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传感器与微系统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传感器与微系统
传感器与微系统

刘学林

月刊

1000-9787

st_chinasensor@vip.126.com

0451-82514848

150001

哈尔滨市南岗区一曼街29号(哈尔滨44信箱)

传感器与微系统/Journal Transducer and Microsystem Technologi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由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九研究所主办,系高新技术与实用技术相结合的高科技期刊。侧重发表具有新结构、新功能、新用途、微型化、多功能化、智能化、系统化和网络化、能促进信息技术发展、更新换代的新型传感器与微系统制造方面的论文。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SSD改进的域适应暗光人脸检测算法

    张祖希吴金明祝永新
    131-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脸检测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实际场景,然而在光照条件恶劣的情况下,人脸检测任务存在许多挑战,包括:人脸特征难以提取、可判别性差、标注数据分布不平衡等。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基于SSD改进的域适应暗光人脸检测算法。首先,采用图像增强和域适应的方法缩小正常光数据和暗光数据分布之间的域差异;其次,基于SSD检测框架提出了一个基于注意力机制的特征增强模块;最后,针对原始特征图和增强特征图,提出渐近损失函数。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暗光环境下,相比目前主流的人脸检测方法,有更具竞争力的表现。

    人脸检测算法暗光人脸域适应特征增强模块注意力机制

    基于铁磁纤毛的分段结构设计与变形仿真

    张华健李木军
    137-139,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铁磁纤毛可以通过改变内部磁畴分布的方式在磁场下实现各种不同的弯曲形态。作为一种新型的铁磁材料,二氧化铬(CrO2)能够应用在纤毛中并通过激光辅助磁化的方式来实现单根纤毛的精确控制,但是其较低的剩磁和矫顽力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纤毛的变形能力。为了研究其变形特点同时提高其变形能力,本文基于特定长径比(7∶1)的微纤毛,设计制造了一种分段结构,使用Abaqus二次开发工具对其进行静力学变形的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分段结构设计,可以显著提高纤毛的变形,并且相对于不分段结构,其变形角度能够提高100%。

    纤毛铁磁材料分段结构有限元分析变形优化

    基于混沌改进灰狼优化的WSNs分簇路由算法

    侯华蔡剑平周佳明
    140-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WSNs)节点能耗负载不均衡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混沌改进灰狼优化(CIGWO)的分簇路由算法。通过混沌化原GWO算法的参数,并在迭代中添加混沌映射种群,改进灰狼种群位置更新策略,提高GWO算法全局搜索能力;根据节点的平均剩余能量设计适应度函数,选择全局最优的簇首,降低网络的能量消耗。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与LEACH,HEED和基于适应度改进的GWO(FIGWO)算法相比,能够有效地均衡节点负载,降低网络能耗,延长网络寿命。

    无线传感器网络灰狼优化混沌映射能耗均衡簇首选择路由算法

    基于A*和APF算法的果园喷雾机器人路径规划

    姜新波王孟微杨春梅姜博文...
    145-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丘陵山区果园喷雾机器人作业路径覆盖率低、平滑性差和避障能力弱的问题,提出一种融合改进A*和人工势场(APF)算法的路径规划算法。通过优化A*算法估值函数、引入中间节点和非均匀三次样条插值法,实现全局路径规划;并通过修正引力势场函数和融合模拟退火算法,增强APF法的避障能力;提取全局路径关键点作为子目标点,采用APF算法进行二次规划。结果表明:融合算法保证了路径规划的全局最优和平滑性,实现了动态避障。

    果园喷雾机器人A*算法人工势场法路径规划算法融合算法

    基于自适应反馈的MPC车辆轨迹跟踪控制算法

    丁炳超王立勇苏清华张政...
    150-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模型预测控制(MPC)设计轨迹跟踪控制器在过于简化的车辆运动学模型下高速运动时稳态误差大的问题,借助神经网络(NN)PID控制器,引入具有前瞻性的误差反馈机制,提出一种基于NNPID反馈的模型预测轨迹跟踪控制方法。通过求取预测T时域内的平均误差,利用NNPID的自适应特性,融入模型预测控制算法中,以提高对不同轨迹曲线跟踪控制的自适应能力并降低横向稳态误差。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算法能够有效使得稳态误差更接近零,平均误差与最大误差均降低30%以上;使用大曲率真实轨迹进行测试,最大误差降低52。99%,平均误差降低35。78%。

    自动驾驶车辆轨迹跟踪模型预测控制神经网络PID

    电磁MEMS-VCSELs微结构的仿真与分析

    廖启超孙涛姜楠关宝璐...
    155-159,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出了一种电磁驱动式VCSELs阵列与MEMS微镜集成化的MEMS-VCSELs微结构,给出了圆角矩形线圈的布线规则,并利用格林定理求解等温线性雷诺方程后,建立了带有金属线圈和VCSELs的活动平板的转动惯量、阻尼系数等参量的理论模型。使用Auto CAD及COMSOL软件搭建了有限元模型,考虑了微结构各模块的组合特性以及磁力矩的效用特性。通过添加材料固体力学相关要素进行了稳态和频域下的状态模拟,探究了微结构的静态扭转、谐振模态、谐响应以及扭转应力等扭转特性。结果表明:边界载荷作用下微结构的最大静态机械扭转角度达到3。02°;在一阶模态作为工作模态时,其谐振频率为1。313 kHz,谐振状态机械扭转角度可达42°,并与其余临近高阶模态相对独立。通过提取静态和谐振态下扭转梁表面中心线的应力分布,其最大应力值小于硅基直扭转梁的安全应力,微结构可靠性良好。

    MEMS-垂直腔面微结构MEMS微镜激光雷达有限元仿真

    基于FMCW毫米波雷达的舱内活体检测及干扰抑制方法

    郭栋财夏伟杰蔡炜锋李毅...
    160-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儿童被遗留在车内导致的事故频发问题,毫米波雷达由于隐私性好、成本低的优势成为舱内活体检测的主流选择。目前活体检测雷达把呼吸信号作为检测依据,但舱内密闭金属空间的强杂波干扰问题是主要的技术挑战。为解决此问题,提出一种时频域与幅度相位相结合的干扰抑制方法。首先,对时域信号提取的幅度和相位分别作傅里叶变换到频域;然后,将幅度频谱、相位频谱及去除帧间干扰后的时域幅度信号取模相乘生成干扰抑制图;最后,对干扰抑制图进行后处理得到活体检测结果。实测数据表明,该算法可以有效地抑制强杂波干扰,降低漏报和虚警的概率,完成舱内活体检测。

    毫米波雷达活体检测车载雷达干扰抑制

    生物合成的金属纳米颗粒在非酶葡萄糖传感器中的应用

    冯鑫高嫣亭王风霞
    165-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纳米技术是目前最有前途和先进的学科之一,该领域涉及不同类型纳米颗粒(NPs)的合成、表征和应用。与传统的物理和化学方法相比,生物合成法因其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和效率高等受到广泛关注。生物来源的NPs因其具有可生物降解、生物相容性高、易于修改、可再生和毒性小等优点,逐渐被用于纳米(nm)级新材料的制备和加工。本文主要介绍了利用生物资源合成NPs的方法、机理和实例研究,讨论了生物合成的金属NPs在非酶葡萄糖传感器上的应用现状。

    生物合成金属纳米颗粒非酶葡萄糖传感器

    总目次(2024年43卷1~12期总383~394)

    后插1-后插2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