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田亚平

双月刊

1006-1703

bjmy@china-isotope.com

010-68525141

100045

北京西城区三里河二区甲1号305室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Journal Labeled Immunoassays and Clinical Medicine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中国同位素公司主办的医学刊物,按照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临床应用与基础研究兼顾的原则,集中刊登国内标记免疫分析(放射免疫分析、酶免疫分析、其他非同住素标记免疫分析、免疫荧光分析等)领域内的理论、应用及技术创新和改进方面的文章。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HBsAg和HBsAb共存的慢性乙肝患者的血清学特征和S区突变位点

    刘辉郄恒宇刘新娄金丽...
    393-3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HBsAg/HBsAb双阳患者和HBsAg单阳性患者的血清学差异,并对两组患者的HBV S区突变位点进行比较分析,探寻HBsAg/HBsAb共阳性患者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 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2022年6月至2023年3月的284例HBsAg/HBsAb双阳患者和519例HBsAg单阳患者,统计Age、ALT、AST、AST/ALT、TBiL、ALb、r-GT、HBsAg和HBsAg滴度、HBsAb、HBeAg、HBeAb、HBcAb、WBC,对两组患者的血清学指标进行比较分析.对HBV S区扩增成功的19例HBsAg/HBsAb双阳患者和19例HBsAg单阳患者进行测序分析,统计高频突变位点,分析HBV S区突变特征,探寻HBsAg/HBsAb双阳患者可能发生的分子机制.结果 HBsAg/HBsAb双阳患者和HBsAg单阳患者在性别、HBeAg、ALT、AST、TBiL、r-G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Age、HBeAb、HBcAb、AST/ALT、Alb、WB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sAg/HBsAb双阳组患者C基因型占78.95%(15/19),其中A113D/T、A317C/S、A45T、A86G、A87T、A96V、A97P等突变频率较高,HBsAg单阳组C基因型占84.21%(16/19),V159A、M47T、I213L、A317S、E44G、Q267L突变频率较高,两组患者的高频突变位点明显不同.结论 双阳和单阳CHB患者血清学和基因突变位点存在显著差异.建议针对HBV S区不同的突变位点进一步研究HBsAg和HBsAb共存的机制.

    HBsAg跨膜结构域主要亲水区S区

    基于血清补体因子及血脂水平评估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高惠红许晓风白晶刘向祎...
    399-4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W-AMD)与血清补体因子及血脂水平的相关性;构建基于补体因子及血脂水平的W-AMD预测模型.方法 收集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经临床确诊的146例W-AMD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时期89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各组样本血清补体因子,包括C1 q、C3、CFB及CFH;血脂成分,包括TC、TG、HDL-C及LDL-C.应用SPSS 25.0统计软件对W-AMD组与对照组的各项研究指标进行差异性比较;进一步对W-AMD组中存在统计学差异的各项研究指标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使用R Studio软件(R 3.6.0),构建基于补体因子及血脂水平的W-AMD预测模型,并验证模型预测效能.结果 W-AMD组与对照组比较,C1q、C3、CFB以及TC、TG、LDL-C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值<0.05;CFH和HD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分析W-AMD组中C3与CFB、TC、TG、LDL-C之间,CFB与TC、TG之间,TC与TG、LDL-C之间,以及TG与LDL-C之间存在关联性,P<0.01.应用R Studio软件(R 3.6.0)综合C1q、C3、CFB及TC、TG、LDL-C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W-AMD=-12.835+8.753×CFB+6.098×TG.模型训练集特异性0.758、灵敏度0.843、准确度0.811、阳性预测值0.852、阴性预测值0.746、AUC值0.901;验证集特异性0.630、灵敏度0.909、准确度0.803、阳性预测值0.800、阴性预测值0.810、AUC值0.943.结论 W-AMD患者血清补体因子C1q、C3、CFB及外周血脂水平TC、TG、LDL-C均高于健康人群水平,推测与其发病机制相关,有助于寻找治疗靶点;基于补体因子及血脂水平建立的W-AMD预测模型能够准确识别W-AMD,为临床评估提供了一种客观的实验室参考指标.

    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补体因子血脂水平预测模型

    肺腺癌患者胸水肿瘤细胞PD-L1/TTF-1表达及应用分析

    刘菲菲姚健楠谷雨妹赵宏颖...
    405-409,4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肺腺癌患者胸水肿瘤细胞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PD-L1)/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PD-L1免疫组化染色的表达及与组织标本PD-L1表达一致性及其应用研究.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4月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收治的符合入组条件的50例肺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同一病例组织标本中肿瘤细胞的PD-L1表达和胸水细胞蜡块中肿瘤细胞的PD-L1、PD-L1/TTF-1表达情况,评估它们之间表达的一致性.结果 50例肺腺癌组织标本PD-L1的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标本类型、病灶性质、标本来源和EGFR突变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胸水细胞蜡块中肿瘤细胞PD-L1/TTF-1免疫组化双染的表达与组织标本PD-L1表达的一致性较好(κ=0.846,P<0.05),明显高于PD-L1免疫组化单染(κ=0.754,P<0.05),与手术或活检切除标本一致性较好(κ=0.90,P<0.05),高于胸腔镜或穿刺小标本(κ=0.82,P<0.05),与原发病灶标本的一致性适中(κ=0.689,P<0.05),与转移病灶标本的一致性较好(κ=0.779,P<0.05).结论 胸水细胞学标本采用PD-L1/TTF-1免疫组化双染与组织标本PD-L1表达一致性较高,细胞蜡块PD-L1/TTF-1双染可在组织不易获取时作为一种有益补充,供临床制定免疫治疗方案参考.

    肺肿瘤腺癌胸水细胞学PD-L1TTF-1

    某传染病医院2019~2023年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菌种分布与耐药分析

    党燕于艳华陈铭丁秀荣...
    410-4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本院2019~2023年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CRE)菌种分布与耐药情况,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为医院多重耐药菌的感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本院2019~2023年临床分离的CRE菌株及患者信息,回顾性分析其菌种分布及耐药特点.结果 本院2019~2023年CRE占比肠杆菌的检出率分别为16.44%、27.91%、41.11%、38.35%、42.55%,整体呈上升趋势.CRE菌株中检出率最高的依次为CRKP、CREC、CRECL.从标本来源看,占比最多的标本类型为痰、腹水和血,从年龄分布看,40~70岁的中老年人占比较高,0~60岁,占比呈上升趋势,60岁以上,呈下降趋势.3种菌对厄他培南的耐药率高于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对多粘菌素和替加环素的耐药率较低,且抗菌药物耐药谱存在差异.结论 传染病医院CRE检出率更高,临床分布存在标本类型、患者年龄的差异,不同菌株耐药谱也存在差异.医院应持续性开展细菌耐药监测工作,制定有效地预防控制措施,以减少耐药菌传播.

    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菌种分布耐药

    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清APN、SUA及MLR水平的变化及诊断价值研究

    刘爱华白晶王娜刘向祎...
    414-4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比较血清脂联素(APN)、血尿酸(SUA)及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MLR)在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中的水平变化,探讨其辅助DR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2年8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以下简称为"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150例,依据临床诊断分为3组: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组(T2DM组)55例,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NPDR组)39例、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PDR组)56例;另选取我院同期健康体检者51例作对照组.测定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清APN水平,并收集所有对象的血糖、血脂、肝功、肾功等生化指标及血常规中单核细胞计数和淋巴细胞计数,计算三酰甘油-葡萄糖(TyG)指数、MLR.比较各项指标在4组之间水平变化,寻找差异性指标,运用ROC曲线分析各指标单独及联合辅助诊断DR的价值.结果(1)4组间比较,血清APN、SUA、MLR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4、P=0.001),T2DM组、NPDR组、PDR组APN水平均低于对照组;T2DM组、NPDR组及PDR组SUA、MLR均高于对照组,且随病情加重而上升.(2)2组间比较中,PDR组APN、SUA、MLR水平均显著高于T2DM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NPDR组APN、SUA、MLR水平与T2DM组和PDR组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Logistic回归分析中,结果显示APN、MLR、SUA为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OR>1,P<0.05).(4)ROC曲线分析显示APN、SUA、MLR、APN+SUA+MLR的灵敏度分别为56.8%、61.1%、68.4%、77.9%,特异性分别为74.5%、63.6%、58.2%、74.5%,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91、0.615、0.639、0.816,阴性预测值分别为50.0%、48.6%、51.6%、66.1%,阳性预测值分别为79.4%、74.4%、73.9%、84.1%,对判断糖尿病是否合并视网膜病变具有一定诊断价值.结论 DR的发生发展与APN、SUA、MLR水平相关,3项指标单独检测对DR的辅助诊断价值有限,3者联合检测更有助于DR的辅助诊断.

    脂联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尿酸三酰甘油-葡萄糖指数

    2020~2022年北京地区男性患者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情况分析

    何盼张立丽赵艳明佟暄...
    421-4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本地区男性患者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情况,为其预防与治疗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2022年3年中的临床男性患者HPV感染情况,利用多通道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进行HPV DNA分型检测,检测型别包括15种HPV高危型(HPV 16、18、31、33、35、39、45、51、52、56、58、59、66、68、82)及2种HPV低危型(HPV 6&11),统计分析不同年龄、不同疾病状态下男性患者HPV感染情况,以及不同HPV亚型单独感染及混合感染情况.结果 2020~2022年3年间共收集7024例男性患者的分泌物标本开展HPV DNA分型检测,其中HPV阳性2793例,检出率为39.76%;不同疾病状态中以皮肤感染和病毒性疣为主;不同年龄段中,以21~30岁感染占比最高为1143例(16.27%),其次为31~40岁1109例(15.79%),与其他年龄段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27.342,P<0.001);在不同HPV感染亚型中,单一亚型感染病例最多为1744例(24.83%)(x2=20.431,P<0.001),二重感染619例(8.81%),三重感染249例(3.54%),四重及以上感染181例(2.58%);在HPV亚型单独感染中,以HPV 6&11亚型(低危型)最高(445例,6.34%),其次为16亚型(229例,3.26%)、52亚型(211例,3.00%);在HPV亚型多重感染中,以高低危混合亚型感染多见,二重感染以HPV 6&11/16最高(135例,1.92%),三重感染以HPV 6&11/16/52最高(29例,0.41%),四重感染以HPV 6&11/51/52/58最高(10例,0.14%).结论 2020~2022年3年间,男性HPV感染高发于21~40岁,主要感染的HPV亚型以6&11、16、52、58、51为主,以单一感染为主,混合感染中以低危和高危混合感染为主.这为本地区男性HPV感染的预防与治疗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持.

    男性人乳头瘤病毒亚型单独感染混合感染

    鲍曼不动杆菌抗生素耐药及同源性分析

    耿荣华崔兰卿张佳蔡珍...
    427-431,4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我院住院患者及环境中鲍曼不动杆菌临床感染特点、耐药性及同源性,为临床有效治疗及感控预防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我院部分科室及环境中2018年11月至2021年6月分离的824株鲍曼不动杆菌中重点科室怀疑存在交叉感染的47株鲍曼不动杆菌,采用Vitek-Ⅱ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对菌株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采用多位点序列分型和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时间质谱(MALDI-TOF MS)对菌株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 47株鲍曼不动杆菌对粘菌素表现为全部敏感,对替加环素、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率分别为89.5%、80.0%和56.6%,36株表现为3类以上抗生素耐药,MDRAB检出率为76.6%,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得到8种序列型,以ST2型占优势(38株,占80.8%),其次为ST10型(2株,占4.3%)及ST132型(2株,占4.3%).分布特点以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重症监护医学科和神经外科病房为主.结论 我院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较高,多个克隆株在院内广泛分布,部分科室存在较近的亲缘关系,提示院感防控需进一步加强.

    鲍曼不动杆菌流行病学耐药性同源性耐药基因基因重组测序技术

    常用血清抗体对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价值的探讨

    王素宁马福存朱玲柏明见...
    432-4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常用血清自身抗体抗突变型瓜氨酸波形蛋白抗体(anti-mutated citrullinated vimentin,MCV-Ab)、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nti-cyclic citrullinated peptide,CCP-Ab)、IgM型类风湿因子(IgM-rheumatoid factors,RF-IgM)、IgG型类风湿因子(IgG-rheumatoid factors,RF-IgG)、抗RA33抗体(anti-rheumatoid arthritis 33 antibody,RA33)和抗角蛋白抗体(anti-keratin antibody,AKA)对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诊断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分为两组:RA组(133例)和疾病对照组(234例,包括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骨关节炎等).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化学发光法、间接免疫荧光法分别测定两组研究对象的MCV-Ab、CCP-Ab、RF-IgM、RF-IgG、RA33、AKA水平,分析比较各抗体在两组研究对象血清中的表达情况,采用ROC曲线分析各抗体对RA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以及联合检测对RA的诊断价值.结果 RA患者血清中6种自身抗体的水平均显著高于疾病对照组(P<0.05),MCV-Ab、CCP-Ab、RF-IgM、RF-IgG、RA33、AKA诊断RA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69、0.887、0.883、0.884、0.601、0.774,对疾病诊断的灵敏度分别为75.20%、79.70%、88.72%、87.97%、48.87%、57.14%,特异性分别是94.00%、96.58%、81.20%、83.33%、67.95%、97.84%.将6种抗体联合检测灵敏度为95.50%,特异性为90.20%,阳性预测值为84.70%,阴性预测值为97.20%.结论 6种自身抗体联合检测对RA诊断的灵敏度高于单个自身抗体检测,并且联合检测对疾病的阴性预测值可达97.2%,可辅助临床对非RA患者做出排除诊断.

    类风湿关节炎抗突变型瓜氨酸波形蛋白抗体抗环瓜氨酸肽抗体ROC曲线

    2022年北京康复医院住院患者细菌耐药监测分析

    李锐刘建华
    438-4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2022年北京康复医院住院患者细菌检出情况及耐药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及院感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北京康复医院住院患者中非重复检测的细菌菌株,根据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2022年标准判读药敏结果,采用WHONET5.6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2022年微生物室共分离1946株非重复细菌菌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552株,占79.8%,革兰阳性菌394株,占20.2%.检出最多的4种革兰阴性菌为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革兰阳性菌以肠球菌和葡萄球菌为主,其中肠球菌183株,以屎肠球菌稍多,葡萄球菌194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多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菌标本分布以尿液和痰液标本为主,血标本占9.7%,其余标本类型少.分离菌最多的临床科室是神经康复中心,占30.3%.肠杆菌目中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率高,呈现多重耐药甚至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耐药率低于10%,对亚胺培南及美洛培南的耐药率为45.1%和35.6%.鲍曼不动杆菌仅对替加环素耐药率低于10%,对其他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高于50%.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耐药率高达33.3%,而粪肠球菌仅1.4%.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检出率为占61.6%,未检出对万古霉素耐药的葡萄球菌.结论 我院临床分离的病原菌主要是耐药性严重的革兰阴性菌,医院在合理规范用药、加强院感管理等方面,要给予高度重视.

    耐药性细菌耐药监测抗菌药物

    AFP、PIVKA-Ⅱ、Ferritin联合应用在肝癌诊断及疗效监测中的效能评价

    倪凯茹高晨慧颜士健洪智慧...
    444-449,5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单独及联合应用甲胎蛋白(AFP)、异常凝血酶原(PIVKA-Ⅱ)、铁蛋白(Ferritin)指标在肝癌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效能.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个月内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核医学科就诊的体检、门诊、住院患者的AFP、PIVKA-Ⅱ、Ferritin检测数值,按照临床诊断信息分为健康体检组(74例)、肝炎肝囊肿组(63例)、肝硬化组(40例)、腺瘤增生组(76例)及肝癌组(788例),比较各指标在各肝相关分组中的表达水平差异.通过Passing-Bablok回归性分析及Kappa分析评价AFP与PIVKA-Ⅱ的应用特性.通过ROC曲线及Kappa分析比较各指标单独及联合应用在诊断肝恶性肿瘤的效能.比较各指标对肝恶性肿瘤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 3指标在各分组中的表达差异明显,AFP在健康人群阳性检出率为4.05%,在肝癌组阳性检出率为57.61%;PIVKA-Ⅱ在健康体检组阳性检出率为4.05%,在肝癌组阳性检出率为64.47%;Ferritin在健康体检组阳性检出率为12.16%,在肝癌组阳性检出率为34.90%.分析AFP与PIVKA-Ⅱ指标相关性,Y=0.0786X+1.5675,线性度偏差显著;一致性分析,Kappa值为0.381,一致性一般.多指标联合应用在肝癌组的诊断效能高于单一指标,ROC曲线下面积为0.802,在腺瘤增生+肝癌组中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71;在肝癌诊断中,AFP、Ferritin、PIVKA-Ⅱ3项联检的灵敏度为88.96%,特异性为80.24%,高于单项目检测的灵敏度,在良恶性肿瘤诊断中,3项联检的灵敏度为82.52%,特异性为78.53%.3指标在肝癌治疗前后差异明显,AFP在治疗前后中位数由4.11ng/mL下调至3.2ng/mL,Ferritin在治疗前后中位数由244ng/mL下调至223ng/mL,PIVKA-Ⅱ在治疗前后中位数由161mIU/mL下调至24.78mIU/mL;秩和检验分析治疗前后数值差异,AFP:P<0.0247;Ferritin:P<0.4842;PIVKA-Ⅱ:P<0.0001,AFP、PIVKA-Ⅱ指标变化有更强的临床一致性和预后指导价值.结论 3项传统肝癌检测指标在良恶性疾病中表达差异明显,其中两个核心指标AFP与PIVKA-Ⅱ一致性较差,但互补性强,联检可以有效提高阳性检出率.相较于腺瘤增生+肝癌综合诊断,多指标联检对单纯肝癌的诊断效能更高.AFP与PIVKA-Ⅱ的疗效监测价值更高.

    甲胎蛋白异常凝血酶原铁蛋白肝癌诊断疗效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