路径

    宋启东毛春合
    39-45页
    查看更多>>摘要:实现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转型是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全面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为实现这一目标,应当遵循基层党组织"内核"引领、全民共同富裕、多元协同共治、城乡融合发展、数字技术赋能的实践逻辑,积极应对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转型过程中的复杂问题.面对转型挑战,建议从持续增强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全方位推动基层公共服务精细化、不断优化多元协同共治实践机制、全面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创新驱动数字赋能基层社会治理效能等五个维度切入,夯实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治理基础,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战略目标.

    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转型城乡融合共同富裕数字赋能

    西北地区农村居民"数字鸿沟"现象的实证分析

    雷鸣周辉
    46-5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网民数量逐年增多,数字鸿沟现象在我国日益引起关注.使用一项在西北四省(区)农村进行的大规模抽样调查的数据,证实了西北地区的农村居民内部存在着数字鸿沟现象,并揭示了该现象的成因——既有外部环境的影响,也有个体经济收入的制约,还有知识水平、思想观念等主观条件的限制,进而指出加强互联网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和受教育程度、提升农民思想观念的现代性水平等举措可以缩小农村居民内部的数字鸿沟.

    农村居民互联网数字鸿沟

    林草援外培训线上与线下模式的比较研究——基于SWOT分析法

    耿耿边明明
    54-60页
    查看更多>>摘要:林草援外培训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筑牢全球伙伴关系的进程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新冠疫情后,线上培训逐步取代线下培训成为援外培训首选的培训形式.结合对 13 期线下培训学员和 148 名线上培训学员的调查,用SWOT比较分析的方法,对比援外培训线上和线下两种模式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提出林草援外培训线上、线下优势互补的具体策略,以及二者融合发展的建议,即根据学员不同需求和培训教学需要,充分挖掘线下培训和线上培训的优势,合力促进林草援外培训高质量发展,为促进发展中国家在生态保护与修复领域的绿色、普惠、包容发展作出贡献.

    SWOT分析线上培训线下培训林草援外培训

    涉农高校大学生"强农兴农"择业观教育探究

    曹颖骞先仪乔熙然
    61-66,75页
    查看更多>>摘要:涉农高校大学生"强农兴农"择业观的教育对于促进大学生情感归属、缓解就业压力和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包括知农、爱农、强农、兴农四个方面的内容.通过对涉农高校大学生择业观教育现状的调查,归纳大学生择业观教育存在的问题,建议从加强就业政策宣传、优化专业和课程设置、转变家庭传统择业观念、树立清晰的择业目标等方面着手加强教育和指导,探索择业观教育的有效路径,以期推动涉农高校大学生树立服务乡村、奉献祖国的择业观,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新动力.

    涉农高校大学生强农兴农择业观教育乡村振兴

    新一轮审核评估视域下农林院校林科类专业大学生学习体验研究——以L高校林学院为例

    曹立志张佳薇李晓灿
    67-7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以新一轮审核评估视角对农林院校林科类专业学生学习体验进行全新解读,通过对L高校林学院六个专业本科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研,分析发现在专业升级优化改造、课程教学改革、课程考核评价、专创融合参与、实践教学内涵建设等方面存在问题,提出通过专业转型升级、高质量课程建设、完善多元评价体系、专创融合育人、生态育人实践创新等举措,提升大学生学习体验和学习效果.

    审核评估农林院校林科类专业学习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