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刘兆仪

月刊

1009-1068

custsxb@cust.edu.cn

0431-85582725

130022

吉林省长春市卫星路7089号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以推动学术研究、促进学术交流、提倡学术争鸣为办刊宗旨,积极推动教学科研的发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东非故事的创伤记忆书写——以古尔纳小说《天堂》为例

    徐杨董琛
    144-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天堂》是阿拉伯裔作家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的代表作。小说以男孩优素福的经历为主线,不仅展现了其成长道路上的生存困境与创伤记忆,也通过他的经历折射出东非人民在经受殖民主义、奴隶制度、种族隔离等等迫害之后形成的集体创伤记忆,而后者则随着代际传承,甚至影响到古尔纳自身。为了表达创伤记忆,古尔纳选取了模糊性的叙事方式和儿童叙述视角,含蓄而隐蔽地展现了东非大地的创伤图景。他对创伤记忆的书写不仅是其追忆殖民历史的重要过程,也是反思和疗愈自我及非洲本土社会的一种方式。

    古尔纳《天堂》创伤记忆书写

    地方高校"电子信息类"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宫玉琳刘云清田成军
    150-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工科建设背景下,社会对于创新创业型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对国家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如何深入开展创新型人才培养是高校面临的重要课题。基于对当前地方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现状和普遍性问题的分析,以长春理工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为例,从立德树人、协同育人模式、课程体系、实践培养、质量保障建设六个维度提出解决路径。以此推进创新型人才培养,进一步促进新工科建设。

    地方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实践

    高等教育国际化视域下高校教师公派留学工作探析——以浙江省和吉林省高校为例

    白亚东王禹耕张灜方
    156-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吉林省和浙江省省属高校国家公派留学人员为调研对象,以调查问卷和座谈的方式开展调研活动,比较分析吉林省高校教师公派留学工作存在的差距及原因,科学谋划公派出国留学布局,积极探寻吉林省高校教师公派留学快速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高校教师国际化公派留学对策建议

    "两个结合"视域下网络思政教育创新路径探析

    时晓萌李源
    161-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思政教育作为引导大学生思想观念的重要途径,逐渐受到关注,同时也面临着新的要求和挑战。"两个结合"作为党的创新理论之一,将其融入网络思政教育有着紧迫的必要性。在"两个结合"理论框架下,应适应新形势,提升网络思政教育的质量与效果,探索切实有效的网络思政教育创新路径,以助力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两个结合"网络思政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责任与透明:高校信息公开促进教育公平路径初探

    吴单丹王春来
    167-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信息公开成为社会关注的重要着眼点。高校信息公开实质上是政府信息公开在高等教育领域内的延伸,不仅是高校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表现,更是高校改变治理方式、推动高等教育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体现。应以高校信息公开促进教育公平为出发点,厘清当前的现存问题,从顶层设计、制度执行、监督反馈等多个维度制订多种路径,及时有效地进行信息公开,促进教育公平,为强国建设提供人才基础。

    高校信息公开教育公平教育信息

    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现实困境与实践路径思考

    赵娜苏蔷
    172-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劳动教育对于高校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新时代的劳动教育也具有新的价值意蕴。当前高校劳动教育面临着劳动教育课程教学质量不高、劳动教育主体协同性不强、劳动教育的对象针对性不强、学生劳动的内驱力不足等现实困境。应通过打造劳动教育"精品课"、促进劳动教育"体系化"、浓郁劳动最光荣"大环境"等,积极探索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实践路径。

    劳动教育现实困境实践路径

    大学课堂多元可视化评价体系的构建

    闫玉娟赵猛
    176-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知识经济已成为中国21世纪特点的最佳演绎,与知识紧密连接的中国高等教育也将日益遭遇技术革命、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知识技术的挑战。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日本、新加坡等不断开始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以适合不断发展的知识技术,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国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课程设置等方面的变革中也收获得了许多阶段性成果,但对于高等教育课堂评价的变革却相对比较落后,随着学习分析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等的发展,以智能方式来评价课堂教学已经成为改革的主要方式方法。对此,从学生学习过程中产生的行为数据,构建多元的课堂评价体系,精准评估学生的学习发展、态度情感发展过程。

    大学生课堂多元可视化评价

    人物介绍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