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船舶工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船舶工程
船舶工程

闻雪友

双月刊

1000-6982

cbgc@csname.org.cn

021-54591998-803

200032

上海市中山南二路851号

船舶工程/Journal Ship Engineering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系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会刊,国家技术类核心期刊。在推动造船工业技术进步、促进船舶科研事业的发展、沟通会员单位之间的联系、报道学会动态和提供产品经济信息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导向作用,已成为船舶及海洋工程领域中发行量大、覆盖面广的工程技术类刊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减振降噪声学超材料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林乐燊王志刚马炳杰
    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析减振降噪声学超材料的研究进展,围绕减振降噪超材料研究领域的3个方向(拓宽带隙、可调带隙和多功能集成)阐述不同类型超材料的机理,比对其减振降噪特性.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介绍声学超材料在船舶海洋等实际工程中的应用.超材料利用对结构(包括几何与材料)的设计改变其等效物性参数,以实现声学设计中阻抗匹配或失配的需求,从而实现减振降噪.分析结果表明,超材料的研发与使用将大大拓展船舶减振降噪途径的选择范围,并可以帮助克服低频减振降噪的瓶颈.

    减振降噪声学超材料带隙特性

    多层甲板邮轮模型的降噪技术试验研究

    曾震宇
    11-15,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邮轮上层甲板舱室乘客的休闲娱乐和生活活动噪声对下层甲板舱室乘客舒适性体验的影响,设计不同的甲板降噪技术,以浮动地板、阻尼+钢片以及阻尼+钢片+矿物棉等3种材料为主要敷层,构建三甲板二层舱室的邮轮样板舱,采用撞击声模拟上层甲板的活动噪声.隔层噪声测量结果为:噪声声压级均随频率增加而下降;降噪层以阻尼+钢片+矿物棉为主的全频率噪声声压级低于45 dB,达到规范噪声控制要求;浮动地板隔层声压级在低频段超出45 dB.结果表明以阻尼+钢片+矿物棉为主要敷层,具有良好的隔层降噪效果.

    邮轮多层舱室模型降噪材料撞击声试验研究

    恶劣海况大型舰船垂向加速度颤振响应分析

    曲雪郭浩董森邹健...
    16-21,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遭遇恶劣海况时,艏部颤振现象明显、高频且持续的砰击加速度容易引起人员恐慌、影响设备使用和系留等问题,采用非线性时域水弹性方法预报船体运动和剖面垂向加速度,与自航模试验对比验证,通过提取艏部砰击合力和艏剖面垂向加速度响应,研究颤振加速度与艏部砰击力的关联,并改变波长、波高、航速和吃水进行参数敏感度分析.砰击加速度主要由艏部大面积底板砰击引起,随波高增大,颤振响应非线性程度显著加剧.除采取有利航线外,高海况中舰船可考虑主动失速,或预先增大压载来降低船体颤振响应.

    大型舰船设计砰击颤振加速度响应特性

    船用立式离心泵流噪声特性分析

    王文博向阳李著新
    22-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降低舰船在航行时的噪声,对船用立式离心泵内部流动噪声的特性进行研究.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数值仿真方法计算某型立式离心泵的非定常流场,分析其在不同位置处的脉动压力特性,并通过试验验证流场计算结果的准确性.提取在3种工况下通过非定常流场计算得到的叶片旋转偶极子和蜗壳固定偶极子声源信息,在LMS Virtual lab中进行内部流动噪声计算,并分析其流动噪声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叶轮出口不均匀的射流-尾迹结构和叶轮与隔舌的动静干涉作用是立式离心泵叶轮部位和蜗壳部位产生脉动压力的主要诱因;内场噪声与脉动压力直接相关,噪声频率特性与脉动压力频率特性一致,主要峰值频率集中在叶频和倍频处;固定偶极子声源和旋转偶极子声源均对立式离心泵内场流动噪声有很大贡献,与旋转偶极子声源相比,固定偶极子声源对进出口噪声的影响更大.研究成果可供船用立式离心泵减振降噪和低噪声设计参考.

    船用立式离心泵脉动压力偶极子声源数值模拟

    长甲板室弹性连接结构设计

    王成傲杨东亚王醍林瞳...
    31-37,5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长甲板室弹性连接结构设计问题进行分析,研究长甲板室弹性连接结构的使用场景和设计方案.采用舱段有限元数值仿真方法开展弹性连接方案下的甲板室总纵强度参与度计算,分析弹性连接节点的设置数量、设置范围和局部节点设计等参数对甲板室节点区域局部结构设计和总纵强度有效度的影响,提出甲板室弹性连接节点空间布置和局部结构优化方案,为需采用轻型甲板室设计的船舶提供参考.

    弹性连接结构长甲板室总纵强度有效度

    LNG动力船燃料罐疲劳强度分析

    赵伟金全洲
    38-4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全面有效地执行国际海事组织发布的《使用气体或其他低闪点燃料船舶国际安全规则》(IGF规则),采用两参数Weibull分布表示应力范围的长期分布,基于IGF规则中液化天然气(LNG)等液化气体对B型燃料舱疲劳设计条件的相关要求,结合国际船级社协会和中国船级社相关规范及指南对疲劳评估规范的要求,推导出累积损伤计算的简化公式.算例表明,简化的计算方法能方便、有效地计算不同设计使用寿命(对应于总的波浪遭遇次数)和对应概率水平载荷下的液化气体B型燃料舱累积损伤度.在IGF规则要求框架下,所提算法可直接满足IGF规则要求的累积损伤计算要求.

    液化天然气燃料船燃料舱IGF规则疲劳评估

    基于准静态法的船体梁极限强度试验设计方法

    王珂王加明李金鹏秦闯...
    42-47,8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应对采用传统试验法求解船体梁极限强度问题时存在的成本较高的情况,有必要在开展试验之前进行预设计.针对船体梁极限强度试验预设计问题,采用四点弯曲理论对船体梁极限强度开展试验设计,给出具体的试验工装设计方案和加载方案,并采用准静态法分析该方案在中拱状态下的极限强度.将采用该方法所得计算结果与理想状态下的数值计算结果相对比对比,结果发现误差仅为0.08%,表明该试验设计方案可靠、可行.研究结果可为船体梁极限强度试验的开展提供参考.

    船体梁极限强度准静态法试验设计

    基于CATIA的钢结构CAD与CAE一体化实现方法

    徐思豪戴宇晨汤霄扬王德禹...
    48-5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应对钢结构在实现计算机辅助设计(CAD)与计算机辅助工程(CAE)一体化时的特殊性所带来的挑战,分析和归纳CAD与CAE 一体化中数据转换,与几何理想化等关键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CATIA V6软件实现钢结构CAD与CAE 一体化的方法,并通过一个绑扎桥钢结构的设计案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通过所提方法分别实现了CAE几何理想化的自动切换与整合载荷数据至CAD模型的技术目标,从而避免了基于传统方法所带来的数据分离问题,减少了人工介入的低效工作.

    CATIAV6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工程一体化几何理想化载荷传递

    零航速下的船用多功能翼水动力分析

    姜寅令李洋张强竺可...
    55-6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船用多功能翼在零航速下水动力特性和展弦比效应,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软件和动网格技术对其进行三维水动力仿真.船用多功能翼根据荷兰RotorSwing公司推出的可伸缩尾翼稳定器产品WING Stabilizer建立的几何模型,分析其在不同展弦比、攻角和摆动周期下的升/阻力特性.仿真结果表明,对于翼面积为0.5 m2的船用多功能翼,在3~5内选择其展弦比,能在提高升力的同时,产生较小的阻力.因此可以认为多功能翼与常规减摇鳍对不同,过大的展弦比会降低鳍的升阻比.

    多功能翼船舶减摇升/阻力特性计算流体力学零航速

    基于随机森林的喷水推进装置控制回路故障检测方法

    杨诚李钊阳吴美熹黄宇翔...
    63-7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及时准确发现喷水推进装置发生的故障,提升其运行的安全性,提出一种数据驱动的故障检测方法.将随机森林引入喷水推进装置故障检测领域,解决当前闭环控制回路故障检测缺乏自动化、智能化手段的问题;采用特征重要性度量策略对用于构建随机森林模型的特征参数进行评估,在满足故障检测精度的需求下降低特征参数维度,提升故障检测的实时性;基于网格搜索机制对随机森林的超参数进行优化,提升故障检测的准确率.通过基于AMESim的仿真试验和基于NI CompactRIO的实物试验综合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提升喷水推进装置的可靠性,具有较强的工程应用价值.

    随机森林喷水推进装置控制回路安全性故障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