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田亚平

双月刊

1006-1703

bjmy@china-isotope.com

010-68525141

100045

北京西城区三里河二区甲1号305室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Journal Labeled Immunoassays and Clinical Medicine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中国同位素公司主办的医学刊物,按照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临床应用与基础研究兼顾的原则,集中刊登国内标记免疫分析(放射免疫分析、酶免疫分析、其他非同住素标记免疫分析、免疫荧光分析等)领域内的理论、应用及技术创新和改进方面的文章。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血清生化标志物结合APRI对实验室诊断肝脏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

    张鹏朱进华杨彬汪峰...
    1287-12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甘胆酸(glycocholic acid,CG)、总胆汁酸(total bile acid,TBA)等生化指标联合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血小板(PLT)比率指数(APRI)对肝脏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90例肝病患者,按临床诊断分成病毒性肝炎(36例)、肝硬化(36例)和肝癌(18例)3个亚组,另选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人员45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测定CG、TBA等各项生化指标并通过公式计算相应指数,经统计学分析单个生化指标以及将各生化指标进行不同组合后,分别分析其与肝脏疾病的相关性,探究其在诊断肝脏疾病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除病毒性肝炎组的FIB-4外,肝病组中其余指标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除血清ALT指标外,肝硬化和肝癌组各指标均高于病毒性肝炎组(P<0.05);受试者工作曲线分析显示,TBA曲线下面积最大,且灵敏性最高;CG的特异性最高;APRI相关指标数据优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等传统肝功能指标;联合CG、TBA、APRI 3个指标进行肝脏疾病诊断时,其阳性检出率最高.结论 在肝脏疾病的诊断中,血清TBA和CG的诊断效能较高,并且与APRI 3者联合应用在提示肝脏不同疾病时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甘胆酸总胆汁酸APRI肝脏疾病相关性

    富马酸亚铁联合营养支持对营养不良儿童营养、免疫及血液指标的影响

    田越花琛李蕴志
    1292-12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富马酸亚铁联合营养支持对营养不良儿童营养、免疫及血液指标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烟台市烟台山医院收治100例的营养不良的患儿,按照随机数字方法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50例.研究组在营养支持基础上口服富马酸亚铁,对照组采用单纯营养支持,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以及营养指标、血液指标及免疫指标水平.结果 研究组患儿临床有效率(86.00%)明显高于对照组(6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74,P=0.033).治疗后,研究组患儿体质量指数(BMI)、转铁蛋白(TRF)及前清蛋白(PAB)、白蛋白、前白蛋白、血清铁(SI)、血红蛋白(Hb)及网织红细胞(Re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IgA、IgG、IgE明显高于对照组(t=4.602,3.393,2.772,P<0.05),IgM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t=3.805,P=0.001);两组患儿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富马酸亚铁联合营养支持可显著提高营养不良患儿营养状态及免疫功能,改善铁代谢障碍及提高血红蛋白含量,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较高,值得应用.

    儿童营养不良富马酸亚铁营养支持免疫球蛋白营养不良反应

    重症脓毒症患者血清HBP和Presepsin水平对其急性肾损伤的预测

    刘倩王肖肖闫文文王雅婧...
    1298-13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重症脓毒症患者血清肝素结合蛋白(heparin-binding protein,HBP)和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亚型(sCD14-ST,Presepsin)水平对其急性肾损伤的预测效能.方法 选择我院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诊断并进行治疗的120例重症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急性肾损伤临床实践指南(2012)》相关标准,发生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患者35例,非AKI患者8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HBP和Presepsin表达水平之间的差异,研究血清HBP和Presepsin联合检测对急性损伤的诊断效能.结果 AKI组患者的HBP和Presepsin显著高于非AKI组(P<0.05);两组患者的心率、机械通气时间、ICU入住时间、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APACHEII、SOFA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KI组患者的中心静脉压、血肌酐、尿素氮、血乳酸显著高于非AKI组(P<0.05),较高的HBP、Presepsin、中心静脉压、血肌酐、尿素氮、血乳酸均是造成患者急性肾损伤的危险因素,血清HBP和Presepsin联合检测对急性肾损伤的预测灵敏度显著高于单独检测,通过ROC曲线分析,血清HBP和Presepsin联合检测对急性肾损伤的预测的曲线下面积显著高于单独检测,通过截断值分析,针对重症脓毒症患者而言,其合并急性肾损伤,其血清H BP和Presepsin分别为281.12ng/mL,1255.99pg/mL.结论 重症脓毒症患者血清HBP和Presepsin表达水平对其急性肾损伤的预测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可作为临床判定的重要依据.

    肝素结合蛋白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亚型急性肾损伤重症脓毒症

    血清促甲状腺激素在成人急诊脓毒症患者预后中的临床意义

    冯瑞杨宝平张致苍张作良...
    1303-13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在成人急诊脓毒症患者预后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连续纳入2020年3月至2022年6月期间我院急诊科收治的150例成人脓毒症患者.通过电化学发光法检测ICU入院前24h内血清甲状腺功能五项.记录所有患者入院后28d内死亡率.结果 死亡组血清TSH水平显著低于存活组,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降钙素原(PCT)、肌酐(Cr)、尿素氮(BUN)水平均显著高于存活组(P<0.05).经Spearman秩相关分析,急诊入院时血清TSH水平与SOFA评分和PCT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血清TSH是成人急诊脓毒症患者28d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P<0.05).入院时血清TSH预测急诊脓毒症患者28d死亡的AUC为0.870(95%CI 0.806~0.934),截断值为2.35mIU/L,特异性为80.4%,灵敏度为87.2%,其预测价值优于SOFA评分、PCT、Cr和BUN.Kaplan-Meier曲线分析中,与高血清TSH患者(≥2.35mIU/L)相比,低血清TSH患者(<2.35mIU/L)总生存率更低,中位生存时间更短(P<0.001).此外,死亡组患者炎症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IL-6、IL-18、IL-11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均显著高于存活组(P<0.05).经Spearman秩相关系数分析,血清TSH与IL-1β、IL-6、IL-18、IL-11和ICAM-1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 入院时低血清TSH水平与成人急诊脓毒症患者死亡风险增加相关,血清TSH有希望作为成人急诊脓毒症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早期预警标志物.

    血清促甲状腺激素急诊科脓毒症死亡率

    败血症患儿早期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血清TRAF6、STAT3的诊断价值

    杨忠会王敬王贤卢景...
    1310-1314,13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败血症患儿早期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RAF6)、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0月在本院治疗的101例败血症患儿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检查均正常的62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药敏试验检测患儿早期感染病原菌情况;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所有研究对象血清TRAF6、STAT3水平;血清TRAF6、STAT3水平对败血症患儿的诊断价值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进行分析;影响败血症发生的相关因素分析用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 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是败血症患儿感染最多的菌株;研究组患儿血清TRAF6、STAT3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TRAF6、STAT3水平随着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增加而升高(P<0.05);TRAF6、STAT3及两者联合诊断败血症的AUC分别为0.895、0.856、0.951,联合诊断的价值更高(Z两者联合-TRAF6=2.726,P=0.006;Z两者联合-STAT3=4.077,P<0.001);伤口感染及血清TRAF6、STAT3、IL-6、CRP、PCT表达水平升高是发生败血症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败血症患儿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血清TRAF6、STAT3水平在败血症患儿中显著升高,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两个指标联合诊断价值更高.

    败血症早期感染病原菌分布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

    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NSE诊断试剂盒性能验证及临床应用

    白晶刘瑜蒲云罡刘向祎...
    1315-13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胶乳增强免疫比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试剂盒进行性能验证.方法 按照CNAS-GL037:2019《临床化学定量检验程序性能验证指南》、WS/T492-2016《临床检测定量测定项目精密度与正确度性能验证》并结合试验工作,重新设计了检验方法,在贝克曼库尔特AU5800全自动生化分析对北京九强金斯尔NSE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试剂盒的正确度、精密度、线性范围、可报告范围和生物参考区间等性能进行验证和评估,并与对应罗氏电化学发光法试剂盒进行方法学比对.测试结果与厂家所给出的产品分析性能以及美国国家卫生委员会临床检测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Clinical Laboratories,NCCL)的相关指标进行了对比.结果 5个水平的正确度偏倚分别为1.74%、-1.42%、-0.88%、-3.09%和-0.90%;2个水平的批内及批间精密度的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CV)分别为1.85%和0.88%(判断标准CV<7.5%),4.99%和3.34%(判断标准CV<10%);线性范围(3.5~148.1ng/mL)验证回归系数a值为0.9894,R2=0.9978;最大稀释倍数为8倍,临床可报告上限为1165.2ng/mL;厂家提供的生物参考区间为0~16.3ng/L,符合率R为100%,各性能均通过验证.此外,与罗氏电化学发光试剂盒进行方法学比对,其相关性分析结果为:两种方法的相关性(R2=0.989)、一致性(CCC=0.984)均较好,在临床判定效果上同Roche的电化学发光试剂盒相比,免疫增强比浊方法阳性符合率为95.74%,阴性符合率为96.23%,两者测定值接近,相关系数达0.9894.结论 基于全自动生化分析平台测定的NSE胶乳增强免疫比浊试剂盒,各性能均可以较好地满足临床使用要求,且与电化学发光法检测结果一致性较好,有望进一步推进NSE国产体外诊断试剂盒的临床应用.

    NSE胶乳免疫比浊法生化分析仪性能验证方法学比对

    447例ABO血型鉴定自动审核不通过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法的探讨

    李薇程荣荣毛镭篥吴卫...
    1321-1325,13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477例ABO血型鉴定自动审核不通过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初步建立相应的处理流程.方法 依据并参考临床实验室定量检验结果的自动审核(WS/T 616-2018)的行标,制定了我室ABO血型鉴定的自动审核规则.收集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ABO血型鉴定自动审核不通过的共计477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ABO血型鉴定不通过的原因,结合患者的临床诊断特征,制定相应的处理流程.结果 按原因分类:抗原所致为79例,其中抗原减弱或缺失为50例,亚型为29例;抗体所致为398例,其中血清抗体减弱/缺失为305例,冷凝集素(冷抗体)为23例/自身抗体为27例,红细胞同种抗体为43例.按患者所患疾病类型:肿瘤为94例占19.7%;血液病为59例占12.4%;免疫性疾病为43例占9%;内分泌疾病为25例占5.2%;妇科疾病及妊娠为72例占15.1%;其他疾病为184例占38.6%.结论 在477例ABO血型鉴定自动审核不通过的原因中,以年龄变化导致的生理变化最为常见;此外不规则抗体、ABO亚型、抗原减弱也可造成此结果.在血型鉴定工作中,应综合考虑患者的情况,针对其原因选择相应辅助实验方法进行鉴定,以提高ABO血型的鉴定准确性,保证临床用血安全.

    ABO血型鉴定自动审核不通过原因鉴定解决方法

    不同检测系统D-二聚体内源性干扰物最大抗干扰能力分析

    王岩文洪林杨洪张垚...
    1326-13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不同检测系统的D-二聚体检测时可接受的最大干扰物浓度进行分析、比较.方法 随机收集50份患者样本,利用SYSMEX干扰物检测试剂盒4种干扰物胆红素F、胆红素C、溶血血红蛋白、乳糜分别与患者血浆按一定比例稀释,稀释后血浆所含干扰物质浓度与两种检测系统试剂说明书中抗干扰物最大浓度接近,分别在两种检测系统上机检测.结果 当干扰物胆红素F浓度达到D-dimer HS及AcuSTAR D-dimer两种检测系统抗干扰Max浓度时,相对偏差<10%的结果占比分别为26%、46%;当干扰物胆红素C浓度达到D-dimer HS及AcuSTAR D-dimer两种检测系统抗干扰Max浓度时,相对偏差<10%的结果占比分别为18%、86%;当干扰物溶血血红蛋白浓度达到D-dimer HS及AcuSTAR D-dimer两种检测系统抗干扰Max浓度时,相对偏差<10%的结果占比分别为44%、88%;当干扰物乳糜浓度达到D-dimer HS及AcuSTAR D-dimer两种检测系统抗干扰Max浓度时,相对偏差<10%的结果占比分别为30%、58%.结论 在检测D-二聚体时化学发光法抵抗高浓度内源性干扰物质能力优于免疫比浊法.

    D-dimer内源性干扰物抗干扰

    具有溯源性和互换性的总蛋白标准物质在常规系统中的应用

    孙江漫李增心邵燕马莉...
    1333-13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具有溯源性和互换性的总蛋白标准物质在常规系统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TP参考方法和常规方法同时测量GBW09186~188、RELA 23A、23B、21B、20B,51份单人份血清样本,将常规系统中标准物质的理论值和实测值进行线性拟合,单人份血清样本测量值代入拟合方程得出标准物质校准后的结果,参考CLSI EP9-A3,将校准前后的结果与参考方法的测量结果进行比对.结果 常规系统测量国际比对样本校准前后的偏倚范围分别为-1.88%~-1.05%、-0.43%~0.41%,经冰冻人血清总蛋白标准物质校准后比对样本的偏倚明显降低.Bland-Altman图型分析实测值与参考方法结果的偏倚范围-4.98%~-0.33%,均为负偏倚,常规系统存在系统误差.校准后的偏倚范围-3.59%~1.28%,平均偏倚-0.43%,接近零点,经标准物质校准可以改善系统误差.实测值的4种回归分析中45g/L医学决定水平处的预期偏倚均大于临床可接受范围,经冰冻人血清总蛋白标准物质校准后的预期偏倚均在临床可接受范围内.结论 将具有溯源性和互换性的冰冻人血清总蛋白标准物质作为常规系统的校准品可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总蛋白参考方法参考物质常规方法校准品方法学比对

    乙型肝炎病毒检测方法的现状研究

    高飞宁霄罗春媚兰华林...
    1338-1343页
    查看更多>>摘要:HBV感染是我国最主要的传染性疾病之一,目前临床主要使用体外诊断试剂对该病毒进行准确快速的检测,体外诊断试剂盒的方法学主要包括:免疫学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本文通过PubMed(检索时限自2017年1月至2023年12月)和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限自2017年1月至2023年12月)检索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的检测方法、相关试剂盒的生产和临床应用的相关文献,详细列举最新检测方法的进展并比较不同方法学的优缺点,全面分析和讨论了我国目前乙型肝炎病毒检测的现状和研究进展.研究发现,我国HBV检测用商品化试剂盒的方法学分布存在集中现象,试剂盒的生产存在"东部多,西部少,大分散,小聚集"的特点.

    乙型肝炎病毒检测方法集中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