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包装与设计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包装与设计
包装与设计

黄励

双月刊

1007-4759

pnd@package-design.net

020-83341674

510260

广东省广州市昌岗东路271号802室

包装与设计/Journal Package & Desig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产业特征的乡村景观设计策略研究——以沙河村为例

    李绍文胡阳
    136-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乡村经济的发展,乡村产业对乡村景观设计的影响越来越大.然而,当前乡村产业景观以第一产业景观为主,景观规划设计缺乏与产业特征的结合,导致环境恶化、乡村肌理破坏、景观规划无序等问题.基于产业特征的景观设计可以改善人居生态环境,保护乡村人文环境,并提高村庄的产业价值.本文对"花木之乡"沙河村的产业和景观现状进行实地考察调研,通过分析乡村景观与产业的关联,提出积极、有效的实践策略.文章旨在探索乡村景观设计与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可行路径.

    乡村景观设计可持续发展乡村产业

    建筑装饰简约化的"APC效应"分析

    姜陈
    138-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建筑装饰的喜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建筑装饰从传统的繁冗转向现代的简约,其背后除了技术条件的改善以外,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本文从环境美学、设计心理学、社会运筹学的角度对当代建筑装饰简约化的"APC效应"(Aesthetic Effect/审美效应、Psychological Effect/心里效应、Cost Effect/成本效应)进行探讨,以期为类似的现象研究提供一种可借鉴的分析思路.

    简约化审美效应心理效应成本效应

    文旅融合视域下蔡甸IP形象设计探索

    魏正聪蔡锦景
    140-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文旅一体化的背景下,文旅IP形象设计成为了提高乡村文化知名度、带动乡村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手段.武汉蔡甸历史文化悠久,生态环境良好,蕴含着丰富的旅游资源.本文基于蔡甸特色文化,分析文旅IP形象设计的意义,并通过设计实践为蔡甸打造专属IP形象 蔡甸家族.研究旨在为文旅IP形象设计提供参考.

    乡村振兴文旅融合文旅IP

    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美育与思政教育融合创新研究

    崔洋
    142-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民族地区拥有丰富的美育资源,在地域、民族、历史、文化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价值.将民族地区优秀文化资源整合并融入高校美育与思政教育课程,有利于增强课程吸引力,提高育人效果.本文尝试探讨民族地区高校如何利用本地区优秀资源,开展美育与思政教育融合创新,并以书籍装帧设计课程为例,阐述具体实践方法.研究希望以美育与思政教育课程的创新融合,助力民族地区高校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从而为民族地区的发展输送更多高素质后备人才.

    新时代民族地区美育思政融合创新策略

    游戏化思维下企业办公App界面适老化设计模型探析

    董伊链宋钊
    144-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职中老年人群在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面临较大的适应障碍.本文首先通过用户访谈了解在职中老年群体日常使用手机App的情况;随后,针对他们对办公App使用动力不足的情况,参考凯文·韦巴赫与丹·亨特提出的游戏化思维及相关DMC系统,提炼企业办公App界面的游戏化要素,并据此构建界面适老化设计模型,希望通过界面的游戏化,增强在职中老年人群使用办公App的动力和愉悦度.研究旨在为中老年人群更好地融入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一定帮助.

    游戏化思维适老化视觉设计情感化设计界面设计

    城市绿道的环境教育功能及其实现途径

    邵译乐陈实
    146-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推动城市绿道可持续发展,本文就城市绿道的环境教育功能及其实现途径展开研究.文章首先概括我国城市绿道建设情况,阐述了绿道环境教育的概念和意义;然后对国内外绿道环境教育实践活动情况进行了搜集与分析;结合实践情况构建了系统的基于绿道的环境教育内容体系,提出环境教育在绿道的实现途径.研究希望为绿道环境教育的推广与完善提供参考,促进城市绿道和环境教育的双线发展.

    城市绿道环境教育环境解说

    从江侗族刺绣纹样创新设计研究

    覃小容刘佳琪
    148-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贵州从江县的侗族拥有悠久的刺绣历史,刺绣纹样是从江侗族文化与历史的重要载体.本文首先阐述从江侗族刺绣纹样的特征,然后对从江侗族刺绣纹样中的龙纹与植物纹进行元素提取和再设计,并应用于文创产品的设计实践中.研究旨在发掘从江侗族传统刺绣纹样创新设计的潜力,以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从江侗族刺绣的文化内涵,并助力其顺应当今社会发展的审美潮流.

    从江侗族刺绣纹样创新设计

    专业认证理念下高师美术专业教育实习改革策略研究——以辽宁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的实践探索为例

    王乐
    150-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师范类专业认证是保障和提高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推进师范类专业内涵式发展的新举措,高校应认识到师范认证对教育实习的全新要求,积极进行教育实习改革.本文通过审视与反思辽宁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在学生教育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调整教育实习目的、建构教育实习课程标准、改善教育实习评价标准等建议,以推进教师教育事业发展.

    师范类专业认证教育实习教师教育档案袋评价

    基于多源数据分析的营口辽河老街活力提升策略研究

    秦岭霍丹
    152-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历史文化街区作为存量经济的重要资源,其空间活力的复兴是实现历史保护与文化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之一.本文以营口市辽河老街历史文化街区为例,基于百度热力图、POI兴趣点等多源大数据,利用ArcGIS对其所在区域城市活力的外在表征和影响因素进行数据量化与相关性分析,从完善商业功能、加强空间规划、强化历史特色三方面提出针对于营口辽河老街活力提升的相关策略.

    街区活力多源数据活力评价策略

    基于市井文化的网红旅游地打造策略研究——以武汉市胭脂路为例

    李菁刘心茹熊依凡陈欣雨...
    154-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网红经济带动了许多网红旅游城市的发展、然而部分网红旅游城市在营建过程中面临着发展方向定位不清、地域文化衰退等困境.本文梳理市井文化相关概念,结合地方营造理论,探索武汉市武昌区胭脂路的市井文化特点,并针对该街道现有问题,从静态物质与动态非物质两方面提出胭脂路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希望以此案例为参考,为各地在地方文化特色的基础上打造网红旅游目的地的实践提供思路.

    城市更新街道改造市井文化武汉胭脂路地方营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