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北京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北京医学
北京医学

月刊

0253-9713

bjyxzz@yahoo.com.cn

010-65223466

100005

北京市东单三条甲7号

北京医学/Journal Beijing Medical Journal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综合性医学学术刊物。主要对象是广大中、西医学卫生人员及科研人员。本刊的任务是推广交流北京地区及周边各省市医药卫生科研成果和中、西医药防治疾病的实践经验,为提高医学科学水平服务。主要栏目有论著、论著摘要、实验研究、综述、药物与临床、短篇报道、病例报告及临床经验交流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布鲁顿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套细胞淋巴瘤有效性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尹硕郑晓红张维春柏郭汶慧...
    87-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系统分析布鲁顿酪氨酸激酶抑制剂(Bruton's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BTKi)治疗套细胞淋巴瘤(mantle cell lymphoma,MCL)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建库至2023年5月21日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Clinical Trials.gov和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公开发表的BTKi治疗MCL的英文文献,由2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以总反应率(overall response rate,ORR)及治疗相关不良反应(adverse events,AEs)发生率作为结局指标,分析BTKi治疗MCL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 共检索文献4 818篇,最终纳入15篇,其中随机对照研究2篇,单臂研究13篇,共16项研究,涉及1 029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BTKi治疗MCL的ORR为83.7%(95%CI:76.7%~89.8%).亚组分析各因素合并反应率:低龄组(<65岁)为91.4%(95%CI:70.6%~100.0%),高龄组为(≥65 岁)80.7%(95%CI:76.0%~85.0%);初治组为 94.5%(95%CI:81.0%~100.0%),复发/难治组为 79.0%(95%CI:75.3%~82.5%);BTKi联合治疗组为 86.5%(95%CI:74.7%~95.3%),BTKi单药治疗组为 79.0%(95%CI:74.4%~83.3%);第一代BTKi组为74.9%(95%CI:65.7%~83.2%),第二代BTKi组为81.7%(95%CI:77.4%~85.7%);IR方案(伊布替尼 + 利妥昔单抗)组为93.2%(95%CI:80.0%~99.9%),非IR方案组为77.4%(95%CI:69.6%~84.4%).安全性方面共分析了8种不良反应,血液系统不良反应中血小板减少症(29.8%,95%CI:18.9%~42.0%)的发生率较高,非血液系统中疲劳(53.6%,95%CI:35.4%~71.4%)和腹泻(48.1%,95%CI:35.1%~61.2%)的发生率较高.结论 BTKi治疗MCL具有较好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年龄<65岁、疾病状态为初治、BTKi联合治疗、第二代BTKi单药治疗、联合治疗IR方案均有较高的反应率.

    布鲁顿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套细胞淋巴瘤meta分析总反应率不良反应

    头颈CT血管造影联合磁敏感加权成像在小脑后下动脉供血区急性脑梗死责任血管判断中的价值分析

    乔鹏岗孙如镜张诗雨程旭...
    97-102,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头颈CT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联合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weighted imaging,SWI)在小脑后下动脉(posterior inferior cerebellar artery,PICA)供血区急性脑梗死责任血管病变检出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8月至2022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PICA供血区急性脑梗死患者50例,诊疗期间接受MRI常规平扫+SWI及头颈CTA检查.按梗死大小分为区域性梗死(37例)和小梗死(13例),基于头颈CTA及SWI观察责任血管改变;头颈CTA观察梗死侧责任血管有无斑块及狭窄,头颈CTA联合SWI观察梗死侧责任血管有无磁敏感血管征(susceptibility vessel sign,SVS);比较头颈CTA及头颈CTA联合SWI对不同类型PICA供血区急性脑梗死患者责任血管病变的检出率.结果 50例患者中,男40例,女10例,年龄43~79岁,中位年龄62.5岁.37例区域性梗死患者中,针对梗死侧椎动脉V4段,头颈CTA检出13例管腔重度狭窄/闭塞,头颈CTA联合SWI其中4例SVS阳性;针对梗死侧PICA,头颈CTA共检出12例管腔重度狭窄/闭塞,头颈CTA联合SWI 12例SVS均为阳性,另检出9例PICA SVS阳性患者.13例小梗死患者中,针对梗死侧椎动脉V4段,头颈CTA检出6例管腔病变,头颈CTA联合SWI其中4例SVS阳性;针对梗死侧PICA,头颈CTA检出6例管腔病变,头颈CTA联合SWI其中5例SVS阳性,另检出1例PICA SVS阳性患者.结论 头颈CTA联合SWI有助于提高PICA供血区急性脑梗死患者责任血管病变的检出率,椎动脉V4段狭窄时帮助判断有无血栓形成及血栓形成位置,有助于提高PICA病变尤其是椎动脉V4段无异常改变时PICA病变的检出率.

    小脑梗死小脑后下动脉磁敏感加权成像CT血管造影动脉粥样硬化

    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冲击疗法对单侧全聋型突发性聋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刘佳荣张莉段宏
    103-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冲击疗法对单侧全聋型突发性聋(sudden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SSNHL)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单侧全聋型SSNHL患者5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6例.对照组采用糖皮质激素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冲击疗法,比较两组患者听力改善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52例患者中,男20例,女32例,年龄22~65岁,平均(45.4±11.3)岁.两组治疗后平均听阈值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80.77%比53.85%),治疗期间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61.54%比19.2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冲击疗法能够有效改善单侧全聋型SSNHL患者听力,但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

    突发性聋单侧全聋型糖皮质激素大剂量冲击疗法临床疗效

    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中药治疗BCLC-C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生存期的影响因素分析

    明瑞康罗保平余曼琪许洁...
    107-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联合中药治疗巴塞罗那分期(Barcelona Clinic Liver Cancer,BCLC)-C期原发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生存期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7年1月1日至2022年3月31日湖北省中医院BCLC-C期HCC患者56例,根据生存期是否≥22个月分为生存期较长组(18例)和非生存期较长组(38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TACE联合中药治疗BCLC-C期HCC患者生存期的影响因素.结果 56例BCLC-C期HCC患者中男48例,女8例,年龄31~81岁,平均(59.8±12.5)岁.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结果显示,体质量越高(OR = 1.125,95%CI:1.014~1.247,P = 0.026)、中药汤药服用时间越长(OR = 1.004,95%CI:1.000~1.007,P = 0.045)、凝血酶原活动度(prothrombin activity,PTA)越高(OR = 1.160,95%CI:1.015~1.326,P = 0.029)的患者生存期越长.结论 体质量、中药汤药服用时间、PTA是TACE联合中药治疗BCLC-C期HCC患者生存期的影响因素,应及早给予营养支持治疗、中医治疗和改善凝血功能.

    肝动脉化疗栓塞中药原发性肝癌BCLC-C期影响因素

    大量腹水伴多系统受累的TAFRO综合征一例并文献复习

    饶芝国刘音薛晓艳
    112-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大量腹水伴多系统受累TAFRO综合征患者的识别及临床表现.方法 选取2015年11月航天中心医院出现大量腹水并多系统损伤的患者1例,回顾性分析其入院资料及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本例患者女性,39岁,急性起病,发热后出现大量腹水,伴贫血、PLT减少,SCr升高伴少尿.查体:皮肤巩膜黄染,腹膨隆,无压痛及反跳痛,移动性浊音阳性,肠鸣音弱,右下腹留置腹腔引流管,引流液呈血性,双下肢水肿.实验室结果显示,WBC 8.45×109/L,RBC 1.73×1012/L,Hb 53 g/L,PLT 11×109/L,BUN 51.6 mmol/L,SCr 232.9 μmol/L,免疫球蛋白G 1 730 mg/dl(正常范围:751~1 560 mg/dl),乳酸脱氢酶569.0 IU/L.诊断考虑TAFRO综合征.给予肾脏替代及支持治疗,配合免疫抑制剂,患者临床症状好转.结论 TAFRO综合征与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背景相同,临床表现为多系统受累,起病急,发病罕见,鉴别比较困难,预后凶险.患者需紧急医疗处理,可以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TAFRO综合征腹腔积液多系统受累血小板减少贫血

    微血管减压术患者发生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因素分析

    李博然马艳辉王天龙
    118-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MVD)患者发生术后恶心呕吐(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PONV)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2年1月4日至2023年3月25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行MVD的患者385例.根据术后24 h内是否发生PONV分为PONV组(203例)和非PONV组(182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MVD患者发生PONV的影响因素.结果 385例患者中男164例,女221例,年龄24~80岁,平均(56.3±11.0)岁;其中面肌痉挛148例,三叉神经痛237例.术后24 h内发生PONV 203例,发生率为52.7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无吸烟史(OR = 0.290,95%CI:0.161~0.521,P = 0.000)、血管与神经粘连(OR = 2.381,95%CI:1.115~5.084,P = 0.040)、责任血管数量越多(OR = 2.426,95%CI:1.132~5.198,P = 0.023)、垫片数量越多(OR = 1.665,95%CI:1.187~2.335,P = 0.003)、麻醉时间越长(OR = 1.006,95%CI:1.001~1.012,P = 0.031)、未预防使用止吐剂(OR = 0.535,95%CI:0.300~0.953,P = 0.034)、使用七氟烷(OR = 33.315,95%CI:14.102~78.707,P = 0.000)、术后镇痛泵舒芬太尼使用量越多(OR = 1.029,95%CI:1.010~1.049,P = 0.003)的患者术后更容易发生PONV.结论 MVD患者PONV发病率较高,手术操作、患者本身因素、术中麻醉及术后镇痛等因素均可导致PONV的发生.在MVD手术时长一定的情况下,对于术中血管与神经粘连、责任血管数量多的患者预防性使用止吐剂、减少术中吸入类麻醉药物使用、术后采用多模式镇痛以减少阿片类药物的使用量,能够有针对性的预防PONV的发生.

    微血管减压术术后恶心呕吐影响因素

    髋关节囊周围神经阻滞与髂筋膜间隙阻滞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镇痛效果的对比研究

    张文超蔡楠罗太君赵尧平...
    123-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髋关节囊周围神经(pericapsular nerve group,PENG)阻滞与髂筋膜间隙阻滞(fascia iliaca compartment block,FICB)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intertrochanteric femur fracture,IFF)患者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内固定术的镇痛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老年IFF患者60例,随机分为P组和F组,每组各30例.P组采用PENG阻滞,F组采用FICB.两组患者均接受椎管内麻醉进行手术,术后均给予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点(T1,神经阻滞前;T2,神经阻滞后30 min;T3,术后6 h;T4,术后24 h;T5,术后48 h)静息和运动时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术后补救镇痛率、镇痛满意度评分、住院时间、PCIA按压次数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60例患者中,男23例,女37例,年龄65~85岁,平均(70.6±6.0)岁.两组T2~T5时点静息和运动时VAS均低于T1时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静息和运动时所有时点VAS、术后补救镇痛率、镇痛满意度评分、住院时间、PCIA按压次数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ENG阻滞与FICB均可缓解老年IFF患者PFNA内固定术的镇痛,且镇痛效果相当.

    髋关节囊周围神经阻滞髂筋膜间隙阻滞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镇痛效果

    低剂量持续输注瑞马唑仑对颌面外科术后患者首夜睡眠质量的影响

    王烨邓晓明王磊刘全乐...
    127-130,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低剂量持续输注瑞马唑仑对颌面外科术后患者首夜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8月9日至2013年8月9日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颌面外科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瑞马唑仑组,每组40例.对照组术后无镇静药物输注,瑞马唑仑组术后首夜低剂量持续输注瑞马唑仑[0.2 mg/(kg·h)].比较两组术后首夜N1、N2、N3及快动眼(rapid eye movement,REM)期睡眠时间、清醒时间、觉醒次数、睡眠效率,术后首夜不良反应及镇静镇痛药物补救情况.结果 80例患者中,男16例,女64例,年龄18~40岁,平均(26.3±5.7)岁.瑞马唑仑组N1期睡眠时间及睡眠效率高于对照组[177.7(108.1,262.4)min比 90.5(70.6,131.8)min、81.3%(54.7%,96.0%)比 68.6%(53.4%,82.8%)]、REM期睡眠时间及觉醒次数低于对照组[2.3(0.0,11.1)min比47.1(1.6,91.1)min、6.5(2.0,12.0)次比26.0(18.3,43.3)次];瑞马唑仑组SpO2<90%及心动过速的比例高于对照组(70.0%比37.5%、95.0%比8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其他不良反应及镇静镇痛药物补救情况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剂量持续输注瑞马唑仑可有效延长颌面外科患者术后N1期睡眠时间,缩短REM期睡眠时间,减少觉醒次数,提高睡眠效率,无严重不良反应.

    瑞马唑仑低剂量持续输注睡眠质量颌面外科手术术后首夜多导睡眠监测

    呼吸训练对卒中患者平衡能力的影响

    高岩张通仇莹莹丁倩...
    131-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呼吸训练对卒中患者平衡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10月北京市西城区展览路医院卒中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 + 呼吸训练(吹气球法),训练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睁眼下压力中心外周面积、运动轨迹、运动速度及"起立-行走"计时测试(timed up and go test,TUGT)等平衡功能指标.结果 60例患者中,男37例,女23例,年龄50~75岁,平均(66.2±6.9)岁.两组性别、年龄、卒中类型及病程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睁眼下压力中心外周面积、运动轨迹、运动速度及TUGT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呼吸训练(吹气球法)可以提升卒中患者的静态和动态平衡功能,降低卒中患者的跌倒风险.

    呼吸训练卒中平衡能力吹气球

    复方苦参注射液预防放射性肠炎有效性的meta分析

    韩丹阳李同达时美伶苏兆铎...
    135-140,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复方苦参注射液(compound Kushen injection,CKI)预防放射性肠炎(radiation induced bowel injury,RBI)的有效性,为临床使用CKI预防RBI提供循证参考.方法 选取建库至2023年7月20日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PubMed及The 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公开发表的关于CKI治疗RBI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依次通过浏览标题、摘要和全文,应用RevMan 5.4统计软件对提取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0篇文献,包括69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常规治疗方式)335例,联合组(对照组基础上仅加用CKI)355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联合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RBI发生率、1级RBI发生率及2级RBI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KI可有效降低RBI发生率,增加患者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复方苦参注射液放射性肠炎有效性发生率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