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长春中医药大学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长春中医药大学

曲晓波

双月刊

1007-4813

jlzyybjb@126.com

0431-86172610

130117

长春市净月经济开发区博硕路1035号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属医学学术刊物。主要反映该院中西医药等各个学科的教学、科研、临床新成果,报道各种学术活动,以促进长春中医药大学与各院校之间的交流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青少年抑郁症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影响因素

    黄俭程小伟朱向阳
    330-3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青少年抑郁症与非自杀性自伤(non-suicidal self-injury,NSSI)行为的关系及预防对策.方法 114例2021年1月-2023年1月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依据是否伴有NSSI分为伴有NSSI组(59例)和不伴有NSSI组(55例).统计青少年抑郁症患者NSSI的单因素,并分析其高危因素.结果 伴有NSSI组与不伴有NSSI组有无焦虑、抑郁程度、有无童年家庭功能不全、有无童年虐待、是否受过校园欺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焦虑、重度抑郁、有童年家庭功能不全、有童年虐待、受过校园欺凌是青少年抑郁症患者NSSI的独立高危因素(P<0.05).结论 青少年抑郁症患者NSSI的高危因素包括有焦虑、重度抑郁、有童年家庭功能不全、有童年虐待、受过校园欺凌等,临床可据此给予青少年抑郁症患者针对性预防对策,以减少青少年抑郁症患者NSSI的发生.

    青少年抑郁症非自杀性自伤行为高危因素预防对策

    瑞马唑仑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苏醒质量、炎症应激及术后谵妄的影响

    赵建华王玲李梅刘秀坤...
    335-3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瑞马唑仑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苏醒质量、炎症应激及术后谵妄的影响.方法 将2021年11月一2023年3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秦皇岛医院收治的94例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47例.A组给予咪达唑仑、舒芬太尼、罗库溴铵进行麻醉诱导;B组则予以瑞马唑仑、舒芬太尼、罗库溴铵进行麻醉诱导,均观察至患者出院.比较2组苏醒期Riker镇静-躁动评分表(RSAS)评分;不同时间点生命体征、认知功能,术前、术后72 h炎症应激;术后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与A组苏醒期RSAS评分≥5分的患者占比42.55%比,B组的10.64%相对更低(P<0.05);与T0进行比较,T1~3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均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且B组高于A组(P<0.05);术后72h,2组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一氧化氮(NO)、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与术前比较均升高,且B组低于A组(P<0.05);与T4比较,T5、T3、T62组认知功能评分呈现出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且B组高于A组(P<0.05);术后住院期间,与A组比较,B组发生谵妄、低氧血症的患者占比相对更低(P<0.05).结论 瑞马唑仑能够有效提高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的苏醒质量,缓解患者的炎症应激反应,稳定患者的生命体征,可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降低患者术后谵妄、低氧血症的发生率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髋关节置换术老年瑞马唑仑苏醒质量炎症应激谵妄

    异位妊娠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的现状和展望

    纪诚陈雪叶聪杨依玲...
    340-3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异位妊娠作为一种常见的妇科急症,其治疗策略的优化对于提升育龄女性生殖健康具有重要意义.该文综合分析了中西医结合在异位妊娠保守治疗中的应用现状,并探讨了其未来发展趋势.通过对甲氨蝶呤单药治疗和腹腔镜手术等西医传统方法的评估,与中医药治疗如中药、针灸和推拿等方法的综合疗效进行对比,揭示了中西医结合治疗在提高治疗效果和降低副作用方面的潜力.展望未来,个体化治疗方案、微创技术的进步和中药新药的开发,预计将为异位妊娠的保守治疗提供更广阔的视野.本综述强调了中西医结合治疗异位妊娠的优势,并为其在临床实践中的深入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异位妊娠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药物治疗针灸疗法手术治疗

    原发性胃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治疗的进展

    王贞吴元玉连树林
    345-349页
    查看更多>>摘要:胃是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PGL)最常见的发生部位,以非霍奇金淋巴瘤中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为主.在临床表现、免疫表型及分子遗传学等方面具有高度异质性,与其他良恶性肿瘤难以区分.近年来其发病率也呈现明显上升趋势.虽然治疗方法在过去十几年发生了显著变化,但是仍没有形成统一的治疗模式.现将对胃DLBCL规范化治疗方案及最新治疗研究进行阐述,以期待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方案.

    淋巴瘤大B细胞弥漫性治疗

    丹酚酸B在帕金森病动物模型中的神经保护作用及临床应用进展

    朱彤曾广红周杰
    350-354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一种逐渐进展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帕金森病在老年人群体中的发病率较高,主要病理机制为多巴胺神经元丧失、神经纤维缠结的形成、氧化应激和线粒体功能受损、炎症反应和蛋白质代谢异常.丹酚酸B作为一种从丹参中提取的活性成分,其对帕金森病的神经保护作用机制为抗氧化作用、改善线粒体功能、调控神经炎症、抑制细胞凋亡、促进神经元分化与增值和影响肠道菌群.丹酚酸B作为辅助药物与常规治疗药物联合使用,具有增强疗效、减少副作用的功效,其为临床进行帕金森病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了方法及依据.

    帕金森病丹酚酸B神经保护抗氧化神经炎症抑制细胞凋亡线粒体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