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交通节能与环保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交通节能与环保
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
交通节能与环保

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

蔡凤田

双月刊

1673-6478

tseep@ccpress.com.cn

010-85285530

北京市朝阳区安外外馆斜街3号

交通节能与环保/Journal Energy Conservation &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Transportation
查看更多>>《交通节能与环保》为双月刊,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主管,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和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共同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办刊宗旨是:报道中国交通领域节能减排的新技术和科技创新成果。本刊依托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和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凝聚交通行业著名专家、学者及科研机构,构建起传播交通行业节能减排技术应用的综合性专业平台,全方位展现道路运输、水路运输、港口生产、轨道交通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节能减排、低碳环保方面的科研成果与学术发展水平,推动中国交通环境的绿色和谐发展。《交通节能与环保》以科研理论为主,兼顾政策解读、科研成果、生产技术、管理经验、施工技术等方面,主要栏目有:示范项目、汽车工程、港航工程、运输规划与管理、道路环保、轨道交通等。主要服务对象为:交通领域从事节能减排工程技术、科研设计、施工和管理等工作的科研和管理人员,以及高校师生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煤炭矿石码头智能洒水抑尘联动控制技术

    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
    91-97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技术通过多维度云监测智能分析溯源港口内起尘位置,智能判断、智能推送抑尘联动控制策略,实现污染预警、智能辅助决策和精准定向抑尘的目标;通过自主研发的堆垛表面含水率快速智能测试装备,实时反映场内不同区域堆垛物料含水率情况,基于含水率控制策略,可提高喷洒水量的精准性,维持堆垛一直处于含水率适中和起尘量较低的平衡状态;通过多个作业流程智能洒水抑尘联动协同控制,实现全作业流程粉尘控制的一体化和数字化;集成5G、大数据、人工智能、北斗空间地理信息等技术,建立了具备粉尘浓度实时分析与预测预警和智能洒水抑尘联动控制等功能的系统,提高抑尘效率的同时提高抑尘用水的使用率,减少港口水资源消耗,构建了煤炭矿石码头"主动抑尘+智慧决策+绿色低碳"的粉尘控制新模式。

    码头粉尘浓度智能监测定向抑尘智能洒水系统

    纯电动通学公交车示范运营应用技术

    北京公共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北京福田欧辉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98-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大城市校园周边拥堵问题及传统校车运行过程中带来的燃料消耗和排放问题,本项目基于能量流整车经济性优化策略分析,采用分布式驱动和整车热管理等先进节能技术,研发了纯电动通学公交车产品,并设计合理通学公交线路,使校车的整车电耗较其他纯电动公交降低。同时采用先进的结构安全和电安全技术,在结构上使用高强钢封闭环结构安全技术,满足整车前部碰撞、后部碰撞、上部结构强度、动力电池侧碰、整车电安全等安全技术要求,且车辆安装多种主动及被动安全装置,在安全及环保上优于传统校车,节碳效果明显。

    电动车校车分布式驱动热管理安全环保

    纯电动智能导引运输车的应用

    广西钦州保税港区盛港码头有限公司
    105-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先进的 IGV 让码头前沿的水平运输实现了无人化。这一系列变化,不仅显著降低了码头生产运营各个环节的人力资源成本,还将人为因素对稳定性与安全性的影响降到最低,实现了码头作业从传统劳动密集型向自动化、智能化的革命性的转变。该项目为港口使用者所需的箱型货物提供有效、优质的装卸服务,给周边企业带来高效的物流服务水平,为港口从业者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在科技创新带动下,智能 IGV 让港口更绿色、高效,让码头工作更安全、人性化,是绿色港口建设的必经之路。通过纯电水平运输设备替代传统燃油车,有效降低碳排放量,降低能源使用,消除了废气和噪声污染,实现绿色、环保的效果。

    IGV码头生产装卸服务港口建设设备替代

    绍兴市交通碳达峰重货领域"碳效码"应用项目

    绍兴市交通运输行政执法队
    109-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数字化基础差的问题,绍兴市结合重货行业特点确定重货碳达峰总体业务框架,搭建了绍兴市碳达峰重货领域"碳效码"应用平台,实现了对绍兴市道路货物运输领域企业碳排放情况的数字化管理。通过协同卫星定位运营商对绍兴市货运车辆安装卫星定位传感器,获取车辆的行驶里程;同时根据国省道及高速上布设的称重传感器实现车辆载重的数据采集工作,提高了车辆周转量的数据获取的准确性,进一步实现碳排放量的精准计算。此外,配套出台了《绍兴市国四老旧营运货车提前淘汰补助办法》《关于金融支持绿色交通促进低碳循环发展的指导意见》以及《保险支持货运行业低碳转型促进绿色规范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文件,为平台应用场景落地的实施提供了政策支撑。

    道路运输数字化应用平台企业碳排放

    甩挂物流数字化平台碳足迹增值技术

    烟台中远海运甩挂物流有限公司
    115-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锚定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大力推进绿色发展、绿色物流,把握碳达峰关键期、窗口期,着眼绿色低碳运输方式的研究与推广应用。本项目以甩挂运输为抓手,打造多式联运的物流运输模式,推动环渤海湾的物流运输模式从全程陆路运输向甩挂模式的跨海物流运输模式的改变,同时联合专业机构对甩挂运输模式的碳排放进行计算,专项打造形成甩挂物流碳足迹系统,作为向客户提供的可选或免费增值服务,并内嵌于当前的数字化平台,积极参与行业标准制定,创新碳交易、碳采集等相关产品,持续提升自身绿色低碳水平。

    甩挂运输多式联运碳排放计算数字化平台

    绿色电动箱船建造应用技术

    中远海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
    118-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该项目通过电动船替代传统燃油型船舶,应用船电分离模式,辅以绿电供应,可根据航程需要灵活配置船用箱式电源,采用换电模式实现全程纯电航行。并针对此开展了长江干线 700TEU电动集装箱船的示范应用,打造绿色零碳航运示范,建设长江干线绿色航运走廊,助力我国水运绿色转型。该项目的实施可实现所在水域船舶航行零碳排放;同时电动船由于震动小,噪音低,可极大改善工作环境,提升船员工作舒适性;运用船电分离模式,以多个箱式电源供电,加之直流组网技术,有效提升船舶的航行里程。

    船舶工程发展理念绿电供应示范应用绿色航运

    面向节能低碳的船舶精准乘潮交通组织优化技术

    大连海事大学海上智能交通研究团队
    121-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技术旨在应对航运业的能源浪费和环境影响问题,实现港口和船舶运营的智能化和高效化。技术设定的主要目标包括提高大型船舶乘潮窗口期准确性,优化船舶交通组织,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项目开展了超长航道地理环境对潮汐变化和船舶行为的影响机理的深入研究,提出了船舶乘潮窗口期精准预测方法。在船舶交通组织方面,融合航行规则和船舶行为特征,提出了交通冲突消解方法,并优化了船舶的通航模式,构建了绿色港航智慧综合决策系统。随着大型船舶载货量的增加,减少了单位货物的燃料消耗,同时加快了港口的装卸效率和船舶周转,实现了绿色低碳节能。此外,本项目成果减少了使用传统乘潮方式的疏浚量,直接减少了疏浚的碳排放。

    航运业能源和环境交通组织影响机理通航模式

    《交通节能与环保》投稿须知

    前插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