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交通节能与环保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交通节能与环保
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
交通节能与环保

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

蔡凤田

双月刊

1673-6478

tseep@ccpress.com.cn

010-85285530

北京市朝阳区安外外馆斜街3号

交通节能与环保/Journal Energy Conservation &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Transportation
查看更多>>《交通节能与环保》为双月刊,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主管,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和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共同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办刊宗旨是:报道中国交通领域节能减排的新技术和科技创新成果。本刊依托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和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凝聚交通行业著名专家、学者及科研机构,构建起传播交通行业节能减排技术应用的综合性专业平台,全方位展现道路运输、水路运输、港口生产、轨道交通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节能减排、低碳环保方面的科研成果与学术发展水平,推动中国交通环境的绿色和谐发展。《交通节能与环保》以科研理论为主,兼顾政策解读、科研成果、生产技术、管理经验、施工技术等方面,主要栏目有:示范项目、汽车工程、港航工程、运输规划与管理、道路环保、轨道交通等。主要服务对象为:交通领域从事节能减排工程技术、科研设计、施工和管理等工作的科研和管理人员,以及高校师生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钢渣沥青路面表层绿色施工技术应用分析

    张英杰
    194-19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钢渣的密度大、开口孔隙多、导热系数高等特性导致了其在沥青路面应用过程中存在的级配控制理论适用性差、混合料控制及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难度大等问题.本文根据钢渣的物理、力学性能特征,结合其在沥青路面应用中存在的技术难题,分别对钢渣原材料的技术要求、钢渣沥青混合料级配设计关键技术,以及钢渣沥青路面施工工艺控制等方面开展相关研究,最后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与质量控制标准.

    沥青路面钢渣应用黏结混合料温度控制

    纤维微表处沥青混合料抗车辙性能影响因素研究

    陈伟东李永坤黄汉东陈雄峰...
    197-20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深入探讨了纤维微表处沥青混合料抗车辙性能的影响因素,旨在为微表处沥青混合料设计与施工提供科学依据.通过综合分析纤维种类、纤维掺量及级配对微表处沥青混合料抗车辙性能的影响,发现聚丙烯纤维相较于玄武岩纤维,显著提升了抗车辙性能,特别是当纤维掺量达到0.2%时,混合料表现出最佳性能.研究还指出,适宜的级配和针片状含量对优化混合料抗车辙性能至关重要,较粗的级配和较低的针片状含量在一定程度上能增强混合料的抗车辙性能.

    道路工程混合料微表处抗车辙性能轮宽变化率

    掺钢渣SMA-13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与路用性能评价

    宋军兴蔡乾东张有民赵飞龙...
    201-20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索钢渣在河西戈壁地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功能性修复中的应用,本文开展了掺钢渣SMA-13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与路用性能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当用钢渣替代同规格天然集料(总掺量为30%),颗粒木质纤维掺量为0.4%时,钢渣集料最佳油石比为6.2%;掺30%钢渣的集料与天然集料SMA-13相比,油石比增加0.2%,颗粒木质纤维掺量增加0.1%,沥青混合料析漏与飞散损失分别降低55%、30.3%,动稳定度增加18.2%,浸水残留稳定度增加2.5%,冻融劈裂强度比增加1.4%,路面芯样15℃劈裂强度增加9.4%,路面构造深度增加5.4%;沥青集料中掺加钢渣后,其功能性修复罩面的路用性能得到了全面改善.

    沥青混合料SMA-13钢渣配合比设计路用性能

    装配式预制混凝土路面施工内源动力影响因素研究

    艾立李燕孙子琨
    207-21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基于SNA的公路工程装配式预制混凝土路面绿色施工内源动力影响因素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SNA模型,对施工过程中的各个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要实现公路工程装配式预制混凝土路面绿色施工,需要从健全规范体系,提高施工部门协作共享,加强装配式预制混凝土路面灌浆施工工艺等方面提升内源动力的推动作用,来有效实现公路工程装配式预制混凝土路面绿色施工,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道路工程绿色施工装配式预制混凝土影响因素

    沥青混合料低碳发展应用研究

    刘燕张玉申
    211-2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实现沥青混合料制备与使用的低碳化,本文以某路面改造工程为例,引入基于组合赋权云模型的沥青混合料绿色发展应用评价方法,对沥青混合料制备过程中的环境影响、经济效益、技术性能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价,通过实际工程应用,验证了该评价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为路面改造工程中沥青混合料的低碳发展应用提供了科学、有效的评价方法.

    道路工程路面材料沥青混合料组合赋权低碳发展

    回收粉尘复合胶浆灌注大碎石基层的应用研究

    吕奉丽王哲吕健涵
    216-22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目前回收粉尘产量大、利用率低及处理难的问题,本文采用室内试验和现场试验路段的修筑,研究了回收粉尘技术指标、回收粉尘复合胶浆配方及其灌注大碎石基层应用的路用性能.结果表明,回收粉尘粒径主要集中分布在0.049~0.075mm,具有黏土特征及形貌;回收粉尘复合胶浆工作性和力学性能随回收粉尘掺量的增加而降低;回收粉尘掺量为40%时,其复合胶浆可在大碎石基层中完全渗透不流淌,回收粉尘复合胶浆灌注大碎石试件无侧限抗压强度为3.1MPa,且该种新材料与水泥稳定碎石材料相比工程造价可降低10%.

    道路材料回收粉尘复合胶浆路用性能工程造价

    基于DPSIR的公路大中修工程低碳施工评价及贴近度分析

    吴秀梅
    221-2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低碳施工评价以及对其的贴近度分析是公路大中修工程低碳施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本文根据实际工程项目统计资料,通过DPSIR模型构建公路大中修工程低碳施工评价体系,采用加权的TOPSIS模型以及贴近度模型,评价其生态交通的发展绩效水平及障碍因子.结果表明,综合贴近程度指标呈平稳增长趋势;压力子系统对整体公路大中修工程低碳施工评价体系发展影响最大,揭示了公路大中修工程低碳施工可持续发展的短板影响因素.

    低碳施工DPSIR模型改进TOPSIS模型贴近度模型

    分离式楔形桥船防撞结构的有限元仿真分析

    陈恒光李志锐匡友弟温睿...
    225-229页
    查看更多>>摘要:桥船防撞结构是保护桥梁和船舶免受碰撞事故影响的重要装置.本文采用有限元方法,对为满足航道通航升级而设计的楔形桥梁防撞结构进行了船舶撞击仿真模拟,分析了不同撞击位置、不同撞击角度下防撞墩的应力分布情况.

    船桥碰撞防撞结构撞击角度有限元分析

    东营市府前街跨湖景观桥方案设计与施工分析

    张芳途
    230-2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城市桥梁的景观要求越来越高,因此研究桥梁景观建筑造型对丰富城市环境愈发重要.本文以山东省东营市府前大街跨悦来湖景观路桥工程为例,介绍了工程总体概况、桥梁建筑设计方案及施工要点.

    景观桥总体设计景观设计施工方案

    高性能材料和耐久性设计在大跨度斜拉桥中的应用与实践

    林全富
    234-238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性能材料和工艺的应用,是一种理念创新,也是一种技术创新.本文采用实证分析法,论述了高性能耐久材料在大跨度斜拉桥中的应用细节与实施效果,得到如下结论: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可以极大地提高材料使用效率,减小断面尺寸和结构自重,简化结构配筋,简化施工流程,适合各类结构形式与安装方法,特别是在钢-混组合结构中,其优点更加突出;采用高强度钢结构可以有效降低构件的自身重量,降低施工难度;综合长效防腐体系的斜拉索有效满足了桥梁的耐久性和抗风动力性能需求,有效兼顾了运营期构件更换的便利性,对交通限制时间更短、影响更小;新型高性能桥墩防船撞消能装置的正撞碰撞力消减幅度达38.0%.

    高性能材料耐久性设计大跨度斜拉桥全生命周期提质降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