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长春中医药大学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长春中医药大学

曲晓波

双月刊

1007-4813

jlzyybjb@126.com

0431-86172610

130117

长春市净月经济开发区博硕路1035号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属医学学术刊物。主要反映该院中西医药等各个学科的教学、科研、临床新成果,报道各种学术活动,以促进长春中医药大学与各院校之间的交流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不同入路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分析

    余飞左延卿陈节高凤云...
    1033-10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入路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 选取 82 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经额入路组和经颞入路组,各 41 例.经额入路组和经颞入路组分别经额叶、颞叶入路行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2组术后均随访3个月.比较2组术后3个月的疗效;术前,术后1周、3周的神经功能及意识状态,术前、术后 24 h的炎症介质,术前、术后 3 d的神经营养因子和随访期间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较经颞入路组,经额入路组术后引流时间更短,血肿清除率更高(P<0.05);较术前,2组术后1周、3周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逐渐降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CS)评分逐渐升高(P<0.05);与术后 1 周比较,经额入路组术后 3 周的NIHSS评分、GCS评分均优于经颞入路组(P<0.05);较术前,2 组术后 24 h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升高(P<0.05);较术前,2 组术后 3 d的血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神经生长因子(NGF)水平升高,且经额入路组高于经颞入路组(P<0.05);血清烯醇化酶(NSE)水平降低,且经额入路组低于经颞入路组(P<0.05).结论 经额和经颞叶入路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均可发挥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且二者均对炎症介质的影响较小,但相比经颞叶入路,经额叶入路可缩短患者术后引流时间,提高血肿清除率,并可调节患者机体神经营养因子水平,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意识状态.

    高血压脑出血经颞入路经额入路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神经功能炎症介质神经营养因子

    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假体型号预测模型的探讨

    邓华梅袁札根曾德荣李治敏...
    1038-10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构建全膝关节置换术(TKA)股骨(F)和胫骨(T)植入假体尺寸的预测模型,为优化手术器械的配套提供参考,从而达到降耗提效的目的.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收集 2019 年 1 月-2019 年 12 月在广东省中医院实施TKA的440例患者的资料,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假体品牌、股骨假体与胫骨假体的前后径(AP)与内外径(ML)等.采用t检验、秩和检验、χ2 检验及预测模型采用多元回归.结果 本组 440 例患者的平均股骨AP为(58.6±3)mm,平均胫骨ML为(68.8±3.7)mm.使用最多的股骨假体AP是58 mm(占22.27%),常用的股骨假体AP 55~62 mm(占86.14%);使用最多的胫骨假体ML是68 mm(占33.86%),常用的胫骨假体ML 63~74 mm(占93.86%).构建的全膝关节假体尺寸预测模型:股骨AP(mm)=29.122+18.759×身高(m)+0.039×体质量(kg)-1.397×性别(男=1,女=2)、胫骨ML(mm)=37.880+20.675×身高(m)+0.036×体质量(kg)-2.134×性别(男=1,女=2),以及分性别的股骨AP与胫骨ML预测的模型.研究团队应用以上信息优化了TKA手术器械的配套及植入假体的贮备型号.结论 通过应用患者性别、身高、体质量指标构建的预测模型,可在不增加经济成本和材料消耗的前提下帮助手术医护人员在术前预测TKA植入假体型号尺寸及配套的手术工具,以优化手术器材配套及库存,提升手术的安全和效率.

    全膝关节置换术植入假体股骨胫骨尺寸预测模型

    针灸干预慢性失眠障碍的脑网络机制研究进展

    吴倩温秀云林德晖王舢泽...
    1044-1048页
    查看更多>>摘要:慢性失眠障碍为临床常见病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针灸已被证实能提升失眠障碍患者的睡眠质量,然而其效应机制尚未清楚.脑影像研究表明,慢性失眠障碍患者存在大脑网络功能连接的特异性改变,尤其体现在默认模式网络(DMN)、突显网络(SN)、认知控制网络(CCN)、负性情绪网络(AN)的脑网络内部以及网络之间的连接性上.这为探索针灸脑网络神经机制提供了新的切入点.本文回顾了慢性失眠伴障碍的大脑网络连接的变化特征以及针灸干预对其脑网络连接的改变,旨在为深入探讨针灸治疗慢性失眠障碍的潜在机制提供理论依据和未来研究展望.

    针灸慢性失眠障碍脑功能脑网络连接性机制综述

    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及中医药干预进展

    胡峻豪刘明军
    1049-1053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研究 2 型糖尿病发病机制及中医药干预方面的文献,为 2 型糖尿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和依据.选取近 5 年2 型糖尿病的中西医临床研究方面的文献,从中医与西医两个角度进行总结.西医方面主要从流行病学、发病机制、治疗现状进行阐述,中医方面主要从病因病机、治疗现状为着手点,从针灸、推拿、中药等方面进行阐述.通过对这些方面的文献进行整理总结,证实上述治疗方法均具有显著临床疗效.传统疗法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肯定,且方法简便、安全、无不良反应、治疗费用较低,易于患者接受.

    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中药干预研究进展综述

    子宫腺肌病的药物治疗及微创手术进展

    张丹妮王荣宇杨志强张鸿刚...
    1054-1057页
    查看更多>>摘要:子宫腺肌病治疗方法多样,常用药物及微创手术各有利弊.非甾体类抗炎药是针对疼痛的对症治疗,也是妊娠期女性唯一用药.保留子宫的患者首选口服避孕药,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可以提高妊娠机会,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可减轻症状.药物治疗有效,但是未去除病灶.宫腔镜手术适用于浅表性腺肌瘤和浅表性弥漫性腺肌病的病例,对于深部的症状性腺肌病宫腔镜切除是有争议的.腹腔镜手术可去除深部局灶性腺肌瘤和弥漫性病变,但要降低术后子宫破裂的可能性.

    子宫腺肌病非甾体类抗炎药口服避孕药地诺孕素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达那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宫腔镜手术腹腔镜手术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的诊断及治疗进展

    于威赵晨皓李博尚东梅...
    1058-106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FSP)是一种罕见且具有侵袭性的软组织肉瘤,起源于皮肤的真皮层.生长缓慢,转移潜能低,常侵袭皮下组织,甚至可达肌肉.尽管DFSP罕见,其高复发率仍是对临床的重大挑战.目前组织病理学诊断仍是DFSP的重要确诊手段.首选治疗方式为外科手术治疗,慢Mohs显微外科手术(sMMS)通过精确切除肿瘤组织而保留健康组织,改变了DFSP的手术方式.新兴疗法如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和基因治疗也显示出巨大潜力.现对DFSP规范化诊疗方案及最新治疗研究进行阐述,以期待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方案.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病因诊断手术治疗新兴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