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才智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才智
才智

王瀚令

旬刊

1673-0208

caizhi85611130@163.com

0431-85611131

130021

长春市建设街2650号

才智/Journal caizhi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时代课程思政融入《艺术概论》课程的路径探究

    陈林瑶
    39-42页
    查看更多>>摘要:《艺术概论》是艺术生们关乎艺术学理与创作的一门重要的理论课程,在新时代背景下,该课程践行课程思政显得尤为必要。如何优化教学方法、教学技术和思政案例设计等以实现其课程思政的立德树人和深化改革,意义重大。本文具体将马克思主义艺术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大思政课等方面的理论和内容融入教学,以期为我们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念和建立牢固的艺术信仰,增强文化自觉自信,为国家培育"德艺双馨"的艺术未来之星,打开新思路。

    艺术概论课程思政马克思主义艺术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线上线下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下思政元素与《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有机融合策略

    李房云张怡欣周雅欣
    43-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下,思政元素与《自动控制原理》课程的融合是当前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本研究旨在分析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下思政元素与《自动控制原理》课程的融合策略,探讨如何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和效果评估,评估融合教学的实际效果,期望为推进思政元素与技术课程融合提供实践经验和理论支持,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为教育教学领域的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理实一体化思政元素《自动控制原理》融合

    从消费意识角度研究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数字化模式的引入

    张静
    47-50页
    查看更多>>摘要:进入新时代,数字化经济的高速发展进一步促进着社会各个领域的消费意识的蜕变与升级。以这个切入点进行深入研究,从消费意识和数字化的外向性和内质化两个方面进行研究,并结合两者对高校思政教育的正向促进作用,可以得出从消费意识角度研究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数字化模式的引入,是一个富有时代特色的议题。随着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大学生的消费意识与消费行为发生了显著变化,这为高校思政教育数字化模式的引入提供新的思路和视角。

    消费意识数字化思政教育

    新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管理模式创新构建路径研究

    程强斌朱慧珍
    5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新时代环境下,大学生思政教育管理工作也迎来新的挑战与难题,高校要基于教育指导方针积极革新大学生思政教育管理模式,以保证为大学生提供符合其需要的教育服务,促进大学生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因此,本文针对如何实现大学生思政教育管理模式创新构建进行研究,结合新时代的教育方针要求,分析高校革新大学生思政教育管理模式需要把握哪些要点,重点包括创新思政教育教学、充分体现人文思想等。然后从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与高校思政教育网络阵地建设两方面入手,提出具体的解决办法。

    大学生思政教育管理模式创新构建

    书院制模式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创新探索

    张嘉穗
    55-58页
    查看更多>>摘要:书院制模式是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新的教学管理方式。书院制模式突出了"人"的特点,注重个性化与社会化管理,与高校办学宗旨具有很好的一致性。本文通过对书院制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联系进行探索,剖析了目前书院制下高校学生的现实状况,并从学生主体性、实践性、时代性、系统性等方面对书院制模式下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创新的原则进行分析。从创新教育方式、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开发个性化教学内容、有效利用教育资源、建立多样化的评估机制等几个方面入手,对书院制模式下的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新的途径与方法,从而提高书院制度下高校德育工作的有效性与针对性,更好地推动大学生健康地发展。

    书院制模式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新时代采矿专业课程思政价值归旨、现实困境及着力点探析

    周得华
    59-6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质生产力引领"新工科"内涵式发展,立德树人是采矿专业课程思政元素挖掘的焦点。专业课程教学中理应掌握采矿专业课程思政面临的现实困境,围绕采矿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目标,提出从树牢采矿精神、培育家国情怀、传承红色基因、塑造时代匠人四个维度深挖采矿专业课程思政育人元素,破解新时代采矿专业课程思政有效策略。

    课程思政采矿专业采矿精神

    人工智能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生态转变与创新方略分析

    李硕才晓双
    63-6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基于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学视角,从教育生态体系革新实现、教育理论创新实现、教育资源"智慧"化转型实现,对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人工智能的价值潜能进行深入分析,并站在思想政治教育从业者、学生、教育措施以及客观教育环境四个维度,对人工智能赋能思想政治教育转变之道进行论证,详细阐述了人工智能在助推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的潜在价值,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方略,包括化解思想政治教育潜在、隐蔽性伦理问题,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内容变革,鼓励教师教学方式、媒介变革,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精准化教学模式转变,完善教育治理工作联动部署等。

    人工智能思想政治教育生态转变教育创新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策略研究

    马娟娟康蕊徐亚琼
    66-6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教师的数字技能对其专业能力提升尤为关键。当前,高职院校面临教育资源数字化不足、相关技能缺乏等诸多问题,应加强教师对数字技术的应用,以增强其在教育教学中的创新能力,实现数字化转型。高职院校应依照教育部发布的《教师数字素养》教育行业规范,结合国内外最新的学术研究,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的数字素养。基于此,本文分析高职院校教师数字素养的核心内涵,对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高职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策略进行探讨。

    数字化转型高职院校教师数字素养信息技术

    新质生产力视域下大思政课实践创新对提升新型人才素质的研究

    杨超
    70-7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新质生产力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本文在明确新质生产力、大思政课、人才素质提升之间逻辑关系的基础上,探讨新质生产力推动大思政课实践创新及新型人才素质提升的作用机制,并进一步思考新质生产力赋能高校思政"育人"的实施路径,这就需要从顶层设计着手,兼顾"扩能强效"与"同抓共理",挖掘新质生产力的赋能潜力,压缩其风险隐患,以此来为高校思政教育改革提供新思路新动力。

    新质生产力高校思政教育体系"育人"教育改革

    基于协同育人理念的高职院校特色文化建设探索

    朱磊闵杰朱倩茹
    74-77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阵地,其特色文化建设不仅是传承与创新文化精髓的关键环节,更是推动教育与社会深度融合的重要载体。而协同育人理念作为新时代教育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强调通过校内外多元主体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创新,共同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旨在构建开放包容、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教育生态系统。因此,基于协同育人理念的高职院校特色文化建设,不仅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超越,更是对高职教育未来发展方向的深刻把握。本文基于协同育人理念探究高职院校的特色文化建设,提出相关的建设策略,以期能够为高职院校提供参考。

    协同育人高职院校特色文化建设人才培养校企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