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田亚平

双月刊

1006-1703

bjmy@china-isotope.com

010-68525141

100045

北京西城区三里河二区甲1号305室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Journal Labeled Immunoassays and Clinical Medicine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中国同位素公司主办的医学刊物,按照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临床应用与基础研究兼顾的原则,集中刊登国内标记免疫分析(放射免疫分析、酶免疫分析、其他非同住素标记免疫分析、免疫荧光分析等)领域内的理论、应用及技术创新和改进方面的文章。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DNA倍体分析、液基细胞学检测对宫颈高危型HPV感染患者分流的应用分析

    刘燕翔戴欣郑玉双张锦...
    1427-1430,14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DNA倍体分析、液基细胞学检测(TCT)在宫颈高危型HPV感染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8月于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苏州医院收治的182例高危型HPV感染者,以活检病理为诊断金标准,观察和比较DNA倍体分析、TCT检测2种方法对宫颈病变的检测结果.结果 182例宫颈活检中,炎症或HPV感染84例,LSIL69例,HSIL+癌(鳞状细胞癌2例)29例.DNA倍体分析、TCT≥ ASCUS的阳性率分别为78.02%(142/182)、57.14%(104/182),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级别的宫颈病变中,DNA倍体分析的阳性率均高于TCT≥LSIL,在炎症或HPV感染中DNA倍体分析的阳性率高于TCT≥ASCU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以活检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TCT的特异性72.62%(61/84)和Kappa值0.556均高于DNA倍体分析的特异性28.57%(24/84)和Kappa值0.127.结论 在宫颈HPV感染患者的分流中,TCT的诊断效能优于DNA倍体分析,两者联合检测具有更好的分流和诊断价值.

    宫颈癌DNA倍体分析TCT

    PAI-1、Hcy水平与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妊娠结局的相关性分析

    刘晓红张雅王影
    1431-14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合并心脏病的孕妇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产检健康孕妇8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PAI-1、Hcy水平.将研究组患者根据妊娠结局分为妊娠不良组22例和妊娠良好组58例,比较两组临床资料、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PAI-1、Hcy水平;相关性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检验;多因素分析采取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绘制ROC曲线,分析血清PAI-1、Hcy水平预测不良妊娠结局的价值.结果 研究组PAI-1、Hcy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妊娠不良组和妊娠良好组年龄、产次、孕周、分娩孕周、心脏病类型、心功能分级、TC、T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不良组PAI-1、Hcy水平显著高于妊娠良好组(P<0.05);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血清PAI-1、Hcy水平与不良妊娠结局呈正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AI-1及Hcy为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显著影响因素;经ROC分析发现PAI-1、Hcy水平可用于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预测,曲线下面积为0.810、0.817,联合预测曲线下面积为0.918.结论 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血清PAI-1、Hcy水平显著增加孕妇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上述指标与不良妊娠结局显著相关,其水平是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并可用于不良妊娠结局预测,联合预测价值更高.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同型半胱氨酸妊娠合并心脏病妊娠结局相关性

    足月妊娠孕妇血栓弹力图和Sonoclot凝血和血小板功能参考值范围及相关性的探讨

    董林张媛徐菲包进...
    1437-14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健康足月妊娠孕妇血栓弹力图和Sonoclot凝血和血小板功能检测参考值范围.方法 选取入住我院产科无凝血系统疾病等情况的足月妊娠孕妇160例,通过血栓弹力图(TEG)和Sonoclot检测,统计分析R值、K值、Angle值、MA值以及ACT、CR、PF,建立其参考值范围.结果 160例足月妊娠孕妇的TEG和Sonoclot检测,至少一项超过厂商推荐参考值范围为异常,异常率TEG为71.70%,Sonoclot为56.87%.本研究中TEG指标的参考值范围:R3.4~7.9min,K0.9~3.0min,Angle 62.9~72.9°,MA 48.0~83.6mm;ACT 125.5~184.5s、CR 20.2~63.6clot/min、PF 0.6~4.7.在两种检测方法之间,所有检验指标间仅ACT与R值有相关性(P<0.05).结论 妊娠期孕妇的凝血状态与非孕正常人群有着明显的差别,其厂商提供在TEG和Sonoclot凝血与血小板功能分析的参考值范围不适用于足月妊娠孕妇,需要重新建立这两个项目的参考值范围以便临床诊疗的准确进行.

    血栓弹力图Sonoclot凝血与血小板功能足月妊娠参考值

    外周全血细胞IFN-γ和IL-2双因子检测在儿童结核诊断中的研究

    丁磊高媛媛周旭强何萍...
    1442-14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儿童外周全血细胞7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双因子检测在儿童结核病中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高度疑似结核感染患儿89例,利用 10kD 培养滤液蛋白(culture filtrate protein 10,CFP10)和 6kD 早期分泌性抗原靶蛋白(early secretary antigenic target-6 kD,ESAT6)刺激受试者全血18~24h,收集培养物上清,采用ELISA法(迪澳双因子试剂盒)检测上清中IFN-γ、IL-2水平,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结核感染患儿比例随着年龄增高而增加,在活动性结核组中,以大于6岁和小于2岁患儿为主,潜伏性结核感组中,以大于6岁年龄段患儿为主;迪澳双因子试剂盒诊断结核感染与安图试剂盒诊断结果Kappa值为0.785,表明两种方法的一致性较好;活动性结核与潜伏性结核感染患儿组IFN-γ、IL-2检测结果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根据迪澳双因子结果的ROC曲线表明,IFN-γ和IL-2双因子联合诊断的灵敏度为91.0%,特异性为81.8%,AUC为0.880.结论 外周全血细胞IFN-γ和IL-2双因子联合检测在儿童结核病中具有较高的辅助诊断价值,对于ATB和LTBI的鉴别诊断也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结核分枝杆菌酶联免疫法活动性结核潜伏性结核

    血清脂蛋白(a)与慢性肾脏病恶化进展的相关性及危险因素分析

    马小东钟瑜郑向红吴金鑫...
    1448-14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血清脂蛋白(a)[Lp(a)]与慢性肾脏病(CKD)患者恶化进展的相关性,明确Lp(a)预测CKD病情进展的价值及筛选影响CKD进展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3年10月就诊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CKD患者866例为CKD病例组,同期本院健康查体者84例为健康对照组.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Lp(a)水平,酶比色法检测血清脂质代谢及肾脏功能指标: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肌酐(CREA)、胱抑素C(CysC)、尿素(UREA)、尿酸(URIC)及肾小球滤过率(eGFR)水平.结果 CKD病例组血清Lp(a)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p(a)及其他血脂指标TC、HDL、LDL、ApoA及ApoB在不同分期CKD病例组中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相关性分析显示,1~5期CKD病例组血清Lp(a)水平随CKD分级增高而上升,二者呈正相关(r=0.938,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Lp(a)的最佳截断值为13.45mg/dL,预测CKD进展的曲线下面积为0.732,灵敏度为67.47%,特异性为67.27%.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p(a)、ApoA、CysC及UREA是CKD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HDL、ApoB、CREA及eGFR是CKD进展的保护因素(P均<0.05).结论 血清Lp(a)升高是CKD恶化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Lp(a)水平与CKD分期密切相关,对控制CKD恶化进展、延缓终末期肾衰竭及提高CKD患者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

    慢性肾脏病脂蛋白(a)血脂代谢肾脏功能

    T-SPOT联合颗粒酶B阳性Ts淋巴细胞对成人结核病诊断的价值

    戴乾滨陈桉军朱清魏丹丹...
    1454-1458,15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联合颗粒酶B(GrB)+CD8+T淋巴细胞在诊断结核病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1年2月至2022年3月疑似结核病患者212例,所有患者均保留T-SPOT结果,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及其穿孔素和GrB的表达,根据出院最终诊断分为结核病组和非结核病组,比较两组间T-SPOT斑点数和淋巴细胞亚群及其穿孔素和GrB表达差异,ROC曲线分析ESAT-6斑点数,CFP-10斑点数,结核特异性抗原(TBAg)与植物血凝素(PHA)斑点数的比值(TBAg/PHA)(ESAT-6/PHA和CFP-10/PHA中较大的一个),GrB+Ts(CD8+T)及"结核比值"[TBAg/(PHA*GrB+Ts)]的诊断效能.结果 GrB+Ts细胞百分比在结核组中显著高于非结核组(44.95±2.98 vs 33.49±1.87,P<0.05),而总T细胞、穿孔素+T细胞,GrB+T细胞,Ts细胞和穿孔素+Ts细胞百分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结核组T-SPOT.TB阳性率为51.85%,明显低于结核组的92%,且结核组的A抗原斑点数及B抗原斑点数显著大于非结核组(P<0.05),ROC曲线显示A抗原诊断结核病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80.0%和56.8%,曲线下面积(AUC)为0.748,约登指数为0.368;B抗原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为分别62.0%和77.8%,AUC为0.758,约登指数为0.398;A抗原+B抗原灵敏度和特异性为72.0%和74.1%,AUC为0.796,约登指数为0.461;结核组的TBAg/PHA比率要显著高于非结核组(1.21±0.17 vs 0.26±0.02,P<0.001)以0.59为cut-off值时,诊断结核病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66%和91.4%,AUC高达0.852,约登指数为0.574;结核组的"结核比值"要显著高于非结核组(4.58±0.87 vs 1.71±0.24,P<0.01),以1.24为cut-off值时,诊断结核病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82.0%和72.2%,AUC为0.794,约登指数为0.542.结论 应用TBAg/PHA比率和TBAg/(PHA*GrB+Ts)比值诊断结核病的效能要优于常规的T-SPOT检测,两者结合使用对结核病诊断可能具有重要价值.

    结核T-SPOTTBAg/PHA比率TBAg/(PHA*Ts颗粒酶B)比值

    动态心电图心率变异性时阈参数对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自主神经功能改变的诊断价值

    苏朝霞谢丽锋龚辉
    1459-14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心率变异性(HRV)时阈参数对老年冠心病(CHD)合并高血压自主神经功能改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期间上海市金山区朱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疗科收治的16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收集患者心率变异性时阈参数.根据是否发生自主神经功能改变分为自主神经紊乱组和自主神经正常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明确影响CHD患者合并高血压发生自主神经功能改变的危险因素,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HRV时阈参数对老年CHD合并高血压自主神经功能改变的诊断价值.结果 自主神经紊乱组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SDNN),每5min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ANN),相邻R-R间期差值>50ms的心搏数占比(PNN50)水平均低于自主神经正常组(P<0.05);自主神经紊乱组有吸烟史占比及收缩压均高于自主神经正常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收缩压,SDNN、SDANN、PNN50是影响CHD合并高血压患者发生自主神经功能改变的危险因素(P<0.05);ROC分析结果显示:SDNN、SDANN、PNN50单独及联合预测自主神经功能改变发生的AUC值(95%CI)分别为 0.704(0.627~0.774)、0.673(0.595~0.745)、0.715(0.595~0.745)、0.862(0.798~0.911),3 者联合预测效能高于各项单独检测(Z=3.150、3.728、2.911,P<0.05).结论 CHD患者HRV时阈参数异常,其中SDNN、SDANN、PNN50低水平是影响CH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3者联合对老年冠心病CHD合并高血压患者发生自主神经功能改变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冠心病高血压动态心电图心率变异性时阈参数自主神经功能老年

    血清CHI3L1水平与肝脏疾病之间的关系

    周煜苗张卫宗金宝
    1465-14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壳多糖酶3样蛋白1(chitinase 3-like protein 1,CHI3L1)在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自身免疫性肝病(autoimmune liver disease,AILD)、肝硬化(liver cirrhosis,LC)、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中的水平,为临床监测肝脏疾病进展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菏泽市立医院2022年6月至2023年12月健康体检者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60例、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60例、肝硬化患者60例、肝癌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所有研究对象血清中CHI3L1表达水平;应用流式细胞检测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生化分析仪检测生化指标水平.结果 CHI3L1水平,健康体检组(47.00±20.50ng/mL)<CHB 组(91.75±35.58ng/mL)<AILD 组(128.30±41.92ng/mL)<LC 组(131.29±46.52ng/mL)<HC组(154.07±59.92ng/mL).以健康体检组为对照,CHI3L1 诊断 LC 的 ROC 曲线显示,AUC 为 0.965;CHI3L1诊断HC的ROC曲线显示AUC为0.974.以慢性乙型肝炎组为对照,CHI3L1诊断肝硬化的值AUC为0.749(P<0.001),CHI3L1+AST诊断肝硬化AUC值为0.845(P<0.001),优于CHI3L1检测;以慢性乙型肝炎组为对照,AFP 诊断 HC 的 AUC 为 0.783,CHI3L1 诊断 HC 的 AUC 为 0.800(P<0.001);CHI3L1+AFP 诊断 HC 的 AUC 为0.891,CHI3L1+AST+IL-17+IL-6 诊断肝癌的 AUC 为 0.937(P<0.001),优于 CHI3L1 和 AFP 检测.结论 血清 CHI3L1表达水平在肝癌组中最高,慢性乙型肝炎组最低,血清CHI3L1表达水平随疾病进展升高;血清CHI3L1可作为辅助诊断肝硬化和肝癌的无创指标;血清CHI3L1、AST、IL-6、IL-17、IL-8、IFN-γ联合检测能够提高对肝硬化和肝癌的诊断.

    CHI3L1乙型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肝硬化肝癌

    血清孕酮和全血炎症标志物对孕早期先兆流产妊娠结局的预测作用

    龚小育续静宁郑静妮
    1471-14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血清孕酮(P)和全血炎症标志物对孕早期先兆流产(TA)妊娠结局的预测效能.方法 纳入2021年6月至2023年7月期间在我院产科和妇科就诊的853例TA孕妇.使用商用ARCHITECT孕酮试剂盒测量血清P水平.使用Beckman Coulter血液计数分析仪进行全血细胞计数检测.记录妊娠13周时的妊娠结局.结果 流产组孕妇的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MLR)水平高于非流产组(P<0.05).流产组孕妇的血清P水平明显低于非流产组[59.61(17.86,85.45)nmol/L vs 82.68(64.19,117.60)nmol/L,Z=-6.802,P<0.001].血清 P 水平<66.38nmol/L、NLR≥2.94、MLR≥0.20均为TA孕妇发生流产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NLR+MLR联合预测TA孕妇流产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797(95%CI 0.737~0.857),阳性似然比为3.14,明显优于3者单独预测.结论 除血清P外,NLR、MLR可用作预测TA孕妇孕早期妊娠结局的附加指标.

    孕酮全血炎症标志物孕早期先兆流产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新生儿不明原因高胆红素血症BLVRA基因突变分析

    夏兰兰徐征杜晨赵春娟...
    1477-1480,15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新生儿不明原因高胆红素血症胆绿素还原酶A(biliverdin reductaseA,BLVRA)基因突变情况.方法 选取2021年7月至2023年7月我院出生并诊断为不明原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52例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50例健康新生儿作为对照组.新生儿分娩3d后,取其血清样本检测BLVRA基因突变情况,分析BLVRA基因rs699512位点突变与新生儿不明原因高胆红素血症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新生儿分娩3d后总胆红素水平为298.65±45.72μmol/L;对照组总胆红素水平为166.82±39.57μmol/L;观察组新生儿分娩3d后总胆红素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BLVRA基因rs699512位点AA基因型、等位基因A频率分布高于对照组(P<0.05).AA基因型新生儿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低于AG基因型和GG基因型患儿,且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观察组不同基因型患儿分娩3d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AA基因型总胆红素水平≥332μmol/L的发生率高于AG基因型和GG基因型(P<0.05).结论 BLVRA基因突变可引起新生儿不明原因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升高,rs699512位点AA基因型多态性可能参与新生儿不明原因高胆红素血症发病过程.

    不明原因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BLVRA基因基因突变基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