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吕淑珍

季刊

1009-8976

xb503@ccit.edu.cn

0431-85713876

130012

长春市红旗街2494号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Changchu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查看更多>>本刊2000年12月创刊。设有政治·哲学、经济与管理、历史·文化·语言、文学·艺术、高等教育等栏目。学报立足为本校教学和科研服务,同时接收具有一定研究水平和应用价值的校外稿件,欢迎相关专业研究人员、教师等社会各届赐稿。本刊受理打印稿及软盘,来稿一般在7500字以内,寄稿时请写明作者简介,联系电话和通讯地址。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安徽省"四链"融合发展的测度评价与贡献识别

    郑小为杨亚柳
    55-62页
    查看更多>>摘要:"四链"融合一直是安徽省加快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科技创新策源地"的特色打法.目前,安徽省已初步形成"四链合一"的创新生态,但对于其深度融合发展仍存在优化提升空间.采用熵值法、耦合协调度以及灰色关联度对安徽省"四链"的发展水平、融合发展态势以及"两链""三链"对整体"四链"的贡献度进行测度、评价与识别.结果发现:2009-2022 年安徽省"四链"发展水平呈稳定增长趋势;耦合协调类型从严重失调向优质协调过渡发展,"四链"融合迈入协调发展和良性互动态势;资金链人才链的耦合协调、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的耦合协调对安徽省整体"四链"融合发展的贡献度最高.鉴于此,提出推进安徽省"四链"深度融合对策建议,以期推动安徽省经济高质量发展.

    安徽省"四链"融合熵值法耦合协调度灰色关联度

    安徽省绿色保险助力"双碳"目标实现的优化路径研究

    方盈雷冬嫦
    63-6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安徽省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持续推进,生态环境问题日趋突出.绿色保险是绿色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背景下,保险公司在资产端和负债端可以通过绿色保险产品与服务有效实现环境风险管理和绿色生产体系建设,进一步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针对安徽省在加快绿色保险助力"双碳"目标实现的过程中存在法律法规不健全、风险评估机制不通畅、绿色保险产品单一等突出问题,提出安徽省应在绿色保险立法体系、服务体系、产品体系等方面不断优化建设,打破绿色保险发展的壁垒,促进"双碳"目标的实现.

    "双碳"目标绿色保险低碳经济

    从主体间性看彝族汉语诗歌艺术语言的视域融合

    周敏耿好
    68-71页
    查看更多>>摘要:彝族汉语诗歌艺术语言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学实践,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彝族汉语诗歌反映彝汉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形成的独特文化内涵和审美心理.彝族汉语诗歌艺术语言在创作主体到发话主体视域融合中生成,在文学阐释和审美活动的主体间性中实现,在发话主体召唤结构和接受主体期待视野中,求真和想象成为推动彝族汉语诗歌艺术语言视域融合的心理机制,在场与缺席、互文与创造是触发视域融合的根本动因.

    主体间性彝族汉语诗歌艺术语言视域融合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022年载文特征与研究主题的文献计量分析

    邹伯骏沙禹辰
    72-7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中国知网数据库《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022 年 3 109 篇载文为研究对象,运用VOSviewer对其计量学指标进行深度挖掘.研究发现:2000-2011 年载文量波动较大,2009-2011 年载文量主要指标表现优异,近十年载文量各项指标呈现稳中求进态势;大多数文献处于低被引范围,高被引文献的学术影响力较大;124 位核心作者以学报主办方科研人员为主体,已形成7 个合作网络;高产机构发文呈现地域性和集中性.深度分析7 518 个关键词的共现网络发现:形成深化工程教育教学改革、推进地方高校质量文化建设、政治理论与思政教育、提升地方高校组织国际化4 个热点研究主题.建议学报在后续发展中,依托主办院校学科优势,探索创办特色栏目,提升学报的核心竞争力.

    地方高校社科学报载文特征文献计量审核评估

    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数智化测评探索——以昆明城市学院英语专业iTEST智能测试云平台应用为例

    王丽
    79-8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教育信息化2.0 的深入推进,传统的教育评价方式正面临着重大的转型.旨在探讨教育信息化2.0 背景下,数智化测评理论和模式的发展,并通过昆明城市学院英语专业iTEST智能测试云平台的应用案例,分析数智化测评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实践效果和未来发展趋势.

    教育信息化2.0数智化测评英语专业iTEST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探索

    时国平钱叶册
    83-86页
    查看更多>>摘要:依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对池州学院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实践教学提出改革策略.厘清在日常实践教学中的实践教学机制、实验设备及实验项目和实践教学方法等方面与工程专业认证标准之间的差距,逐步加以改革和纠正.加强与地方电力公司和电气设备生产厂家等企业深入合作,共同构建校内实训中心、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和产学研合作平台.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提升教师的科研和实践创新能力.加强实践教学监控体系建设,保证所进行的实践教学能及时反馈给学校管理层,作出应对策略和调整方案.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实践教学体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监控体系

    基于"交通强国"背景的土木类专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路径探究

    王立峰肖子旺贾永峰孙祥龙...
    87-91,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旨在深入探讨土木类专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重要性和实施路径,以期为高等教育实践教学改革和行业发展提供有益参考.通过校企合作模式分析、实践教学环节改革与创新和产学一体化项目推进,解决当前校企合作面临的挑战.强调需要从政策支持、机制建设、教师和企业导师培训等多个方面入手,全面提升校企合作的效果.通过不断优化校企合作模式和教学环节,有望为高质量人才培养和行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交通强国"土木类专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现代产业学院《有机化学》课程"应用型"教学模式思考与探索

    柳阳曹锰王振希徐胜...
    92-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代产业学院是地方行业特色和优势与高等学校深度合作的办学形式,是地方本科高校迈向应用型本科高校的重要举措.以南昌工程学院香料香精现代产业学院香料香精技术与工程专业《有机化学》为例,构架了"一中心、一理念、一认证、双导师、三场景"的课程实施思路.通过细化教学模式、引入课程思政、优化考核方式等举措,以实现《有机化学》课程"应用型"教学模式,为现代产业学院培养应用型人才奠定基础.

    现代产业学院有机化学应用型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

    专业认证背景下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建设研究

    门兰静董福湘毕明丽薛晓刚...
    96-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工程教育认证的推动下,对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建设进行了系统研究和实践.基于OBE理念和新工科建设制定面向需求的人才培养目标,建立163 递进式人才培养模式;基于学生应用能力培养,优化调整课程体系;利用互联网技术,搭建以学生为中心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加强师资队伍和实践基地建设,构建产教融合人才培养体系;基于持续改进,建立面向产出的融入课程思政和创新的课程质量评价体系.这些研究实践将有利于提高我校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专业竞争力.

    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产教融合课程评价体系

    新工科背景下材料与化工(材料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与改革

    卫勇刘琪冒国兵
    102-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材料与化工(材料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研究了在新工科背景下,如何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相关策略.提出了从明确学生培养过程管理、论证改革人才培养方案、优化实践环节考核体系、加强专业实践基地建设等策略进行改革,以期提升材料与化工(材料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实践创新能力.

    新工科专业学位培养模式实践创新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