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长春中医药大学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长春中医药大学

曲晓波

双月刊

1007-4813

jlzyybjb@126.com

0431-86172610

130117

长春市净月经济开发区博硕路1035号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属医学学术刊物。主要反映该院中西医药等各个学科的教学、科研、临床新成果,报道各种学术活动,以促进长春中医药大学与各院校之间的交流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司美格鲁肽对2型糖尿病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观察研究

    闫波王子超陈迹张全梅...
    9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司美格鲁肽对2型糖尿病伴慢性心力衰竭(CHF)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2年9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71例2型糖尿病合并CHF及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随机分为对照组(胰岛素治疗,35例)与治疗组(胰岛素联合司美格鲁肽治疗,36例).比较2组治疗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结果 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HbA1c达标有效率为72.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有效率(31.4%)(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体质量、FBG、HbA1c和TG均出现明显下降并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联合应用司美格鲁肽治疗后出现LVEF升高、BNP降低、UACR和尿alMG下降,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的不良反应无明显区别(P>0.05).结论 司美格鲁肽对2型糖尿病伴CHF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具有良好的血糖控制效果,可显著改善心功能,减少肾脏病病情进展,临床应用安全性较高.

    2型糖尿病司美格鲁肽慢性心力衰竭肾功能不全疗效与安全性

    全自动凝血分析仪在子痫前期患者凝血功能检测中的临床应用

    王涛刘崇东高志琪
    95-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全自动凝血仪在子痫前期患者凝血功能检测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本院2019年3月-2022年3月期间的120例子痫前期患者设为研究组.轻度患者70例,重度患者50例,设为轻度组和重度组.同期选取正常妊娠孕妇120例设为对照组.采用CS-5100全自动凝血分析仪对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抗凝血酶-Ⅲ(AT-Ⅲ)水平进行检测;计算不同浓度凝血七项不精密度CV值;测定APTT、PTTT日间不精密度;评判Fib、D-D、FDP、AT-Ⅲ的携带污染率,观察检测结果.结果 与对照组和轻度组相比,研究组和重度组的APTT、PT、TT、AT-Ⅲ水平降低,Fib、D-D、FDP水平升高(P<0.05);APTT、PT、Fib不同浓度(正常、中度、高度)水平的批内不精密度分别为0.475%~2.664%、0.632%~1.066%、1.995%~3.615%;单水平项目 TT、D-D、FDP、AT-Ⅲ 的 CV 批内分别为 0.712%、4.241%、6.301%、5.441%;APTT、PT、TT日间不精密度较好,但Fib CV略大;Fib、D-D、FDP指标水平的判定标准均≤10%.结论 对子痫前期患者通过全自动凝血仪进行凝血七项检测,能够显著评估患者凝血功能状态,对于评估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具有关键作用,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坚实依据,有利于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

    子痫前期凝血七项全自动凝血仪不精密度携带污染率

    萘莫司他对血液透析高危出血倾向患者的治疗效果研究

    胡雪峰刘志刚李鹏王晓婷...
    99-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萘莫司他对血液透析高危出血倾向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以2021年5月-2023年3月哈尔滨二四二医院收治的血液透析高危出血倾向患者11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所有患者透析期间均进行抗凝治疗,其中对照组进行无肝素抗凝,观察组采用萘莫司他抗凝,2组均观察至透析完成.比较2组透析情况、透析前后电解质、营养指标、凝血功能、肾功能及透析后透析充分性.结果 观察组血滤器使用时间长于对照组,静脉壶抗凝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透析后与透析前比较,2组血清钠离子水平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2组血清钾离子、血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透析后与透析前比较,对照组血小板水平降低,且低于观察组(P<0.05);血清D-二聚体(D-D)水平升高,且高于观察组,观察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延长,且长于对照组(P<0.05);透析后,观察组尿素清除率(KTN)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与无肝素抗凝相比,采用萘莫司他对血液透析高危出血倾向患者进行抗凝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透析情况,调节电解质水平及凝血功能,提高患者透析充分性,同时不会对营养状态产生较大影响,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血液透析高危出血萘莫司他肝素抗凝凝血功能透析充分性

    中晚期原发性肝细胞癌的临床治疗现状与展望

    许华晨王凤玲谢林虎
    103-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鉴于我国肝细胞癌的高发率和中晚期肝癌的高检出率,患者就诊时已失去手术切除癌组织的机会,而临床上对于不可手术切除的肝癌患者进行单一的治疗往往无法获得良好的预后效果,且5年生存率低.因此,急需规范的综合治疗手段提高晚期肝癌患者的总生存期.通过复习国内外开展的针对中晚期肝癌患者治疗的临床实验,发现阿替利珠单抗联合贝伐株单抗用于不可手术切除的晚期肝癌患者在总生存期、无病进展期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明显优于单药纳武力尤单抗和派姆单抗,同时,瑞戈非尼靶向治疗索拉菲尼耐药的肝癌患者也取得了更长时间的中位生存期.由于单独应用免疫治疗或靶向治疗不能达到晚期肝癌患者无瘤生存的要求,因此介入手术治疗联合免疫治疗或靶向治疗可明显缩短患者总治疗时间,且药物不良反应分级更低,增加了患者的依从性.通过对现有临床药物试验结果的总结和分析,在提高肝癌患者药物获益率和降低不良反应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原发性肝细胞癌肿瘤靶向治疗免疫治疗

    丹参素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黄飞跃李阳吴富菊
    108-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丹参素是丹参的主要水溶性活性成分,具有多种药理活性,近年来在心血管系统疾病中被广泛研究,并应用于临床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的防治至今仍是尚未攻克的难题,由于其与心血管系统疾病相似的发病机制,丹参素在防治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中的作用也成为学者们研究的热点.研究显示,丹参素及其衍生物可以通过抗氧化应激、抗炎、抗凋亡、抗凝、保护血管内皮等途径发挥作用.本文从上述几个方面探讨其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中可能的作用机制.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丹参素

    基于"肾主骨"理论阐述肾功能对骨代谢调控的主导作用

    罗宗键卢焱李鸾吴海龙...
    114-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肾主骨"理论阐述肾功能对骨代谢调控的主导作用.从中西医等不同角度系统阐述肾功能对骨代谢调控所起的主导作用:在生理状态下,甲状旁腺激素(PTH)、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及1,25二羟基维生素D参与了矿物质代谢平衡的调节,而肾在骨矿物质平衡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病理状态下,肾功能异常也会导致慢性肾病-矿物质和骨异常(CKD-MBD)或肾性营养不良(ROD)的发生,引起骨矿盐代谢紊乱.进一步丰富"肾主骨"理论的深层次内涵.

    肾主骨肾功能骨代谢主导作用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稿约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