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磁共振成像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磁共振成像
中国医院协会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磁共振成像

中国医院协会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戴建平

双月刊

1674-8034

editor@cjmri.cn

010-67113815

100190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95号智能大厦9层

磁共振成像/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磁共振成像》注重内容的科学性、前沿性、实用性和原创性,重点报道磁共振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与基础研究,内容包括人体各部位磁共振成像、功能磁共振成像、磁共振成像序列设计和参数优化、磁共振对比剂的优化方案、新型磁共振对比剂的开发与应用、磁共振引导下介入治疗、磁共振物理学、磁共振成像的质量控制等,以及磁共振成像最新进展和发展趋势。该刊接收放射科、影像科、磁共振科、神经内外科、消化内科、心内科、乳腺科、骨科、妇产科、耳鼻喉科、内分泌科、生殖医学科等临床科室磁共振相关稿件,同时接收大学、科研院所、生产企业磁共振相关稿件。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MRI评价恶性肿瘤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神经系统免疫相关不良反应中国专家共识

    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分子影像学组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磁共振学组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神经学组《磁共振成像》编委会...
    1-9,18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癌症免疫疗法,尤其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已成为肿瘤治疗领域的重要突破,显著改善患者预后.然而,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mmune-related adverse events,irAEs)的发生,尤其是神经系统irAEs,是癌症免疫治疗的主要限制之一,相关死亡率超过5%.MRI在检测和评估神经系统irAEs中具有关键作用.然而,国内尚缺乏针对ICIs引起的神经系统irAEs在MRI检查及诊断中的规范化共识.为此,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分子影像学组、磁共振学组、神经学组及《磁共振成像》编委会致力于制订针对ICIs引起的神经系统irAEs在MRI检查方案和诊断报告等方面的规范化共识.在借鉴文献、专家经验以及成员的内部讨论之后,本委员会达成此共识,旨在为影像和临床医生提供更为准确的实证支持,推动MRI技术在诊断神经系统irAEs中的应用.

    磁共振成像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神经系统免疫相关不良反应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心脏磁共振评价恶性肿瘤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心脏系统免疫相关不良反应中国专家共识

    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分子影像学组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磁共振学组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心胸学组《磁共振成像》编委会...
    10-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作为恶性肿瘤的免疫治疗药物,在多种实体肿瘤治疗中显示出显著疗效.然而,ICIs也可能引发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mmune-related adverse events,irAEs),包括心血管毒性,虽然发病率低,但死亡率高.随着ICIs的广泛应用,心血管irAEs的病例也在增加,需要影像和临床医生的关注.MRI作为高敏感度和高分辨率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在检测和评估心血管irAEs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早期通过MRI对心血管irAEs进行诊断和评估对于患者的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然而,国内在此领域尚缺乏统一的规范化共识,可能导致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差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分子影像学组、磁共振学组、心胸学组与《磁共振成像》编委会合作,制订了一套针对ICIs引起的心血管系统irAEs的MRI检查方案和诊断报告的共识.这一共识旨在为影像和临床医生提供科学依据,推动MRI技术在心血管系统irAEs诊断中的应用.

    磁共振成像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心脏免疫相关不良反应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MRI评价恶性肿瘤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内分泌系统免疫相关不良反应中国专家共识

    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分子影像学组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磁共振学组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神经学组《磁共振成像》编委会...
    19-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通过重新激活效应T细胞以发挥其肿瘤细胞杀伤功能,从而展现出强大的抗肿瘤作用.然而,这种调控免疫应答机制同时也可能导致免疫细胞的过度活化,从而引发机体的自身免疫损伤,即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mmune-related adverse events,irAEs).这些不良反应中,以内分泌系统尤为常见,主要影响甲状腺、垂体、肾上腺等腺体,造成机体功能紊乱.MRI在内分泌系统irAEs的早期诊断和病情评估中扮演重要角色.然而,目前国内尚未形成针对ICIs引起的内分泌系统irAEs在MRI检查及诊断中的规范化共识.为此,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分子影像学组、磁共振学组、神经学组及《磁共振成像》编委会联合成立了专家委员会.通过广泛阅读文献、结合专家经验以及内部讨论,委员会最终形成了此共识.本共识的目标在于为影像和临床医生通过MRI诊断内分泌系统irAEs提供指导和支持.

    磁共振成像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内分泌系统免疫相关不良反应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MRI评价恶性肿瘤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腹部免疫相关不良反应中国专家共识

    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分子影像学组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磁共振学组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腹部学组《磁共振成像》编委会...
    28-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的问世,为恶性肿瘤的免疫治疗开辟了新纪元.尽管如此,伴随而来的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mmune-related adverse events,irAEs)却成为了治疗过程中的一大挑战.其中,腹部是irAE最常见的发生部位,腹部irAE也是最常导致免疫治疗中止的原因.MRI在检测和评估腹部irAEs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因此,早期通过MRI对腹部irAEs进行诊断和评估至关重要.然而,国内目前缺乏针对ICIs引起的腹部irAEs在MRI检查及诊断中的规范化共识.为此,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分子影像学组、腹部学组、磁共振学组及《磁共振成像》编委会致力于制订针对ICIs引起的腹部irAEs在MRI扫描方案、诊断报告等方面的共识.本委员会在借鉴文献、专家经验和委员会成员内部讨论的基础上,最终达成此共识.本共识旨在规范MRI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优化腹部irAEs的评估,为临床提供坚实的影像学依据.

    磁共振成像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腹部免疫相关不良反应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7 T磁共振成像的临床应用优势、挑战及未来展望

    刘晨王健
    38-4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7 T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作为超高场磁共振成像(ultrahigh fiel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UHF-MRI)的重要代表,凭借其超高的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和空间分辨率,在神经系统、心血管、骨骼肌肉等多个系统的研究和临床应用中展现出独特优势.7 T在高分辨率结构成像、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weighted imaging,SWI)、多核成像与波谱分析、血管的超微显示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为神经退行性疾病、肿瘤、骨关节疾病等的诊断和研究提供了重要工具.然而7 T MRI在射频场不均匀性、比吸收率(specific absorption rate,SAR)限制、成像伪影等方面仍面临技术挑战.本文对本次7 T组稿的系列研究论文和综述进行了概括,主要包括7 T MRI的核心优势、在特定系统中的应用进展,分析其临床应用面临的挑战,并探讨未来的研究方向,包括人工智能辅助的图像处理、临床应用标准和指南共识的制订等,以期为临床医生和影像学专家提供参考,促进7 T MRI的规范化应用和发展.

    7T磁共振成像超高场磁共振成像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骨骼肌肉系统人工智能临床应用标准

    7.0 T MR HR-VWI对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评估:与DSA的一致性分析

    何敏邓亚利黎川甄志铭...
    42-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7.0 T 高分辨血管壁成像(high resolution vessel wall imaging,HR-VWI)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粥样硬化性狭窄程度评估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纳入我院2022年9月至2023年11月期间于我院确诊为MCA粥样硬化性狭窄的患者47例,2周内分别完成7.0 T HR-VWI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成像(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检查.两名高年资医师对所有患者MCA粥样硬化斑块处的最狭窄直径、狭窄长度、最狭窄处内外壁面积以及其近端正常血管直径、内外壁面积分别进行独立测量,利用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分析组内、组间测量一致性;由一名高年资神经介入医师在DSA图中测量MCA粥样硬化斑块处最大狭窄率和狭窄长度,并与HR-VWI测量均值进行Bland-Atman和相关性分析.结果 两名观察者分别独自测量了47名患者69处最狭窄处,其管腔直径均值为(1.19±0.49)mm、斑块长度均值为(6.12±3.06)mm、内外壁面积均值分别为(1.88±1.11)mm2、(8.99±2.49)mm2,斑块近端正常管腔直径均值为(2.31±0.35)mm、内外壁面积均值为(4.74±1.31)mm2、(10.54±2.44)mm2,所有测量结果一致性分析结果ICC均大于0.8,P≤0.001;在DSA与HR-VWI测量最大狭窄率和狭窄长度的Bland-Altman一致性分析中,94.74%(54/57)和96.49%(55/57)的差异值位于差异均值±1.96标准差之间,ICC分别为0.944和0.897,两种方法在狭窄率和狭窄长度方面具有很强的相关性(狭窄率:r=0.955,P<0.001;狭窄长度:r=0.890,P<0.001).结论 7.0 T HR-VWI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MCA粥样硬化性狭窄程度评估中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缺血性脑卒中高分辨血管壁成像磁共振成像7.0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成像

    基于U-HRCT评估7.0 T磁共振SWI序列对膝关节骨微结构的显示能力

    荆国庆甄志铭陈品珍李莲...
    48-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以超高分辨率CT(ultra-high-resolution CT,U-HRCT)为标准,探讨7.0 T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SWI)序列在膝关节骨微结构成像中的评估能力.材料与方法 前瞻性招募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2年12月至2023年3月行膝关节U-HRCT扫描的31例患者,一周内行7.0 T磁共振膝关节扫描.所有数据经西门子Syngovia处理,分别测量膝关节U-HRCT和7.0 T SWI序列髌骨上下缘相同解剖层面的股骨后份骨皮质厚度,使用Bone J软件对膝关节U-HRCT和7.0 T SWI髌骨上下缘及胫骨平台相同解剖层面行骨小梁拟合度分析,以U-HRCT为标准评估SWI对骨质微结构显示能力.结果 在髌骨上缘层面股骨后份皮质厚度,MRI测值高于CT测值[(0.320±0.020)mm vs.(0.230±0.025)mm,t=19,P<0.001];髌骨下缘层面股骨后份骨皮质厚度,MRI测值高于CT测值[(0.260±0.021)mm vs.(0.158±0.028)mm,t=21,P<0.001].髌骨上缘层面,股骨骨小梁CT和MRI拟合度为47%±11%,髌骨下缘层面,股骨骨小梁CT和MRI拟合度为53%±10%,胫骨平台骺线上水平缘层面胫骨骨小梁CT和MRI拟合度为55%±6%.结论 在7.0 T磁共振下,SWI能够较准确显示膝关节股骨后份骨皮质厚度,但在骨小梁结构的显示方面存在一定局限性.

    骨微结构超高分辨率CT7.0T磁共振成像磁敏感加权成像

    7.0 T MR GluCEST成像评估抑郁症模型鼠疗效的应用价值

    张洁聂泰明郑蕾黄德龙...
    53-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7.0 T磁共振谷氨酸化学交换饱和转移(glutamate chemical exchange saturation transfer,GluCEST)成像技术定量评估抑郁症模型大鼠治疗前后海马谷氨酸(glutamate,Glu)浓度变化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 雄性SD大鼠36只,通过慢性不可预知轻度应激模型(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诱导抑郁样行为,并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CUMS组、氟西汀(fluoxetine)给药组(CUMS-fluoxetine).每组12只大鼠.采用糖水偏爱测试(sucrose preference test,SPT)、强迫游泳测试(forced swimming test,FST)及旷场测试(open field test,OPT)评价大鼠抑郁样行为.使用7.0 T小动物核磁共振扫描仪采集T2WI及GluCEST序列,用Matlab软件测定海马区Glu相对浓度值.将CUMS组与正常对照组、CUMS-fluoxetine组与CUMS组分别比较,三组大鼠双侧海马区分别进行组内比较,评估给药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1)行为学结果显示,CUMS组大鼠糖水偏爱率降低、强迫游泳测试不动时间延长及旷场测试运动距离减少,CUMS-fluoxetine组糖水偏爱率提高、强迫游泳测试不动时间减少及旷场测试运动距离增加.(2)GluCEST测定值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CUMS组双侧海马区Glu浓度明显升高(左侧P<0.001,右侧P=0.014);与CUMS组相比,CUMS-fluoxetine组双侧海马区Glu浓度明显减低(左侧P=0.002,右侧P=0.025);三组大鼠双侧海马区分别进行组内比较,左、右侧海马区Glu浓度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UMS-fluoxetine组海马区Glu浓度接近正常对照组.结论 7.0 T MR GluCEST成像技术能够无创性定量反映抑郁症模型鼠治疗前后双侧海马区Glu浓度变化,为临床评估抑郁症疗效提供理论依据.

    抑郁症慢性不可预知轻度应激模型海马谷氨酸化学交换饱和转移成像磁共振成像

    高介电常数材料垫提高7.0 T MRI小脑成像效果的性能研究

    甄志铭易小琦张孝通陈炜...
    60-64,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估BaTiO3/CaTiO3制备的高介电常数(high dielectric constant,HDC)材料对7.0 T MRI小脑成像的改善效能.材料与方法 使用7.0 T MRI对10例受试者进行扫描,首先将HDC垫放在受试者枕后进行射频场场图(B1 map)、T2加权成像快速自旋回波序列(T2WI-turbo spin echo,T2WI-TSE)、T1磁化准备快速梯度回波成像(T1-magnetization prepared rapid gradient echo,T1-mprage)、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序列扫描(HDC垫组);任务结束后移除HDC垫,重复上述序列扫描方案作为对照组并进行结果比较.对同一人的两次数据进行端脑及小脑图像质量的评估,主观评估方法为Likert 5分量表法,客观评估方法为测量图像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结果 10例受试者纳入研究[男5例,年龄27~34(30.60±2.58)岁;女5例,年龄26~32(29.20±2.99)岁].在小脑区域,主观评估中,HDC垫组T2WI-TSE和DWI序列的Likert 5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客观评估中,B1 map和T2WI-TSE序列采集图像的SNR均优于对照组(P<0.05).在端脑区域,B1 map、T2WI-TSE、T1-mprage和DWI序列主客观评估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7.0 T MRI应用中,HDC垫能够在不干扰端脑原有图像质量的情况下,提升小脑区域的成像质量,为7.0 T MRI小脑诊断及全脑研究提供了新的机会,同时也为其他部位的7.0 T MRI提供了优化思路.

    高介电材料小脑超高场强信噪比介电伪影磁共振成像图像质量

    基于图论方法分析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患者大脑功能网络的拓扑属性

    林新贝陈珂珂孙永兵邹智...
    65-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图论方法,构建并分析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non-suicidal self-injury,NSSI)患者的大脑功能网络拓扑属性变化.材料与方法 纳入35名青少年NSSI患者(NSSI组)及24名健康对照者(对照组),采集其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数据,构建并二值化脑功能网络进行图论分析.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NSSI组与对照组的网络特性参数,并分析其与自伤次数和成瘾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对比对照组,NSSI组小世界属性下降,特征路径长度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SSI组右嗅皮质、右杏仁核的介数中心度上升,左梭状回、左颞上回下降(P均<0.05);右杏仁核的节点中心度上升,左颞上回、右颞上回、左颞中回下降(P均<0.05);左楔前叶的节点聚类系数上升,眶部额下回、左辅助运动区、左脑岛、右枕上回、右梭状回下降(P均<0.05);左额中回、右后扣带回、右杏仁核、右楔前叶的节点效率上升,颞上回下降(P均<0.05);楔前叶的节点局部效率上升,右梭状回、右颞极下降(P均<0.05).NSSI组左辅助运动区的节点聚类系数与近一个月自伤次数评分呈正相关(r=0.426,P<0.05);右枕上回的节点聚类系数、右梭状回的节点局部效率和左额中回的节点效率与自伤成瘾特征量表得分均呈负相关(r=-0.335、-0.415、-0.404,P均<0.05).结论 NSSI青少年脑网络全局整合能力降低,前额叶皮层信息传输效率降低与自伤成瘾特征密切相关,为阐明NSSI患者自伤成瘾心理障碍的脑功能机制提供新视角,有助于青少年心理健康干预与治疗.

    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自伤成瘾磁共振成像图论脑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