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交通节能与环保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交通节能与环保
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
交通节能与环保

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

蔡凤田

双月刊

1673-6478

tseep@ccpress.com.cn

010-85285530

北京市朝阳区安外外馆斜街3号

交通节能与环保/Journal Energy Conservation &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Transportation
查看更多>>《交通节能与环保》为双月刊,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主管,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和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共同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办刊宗旨是:报道中国交通领域节能减排的新技术和科技创新成果。本刊依托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和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凝聚交通行业著名专家、学者及科研机构,构建起传播交通行业节能减排技术应用的综合性专业平台,全方位展现道路运输、水路运输、港口生产、轨道交通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节能减排、低碳环保方面的科研成果与学术发展水平,推动中国交通环境的绿色和谐发展。《交通节能与环保》以科研理论为主,兼顾政策解读、科研成果、生产技术、管理经验、施工技术等方面,主要栏目有:示范项目、汽车工程、港航工程、运输规划与管理、道路环保、轨道交通等。主要服务对象为:交通领域从事节能减排工程技术、科研设计、施工和管理等工作的科研和管理人员,以及高校师生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韧冷拌树脂SMA混合料及其性能试验评估研究

    户旭储长青张辉李娣...
    149-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通过对高韧冷拌树脂SMA混合料原材料指标分析,并对混合料强度发展规律、温度稳定性、水稳定性等各种指标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高韧冷拌树脂SMA混合料强度达到60kN以上、70℃高温稳定性26002次/mm、残留稳定度91。7%、常温断裂能达到15169。30J/m2,四点弯曲疲劳试验800με大于100万次,各项路用性能优异,能够满足规范要求以及钢桥面铺装的苛刻的使用要求。

    钢桥面铺装高韧冷拌树脂SMA混合料路用性能

    南方潮湿环境下沥青与集料黏附性研究

    曾磊闵一桐
    153-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通过接触角试验和湿度控制箱分别测定不同相对湿度环境下沥青结合料和集料颗粒的表面能参数,以黏附功和剥落功为主要指标,分析了70号基质沥青和SBS改性沥青两种沥青结合料,与花岗岩、石灰岩、玄武岩三种集料间的黏附性。结果显示:沥青材料对相对湿度的变化不敏感,三种集料的表面能随湿度的提升而迅速下降;与70号基质沥青相比,SBS改性沥青与花岗岩、石灰岩、玄武岩集料的黏附功提升幅度分别为25。7%、14。5%和21。3%,SBS改性剂可有效提升沥青与集料间的黏附功;沥青结合料与三种集料间的剥落功随相对湿度的增加而逐渐提高,其中花岗岩的增速最快,且对于70号沥青和SBS改性沥青,相对湿度分别达70%和80%以上时,花岗岩表面的沥青将出现自主剥落风险。

    沥青结合料相对湿度水损害黏附性表面能

    回收粉尘对碱激发混凝土材料的性能影响研究

    刘芝敏田霞李如静
    158-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促进沥青拌和站回收粉尘的资源化利用,本文对沥青回收粉尘用于碱激发混凝土替代部分矿渣粉、偏高岭土等被激发胶凝材料进行了研究,以力学性能为指标确定了回收粉尘用于碱激发混凝土时的最佳掺量,并对不同碱激发剂掺量、激发剂模数对碱激发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回收粉尘的微集料效应对碱激发混凝土的性能具有一定影响,当回收粉尘掺量过高时会对C-S-H、C-A-S-H造成影响,导致混凝土性能降低。

    道路工程碱激发混凝土回收粉尘力学性能耐久性能

    城市生活垃圾焚烧灰渣混凝土抗冻性能研究

    贾伟龙
    163-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不同质量分数的生活垃圾焚烧灰渣作为细集料对水泥混凝土抗冻性能的影响,本文采用3种细集料替代率(0,25%,50%)和3种水胶比(0。25,0。4,0。55)进行配合比设计,通过测试混凝土的动弹模量、质量损失率、含气量、比表面积、气孔间距系数、平均气孔弦长等指标,分析不同焚烧灰渣替代率下混凝土的抗冻性能。结果表明:与普通混凝土类似,焚烧灰渣混凝土的冻融损伤程度随水胶比的增大而提高;焚烧灰渣替代率的增加可提升混凝土的抗冻等级,且其丰富的棱角性可减少混凝土在冻融作用下的退化速率;0。25水胶比+50%替代率下的宏观抗冻性能和微观结构最佳,可满足工程实践需求。

    生活垃圾焚烧灰渣混凝土替代率抗冻性能

    基于碳排放分析的废旧轮胎循环利用研究

    骆妍蒲昌瑜陈曜东赵占林...
    168-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废旧轮胎焚烧处理作为基准线,针对废旧轮胎的不同利用方式,分析废旧轮胎处置的碳足迹,对处置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总量和基于基准线的降碳数量进行了核算,并以此为依据对废旧轮胎资源化利用碳排放进行定量评价。结论表明,每消耗1吨轮胎产生二氧化碳排放由多到少的过程依次为生产橡胶改性沥青、生产再生胶、轮胎翻新、热裂解,且轮胎翻新与热裂解碳减排量接近。

    道路交通碳足迹碳排放评价废旧轮胎循环利用

    分子模拟在道路沥青中的应用现状和挑战

    王伟丁勇杰王仰辉
    173-178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道路沥青微观结构的深入研究对于理解其性能和应用至关重要。分子模拟技术成为探索沥青微观机理的关键工具。现有的道路沥青分子模拟建模思想、方法和结论指标多源于石油化学领域,而这与道路沥青的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差异。石油化学领域的研究往往忽视了道路沥青的微观作用,如分子间相互作用等,这些作用在道路沥青性能和应用中却扮演着重要角色,且难以通过模拟进行精确计算。基于此,本文对分子模拟在道路沥青中的应用现状与挑战进行了总结,指出当前所面临的技术限制与石油沥青研究的不同之处,并提出一个针对道路沥青性能的沥青分子模拟方法。

    道路工程沥青微观结构分子模拟道路沥青

    西南山区公路施工期土地利用遥感监测研究

    方留杨文元勇贾志文吴昊...
    179-182,20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实现对西南山区公路建设期土地利用的监测,获取公路施工区域周边土地利用变化情况,本研究以多时相卫星遥感影像为数据源,选取云南某高速公路施工区为研究区域,通过分析研究区公路施工前期、中期和后期的施工区域遥感影像数据,获取公路施工期土地利用变化情况。研究发现,利用遥感技术可较好地获取山区公路施工期土地利用的变化情况,可满足公路施工期间土地保护的环境监测要求。

    道路工程公路施工遥感监测土地利用西南山区

    浙江省高速公路服务区运营阶段碳排放测算及影响因素研究

    彭宇婷
    183-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速公路服务区属于交通领域高耗能、高排放公共建筑。本文针对服务区碳排放最大的运营阶段,构建了碳排放测算模型和碳排放影响因素模型,依托浙江省30对服务区的调研数据,测算服务区运营阶段碳排放及其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度,并提出服务区低碳运营的建议。结果显示:服务区碳排放主要影响因素灰色关联度按大小排序为:数字化水平>绿电使用量>绿地面积>组织管理情况,且均大于0。7,说明这些因素对服务区低碳运营具有较强影响。

    交通碳排放高速公路服务区排放系数法灰色关联分析低碳运营

    沥青路面养护工程中底油洒布的工艺优化研究

    武瑞
    187-19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高等级沥青路面病害的处治过程中重视并保证底层黏结油的洒布质量对保证沥青路面养护质量,进而延长路面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分析沥青路面的材料组成及其力学性能特征,并基于养护工程的实际需要,提出了底层黏结油洒布工艺的优化措施及相关技术参数的量化和选择原则,同时对相应工程的应用效果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道路交通路面养护黏结强度节能环保工艺优化

    路基水稳层3D智能摊铺施工技术应用研究

    王毅
    191-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3D智能摊铺自动控制系统集成了多种定位/传感技术、专业化软件和强大的控制系统。数字化摊铺自动控制系统由架设在控制点上的GPS基准站和PZL-1激光基准站,将GPS差分信号和激光高程信息通过无线数据传输电台传输到MC-R3接收机,MC-R3接收数据进行处理后实时将三维坐标数据传输到GX-60控制箱。控制箱会将当前三维坐标信息与控制箱中的设计卡数据进行对比,生成相应的高程修正信息,再由控制箱对应生成相应的比例驱动信号,通过液压阀驱动摊铺机牵引臂液压油缸使熨平板进行相应方向的调整,从而使摊铺道面产生坡度和高程变化,弥补路面波动,满足摊铺设计要求。本文针对3D智能摊铺系统关键点进行了研究,得出该系统操作简便,极易推广使用,可为工程应用带来巨大效益。

    道路工程智能摊铺基站数据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