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王广洲

半月刊

1671-6531

ccjyxyxb@163.com

0431-88945284

130061

长春市康平街428号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Changchun Education Institute
查看更多>>本刊立足于高校,面向中小学校;立足于科研,服务于教改。主要读者:高校教师,中小学校教师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教师"数智力"提升:本然逻辑、实然境遇与应然举措——兼论开放教育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

    卢克勤
    5-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发展数字教育、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是大势所趋、发展所需、改革所向.数字赋能教育,提升英语教师"数智力"合乎时代发展的本然逻辑,但当前教师数字素养的重塑也面临线上线下教学失衡、评估体系不适及角色失焦等实然境遇.基于英语教师"数智力"提升的现实之困,在策略上要准确把握数字赋能教育的内涵,推进教学模式和教学范式两个转变,把握环境、基础规律及创新应用3个着力点,通过改善政策与体制环境、重构教学要素关系、智能创新研修模式和重构评价体系等应然举措持续推进英语教师职业能力和水平的跨越式发展.

    数字素养数字赋能"数智力"英语教学教师职业发展

    新时代中小学幼儿园名师"后培养"模式探究

    马琳韩冬梅
    14-19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建设离不开高水平名师的引领.从新手教师、骨干教师成长为名师,在专业成长的过程中难以避免地会出现专业发展的高原期.名师的二次成长,是成为名师之后朝着更高的目标迈进,从而实现自身发展的过程,是名师专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阶段.依据教师专业发展理论、成人学习理论和人力资源理论,深刻反思区域中小学幼儿园名师培养的实践经验,探索并构建区域中小学幼儿园名师"后培养"模式,破解名师再成长的停滞问题,能够帮助更多的名师实现二次成长.

    中小学幼儿园名师"后培养"模式

    农村家长幼教观念的调查研究——以山西省高平市C村为例

    李若彤李志河
    20-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家长的教育观念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占据主导作用.农村地区的学前教育是教育均衡发展中的"短板",推动其发展对我国教育的整体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发展农村学前教育亟须教育观念的进步,尤其是家长的教育观念,通过运用扎根理论和Nvivo11软件对山西省某农村地区学前儿童家长的教育观念进行调查分析,建立由家长儿童观、教育观与人才观构成的理论模型.结论表明:农村家长幼教观念有待更新,需国家、园所、家长3个层面构建共同体,以实现有效转变.

    农村家长教育观念幼儿教育质性研究

    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路径

    王鹤桥韩强
    28-33页
    查看更多>>摘要: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百年艰苦奋斗的精神基因,具有极其重要的思想意义和教育价值,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既有利于加强学生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历史的认识,也有利于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大学生.高校作为立德树人的主阵地,应积极探索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思政教育,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新时代伟大建党精神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

    高校新媒体平台思政育人的问题与路径探析

    郝慧鹏
    34-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新时期背景下的高等教育领域,新媒体平台已成为师生沟通、教学资源分享和思想交流的重要渠道.目前,高校新媒体平台思政育人存在信息过载、互动缺乏、内容不足和安全性风险高等问题,应通过加强内容创新、增强多元互动、推进技术应用、加强平台管理等路径,推动高校思政育人工作的高质量发展.

    新媒体平台思政育人路径

    荒诞世界中的悲剧人生——存在主义视域下的《许三观卖血记》

    胡蒙蒙
    39-43页
    查看更多>>摘要:《许三观卖血记》摒弃了宏大的启蒙叙事,将笔触直指世俗生活中的个体,以冷峻的笔法写出了平凡人面对荒诞世界的生存态度.作品对荒诞境遇的深度剖析、对民间现实图景的去蔽和对苦难中生命意识的表达都展现了存在主义对作家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作品在对存在主义的挖掘中唤醒了民族苦难记忆,唱响了民间生命之歌.

    余华《许三观卖血记》存在主义

    中国之歌——《名门》中的异域文化观

    李嘉欣
    44-50页
    查看更多>>摘要:《名门》是英国女作家谢福芸的代表作.小说中主人公因辛亥革命住进了中国的家庭,开启了中国之旅.该小说视角多变,构建的中国空间立体真实.运用波特兰·韦斯特法尔的多重聚焦理论,从内源性、外源性、异源性3个视角展开空间分析,整合不同视角下中国空间的不同特点,能够还原一个更加客观的小说空间,反映出作者客观包容的异域文化观及其反文化霸权主义的思想.

    《名门》异域文化观空间构建多重聚焦

    基于扎根理论的学生能力图谱构建与提升进路——以旅游管理专业为例

    王慧王泽慧
    5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文科建设的核心要义是立足新时代,回应新需求,对传统文科革故鼎新,打破学科专业壁垒,培育高素质文科人才.在此背景下,对30位南宁师范大学旅游管理专业的在校生、毕业生和专业课教师进行深度访谈,采用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对转录后的文本资料进行三级编码,构建知识应用能力、跨界创新能力、协调沟通能力、人文伦理素养4个维度的学生能力图谱,并对其能力特征进行了具体阐释.在此基础上,提出培养跨学科视野,提升知识应用能力;树立跨思维理念,增强跨界创新能力;促进合作跨越发展,提升沟通协调能力;探索文化交流,提升人文伦理素养的建议.

    新文科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能力图谱扎根理论

    创新创业"五维一体"育人模式探究

    李润亚梁岩鸿刘超马泽宇...
    58-64页
    查看更多>>摘要:"五维一体"育人模式是指创新创业目标、课程、师资、管理、评价五个维度的一体化,其有效运行离不开五个维度内部的一体化和五个维度之间的立体联动."五维一体"育人模式的构建需要明确育人方向、夯实课程基础、优化师资队伍、实现政企校共赢、倡导多维评价的一体化.

    创新创业"五维一体"育人模式立体效应

    高职院校"以群建院"的合理性分析

    蔡佳根
    65-7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国家高职院校"双高计划"的推进,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产业集群的影响越来越显著,如何培养高质量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拷问着高职院校的培养模式和治理模式."以群建院"是以专业群建设为逻辑,将其作为学院设立的基础,是培养高质量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和实现高职院校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从历史逻辑、现实逻辑和理论逻辑3个层面分别探讨"以群建院"的合理性,揭示其是顺应时代发展的产物,有助于解决高职院校面临的新问题.

    高职院校以群建院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