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交通节能与环保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交通节能与环保
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
交通节能与环保

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

蔡凤田

双月刊

1673-6478

tseep@ccpress.com.cn

010-85285530

北京市朝阳区安外外馆斜街3号

交通节能与环保/Journal Energy Conservation &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Transportation
查看更多>>《交通节能与环保》为双月刊,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主管,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和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共同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办刊宗旨是:报道中国交通领域节能减排的新技术和科技创新成果。本刊依托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和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凝聚交通行业著名专家、学者及科研机构,构建起传播交通行业节能减排技术应用的综合性专业平台,全方位展现道路运输、水路运输、港口生产、轨道交通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节能减排、低碳环保方面的科研成果与学术发展水平,推动中国交通环境的绿色和谐发展。《交通节能与环保》以科研理论为主,兼顾政策解读、科研成果、生产技术、管理经验、施工技术等方面,主要栏目有:示范项目、汽车工程、港航工程、运输规划与管理、道路环保、轨道交通等。主要服务对象为:交通领域从事节能减排工程技术、科研设计、施工和管理等工作的科研和管理人员,以及高校师生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废旧轮胎在交通安全设施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杨韵可冯阳张艳李红杰...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废旧轮胎的处理和综合利用一直是全球性的环境难题,研究废旧轮胎在交通安全设施中的应用,既可以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又可提升交通安全性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调查研究,总结废旧轮胎在交通安全设施中的应用现状,发现使用废旧轮胎制作成道路隔离带和路缘石等交通安全设施,能有效提高道路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随着对环境保护和资源循环利用的重视,废旧轮胎在交通安全设施中的应用将得到进一步发展,有效推动交通行业的固废综合利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交通安全设施废旧轮胎应用现状发展前景再利用

    建筑垃圾再生微粉资源化利用研究进展

    冯全军薛熠赵志朴张雷...
    5-8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筑垃圾再生微粉的循环利用,有助于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可持续利用,是建筑业领域实现"双碳"的一个重要途径.本文介绍了建筑垃圾再生微粉的资源化利用现状,探讨了将建筑垃圾再生微粉技术应用到黄泛区软土改良的可行性,旨在为建筑垃圾再生微粉的高效利用与深入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借鉴与参考.

    碳排放建筑垃圾再生微粉活性激发胶凝材料

    生物质灰渣轻质土的制备及力学性能研究

    王明晖陈明辉
    9-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生物质发电所产生的大量生物质灰渣堆积问题,本文以生物质灰渣作为原材料,采用水泥、粉煤灰作为胶结料,制备了一种轻质、高强、流动性好的生物质灰渣轻质土.以稠度和强度作为控制指标,采用正交试验分析不同因素的影响从而确定最佳配合比,然后在最佳配合比下开展生物质灰渣轻质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和耐久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胶结料中水泥占比、水固比对强度影响较大,水固比、混合料中胶结料占比对稠度影响较大;生物质灰渣轻质无侧限抗压强度随龄期和胶结料掺量增加而增加;在耐久性方面,生物质灰渣轻质土水稳定性、冻融稳定性均随着胶结料掺量的增加而增加.

    生物质灰渣土最佳配合比无侧限抗压强度稠度耐久性

    固废基胶凝材料在路面基层施工中的应用

    贺天宇李柯骆文彦
    16-19,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河西戈壁腹地由于气候干旱、昼夜温差大、风速大,易引起半刚性基层发生早期开裂,加速沥青路面破坏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固废基胶凝材料的特性生产工艺,提出路面基层结构施工将原水泥胶凝材料替换为固废基胶凝材料,可为交通建设打造绿色生态公路、践行新发展理念、消纳固废材料、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以及降低半刚性基层收缩开裂创新施工方法,解决了半刚性基层开裂难题,减少了碳排放,促进了工业固废的资源化利用,构建了固废综合利用的绿色产业链.

    道路工程固废材料路面基层开裂碳排放

    钢渣沥青路面面层资源集约节约技术应用研究

    杨建辉
    20-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发展绿色交通运输体系,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本文从钢渣原材料的技术要求、钢渣沥青混合料操作技术、关键施工环节、经济社会效益等方面开展相关应用研究工作,并进行了应用工程效益验证分析,解决了钢渣沥青路面表面层施工中存在的多项技术难题,实现了将钢渣高效、高附加值地资源化再利用于沥青路面面层的资源集约节约应用技术,对类似环境下的工程施工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钢渣沥青路面孔隙粗集料

    宁夏某省道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共振碎石化技术应用研究与评价

    李瑞杰罗廷赤司旭陈治明...
    24-3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降低公路建设成本、提高公路固废利用率,本文依托宁夏某省道公路建设项目,采用共振碎石化技术,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实施改造.总结了基于大风大温差环境下,适合宁夏的共振碎石化技术工艺,提出了施工质量控制标准,分析确定了颗粒破碎粒径和级配、施工的最佳共振频率,检测和分析了路面弯沉及承载能力,从技术经济角度分析了共振碎石化技术的实用性.研究结果表明:混凝土路面共振碎石化技术适合宁夏大温差地区旧混凝土路面改造,具有技术操作简单、施工周期短、维养成本低、绿色环保的优势,符合公路长寿命路面和绿色低碳环保的理念.

    道路工程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共振碎石化回弹模量反射裂缝弯沉

    新业态下的ETC自助服务优化升级研究

    陈昱靦
    32-38页
    查看更多>>摘要:ETC 用户的极速增长为 ETC 行业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ETC 无法通行、ETC 电子标签故障等大量的客服问题,让原本就不密集的ETC网点压力剧增.本文探讨在以打造高速公路出行服务为目标的新业态的支持下,推动ETC网点从人工服务转向自助服务的优化升级研究.重点介绍了几种不同形态的ETC自助服务终端的技术特点及配套软件和运营服务设计思路,并对如何解决银行已发行ETC售后问题以及如何通过加盟形式的市场经济手段支持ETC自助服务网络发展做出分析研究.

    ETC自助机综合服务自助终端简易取货自助终端终端加盟

    适用公路交通场景的柔性互联微电网运行方案研究

    翟冬玲赵东芳潘远林刘志强...
    39-45页
    查看更多>>摘要:降低公路交通碳排放,可充分利用路域内闲置土地开发光伏发电设施,为服务区、收费站等交通基础设施供电.长线型公路边坡光伏汇集距离较远,光伏出力全额上网.近区分布式光伏与储能、负荷组成微电网,直接接入服务区或收费站配电系统.为降低充换电设施增加带来的电网配电扩容需求和调峰压力,提升交通基础设施绿色用能比例,利用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将远区光伏与近区交通基础设施微电网连接,组成柔性互联微电网系统.基于系统拓扑结构,提出了柔性互联微电网建设规模设定原则,针对并网和离网等运行模式设计了调度控制策略,在PSCAD/EMTDC建立了电磁暂态模型,对系统不同运行状态进行了仿真模拟分析,验证了运行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公路交通光伏储能直流输电微电网

    山地城市低运量轨道交通适应性研究

    隆冰石小林王涛
    46-50页
    查看更多>>摘要:低运量轨道交通作为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丰富和完善城市公共交通网络,提升出行品质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重庆为案例,结合山水资源丰富、地形高差错落、立体化交通网络等城市特点,从通勤交通需求、城市品质提升、特殊场景应用三个方面讨论了低运量轨道交通的适用性,并结合现代自动导向轨道系统、有轨电车系统、导轨式胶轮系统等低运量轨道,以及智轨(自动导轨系统)、PRT(Personal Rapid Transit,个人快速交通系统)、APM(Automated People Mover,自动旅客捷运系统)、云巴等新型轨道交通制式的技术、经济参数分析,研究不同需求环境下的适宜制式,为山地城市低运量轨道交通规划建设提供参考.

    公共交通低运量轨道交通通勤交通适应性

    运输产品生态化价值实现路径研究

    林伟陈秀波陈兰芳
    5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运输产品生态价值转化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所在,目前,我国运输产品生态价值实现面临着认定、核算、抵押、交易、变现等多方面挑战,本文旨在从绿色产品认证、核算体系、市场机制等方面探索运输产品生态价值转化路径.

    生态运输产品价值实现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