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杨桦

月刊

1007-3612

BJTD@chinajournal.net.cn

010-62989268

100084

北京海淀区信息路48号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Beijing Sport University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一本具有权威性的体育综合性学术中文核心期刊。主要发表教学、训练、科研的最新成果,刊登学术论文、研究简报、文摘、科研动态、科技简讯等文章。辟有“体育社会科学”、“体育生物科学”、“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等栏目。被国内外多个数据库收录。论文学术水平高,学科领域广,信息容量大。发行到澳、日、美、东南亚等国和港台地区。读者对象是国内外体育科技工作者、教练员以及体育院校师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教育家精神引领高校体育教师综合素养提升:学理阐释与实践进路

    孙晋海王静王菘
    89-99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育家精神为提升高校体育教师综合素养提供了精神旗帜、价值遵循及方法指引。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廓清了教育家精神引领高校体育教师综合素养提升"以体报国""以体励志""以体育德""以体润心""以体健体""以体笃行"等六大要义,澄明了以中华优秀传统师道文化为参照的历史逻辑、以马克思主义教育观为支撑的理论逻辑、以破除教师综合素养提升困境为依据的现实逻辑。基于此,提出了"坚定'报国弘道'价值立场,提升高校体育教师政治素养""陶冶'垂范仁爱'高尚情操,提升高校体育教师道德素养""涵养'适教躬耕'教育智慧,提升高校体育教师专业素养"的实践进路。

    教育家精神高校体育教师学校体育综合素养提升

    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目标下我国学校体育深化改革的基本方向、重点问题及关键路径

    张大超王豪爽查金
    100-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下,学校体育的发展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和使命。新时期学校体育改革的深层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促进学生树立"体育即生活"的价值观念,为其未来美好生活的构建提供助力;2)纠正体育教育的认知偏差,全面发挥"以体育人"的教育功能;3)弥补学校体育发展的短板,推动中国式体育教育现代化的高质量发展;4)重塑学校体育的时代定位,稳步构建高质量的学校体育治理体系。但与现代化发展目标相对照,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仍面临若干突出问题,包括学校体育在全民健康促进中的关键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高质量教育体系在学校体育层面尚未形成、体育人才的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不匹配现象、社区体育环境对学校体育领域的支持严重不足等,这些问题限制了学校体育在推动中国特色现代化建设中的独特价值和作用的发挥。为了切实推动新时期学校体育的多样化、现代化、高质量发展,建议发展路径:1)多方协同加大国家政策执行力度,提升学生对学校体育功能与价值的重新认识;2)持续优化学校体育一体化教学模式,确保每位学生掌握1~2项运动技能;3)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优化高校体育专业设置,提高学校体育人才培养质量;4)拓宽体育资源投入渠道,发挥学校体育在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核心地位。

    中国式现代化学校体育基本方向重点问题关键路径

    中国特色国际一流体育训练基地建设:内涵、价值、镜鉴与路径

    张欣
    111-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式现代化体育发展道路为中国特色国际一流体育训练基地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和实践基础。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在梳理我国体育训练基地政策演变的基础上,探析中国特色国际一流体育训练基地建设的内涵与价值,并以秦皇岛国家体育训练基地建设的历史性成果和新时代举措为镜鉴,提出中国特色国际一流体育训练基地建设的若干路径。研究认为,中国特色国际一流体育训练基地建设内涵体现了国家政治特色、体制机制特色和民族文化特色的"中国化个性特征";呈现了多维指标性、多项服务性、多类区域性和多样创新性的"国际化共性标准";它具有促进体育强国建设、彰显体育治理能力、培育竞技体育人才、满足全民健身需求、丰富体育产业业态的重要价值。秦皇岛训练基地实施的"四位一体"与"一核六中心"建设框架符合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大方向,能够充分发挥内在优势,形成中国特色国际一流体育训练基地建设的强大内驱力。中国特色国际一流体育训练基地建设路径,应坚持扎根中国,构建高水平服务体系;坚持守正创新,打造高标准建设格局;坚持自信自立,塑造高品质文化价值;坚持系统观念、高效能释放治理活力;坚持胸怀天下,擘画高质量战略蓝图。

    体育训练基地建设中国特色国际一流,体育强国中国式现代化

    推动我国篮球运动改革的发展思路和多维举措

    鲍明晓
    125-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篮球运动发展存在短板,改革发展迫在眉睫。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改革创新等原则,分阶段实现篮球振兴目标。举措包括树立正确发展观,强调以人民为中心、全面发展、并重发展与追求多效益;改革重心下移,关注科学选材等基本面;提升篮协领导力;利用国外资源;发挥职业联赛中枢作用;健全竞赛体系;狠抓科学选材;推进体教融合;推动"数智化"发展。通过这些举措,有望构建与体育强国相适应的篮球发展新格局,实现篮球运动高质量发展,发挥其多元价值。

    篮球改革发展观职业联赛科学选材体教融合

    民族传统体育学科高质量发展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逻辑机理、价值意蕴与实践机制

    崔乐泉时婧
    132-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由多民族共同参与的传统体育活动,在融入学校体育教学、传统体育文化研究以及大众健身的同时,逐渐形成了一门独具中国特色的学科体系——民族传统体育学。新时代以来,在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三大体系"建构、"新文科"建设、"教育家精神"的推动下,通过新质生产力赋能,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在创新性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提供了新的发展路径。基于上述历史与现实,由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发展的现实出发,就其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逻辑机理进行分析。研究认为,各民族之间交往交流交融理论,凸显了其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重要意义,为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建设提供了重要的价值意蕴;各族人民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充分体现了各民族在历史发展中的唇齿相依与团结友爱,中华民族共有的使命感与归属感,为高质量发展的民族传统体育学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打造了实践机制。

    民族传统体育学科高质量发展逻辑机理价值意蕴实践机制

    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问题的多向考察及纾解

    赵富学
    144-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索和解决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进程中面临的系列问题,能够有效提升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质量和效能。运用文献资料、案例分析、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体育课程思政建设中面临的焦点、难点、堵点等问题进行全面考察,致力于消除体育课程思政素材归集、资源拓展、方法改进、学段衔接等领域存在的现实障碍;尝试解决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进程中存在的典型案例精准支持难、教学评价指南设计难、课题研究成果落地难、研究程式创新过程难等诸多难点问题;通过强化认识、创新、执行、共享等层面,疏通制约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进程的堵点问题,力求为体育课程思政理论探索、教学推进、教研反思、成果凝练等提供精准的问题清单及其对应的纾解路向,进而推动我国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实现有序提质和持续增效。

    体育课程思政体育品德体育素养体育课程体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