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测绘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测绘科学
测绘科学

张继贤

双月刊

1009-2307

niu@casm.ac.cn

010-88217815

100039

北京市海淀区北太平路16号

测绘科学/Journal Science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国家测绘局主管,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主办的高层次测绘类一级学术和技术核心期刊,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期刊和中国知识资源总库科技精品期刊,并被国际6大检索机构之一的俄罗斯《文摘杂志》收录。刊登的主要内容包括:大地测量学同相关学科的综合研究、卫星导航定位研究、数字摄影测量、遥感图像处理的智能化研究、遥感器原理和技术、风格的理论及其技术、测绘网络和虚拟技术、地图和地理的理论和技术、地图数据的符号化和可视化研究、3S技术及其集成的理论和应用、基础地理信息的综合分析与集成应用、矿山测量、海洋测量、激光扫描技术和应用、地图印刷的新技术和新方法及与测绘相关领域的研究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一种多频多系统部分模糊度固定算法

    祝会忠郑建行路阳阳
    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GNSS多频多系统的定位模式使得整周模糊度的维数急剧增加,导致很难快速准确地固定所有模糊度,引起显著RTK定位偏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卡尔曼滤波的GPS/BDS/Galileo组合部分模糊度固定方法:对原始误差方程进行参数重组,将窄巷模糊度组合形成宽巷以及超宽巷模糊度;采用多重约束检验取整超宽巷、宽巷模糊度并依次对待估参数进行更新;对窄巷模糊度子集进行筛选,缩小模糊度的搜索空间;结合历元间差分,提供当前历元先验位置解,对模糊度进行检验.经实验表明:在长距离静态实验中,该算法在定位精度E、N和U方向上相较于常规部分模糊度固定分别提升32%、42%和28%.在模糊度固定正确率和收敛速度方面也有显著的提升,且随着基线长度的增加其优势越明显;在短距离动态实验中,该算法在较为复杂的城市道路中定位精度、可靠性以及重收敛速度同样具有出色的表现.

    多频多系统GNSS部分模糊度固定参数重组卡尔曼滤波历元间差分

    区域对流层约束的BDS-3 PPP性能分析

    冷宏宇赵建伟陈向东白天阳...
    15-2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PPP定位解算过程中收敛时间较长的问题,提出一种附加区域对流层延迟模型值约束PPP的方法,利用电力北斗精准位置服务网湖南区域的16个基准站观测数据,构建区域对流层延迟模型,通过对流动站HNYZ和CZZX的PPP定位实验,分别从PPP定位精度、收敛时间、模糊度参数和观测模型几何强度等方面,对该算法的改进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更好的PPP模型几何强度,可以显著地改善高程方向的定位性能,静态模式下,收敛时间分别提升18.23%和12.96%,定位精度分别提升8.79%和1.87%;动态模式下,收敛时间分别提升7.32%和6.78%,定位精度分别提升6.07%和20.53%.

    PPP区域对流层模型附加对流层约束收敛时间几何强度

    联合VMD和Bi-LSTM的GNSS坐标时序降噪

    刘逸夫徐克科郭增长张子豪...
    23-3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GNSS坐标时间序列中的噪声难以有效去除等问题,构建了一种联合变分模态分解和双向长短期记忆模型的方法用以去除GNSS坐标时间序列中的噪声.将GNSS坐标时间序列分解为k个本征模态函数分量,并根据样本熵选择出有效的模态分量,分别通过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处理,最后将信号进行合成.以BJFS等12个具有较长时间序列且数据完整性较好的GNSS站点坐标数据为例,对坐标时间序列进行降噪.将该方法与传统的分解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在E、N、U方向上,相比于单一变分模态分解,速度不确定度改正率分别提高了11.03%、4.60%、7.39%,相比于经验模态分解分别提高了31.70%、27.70%、24.42%.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更好地去除信号中的噪声,且优于传统分解方法,可提高信号可靠性.

    GNSS坐标时间序列变分模态分解双向长短期记忆样本熵信号降噪

    附有几何自约束的激光跟踪仪四元数光束法平差

    苗学策罗涛齐志军丁克良...
    33-4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激光跟踪仪多站测量数据处理方法的整体误差控制能力,研究数据内部存在的约束条件,基于四元数坐标转换原理,结合激光跟踪仪测量场景与数据特性,提出一种附有几何自约束的激光跟踪仪四元数光束法平差方法.将四元数坐标转换引入常规激光跟踪仪光束法平差中,替换传统涉及三角函数的坐标转换方法,并结合各测站观测同名点组间的距离不变这一数据内部的几何约束条件,建立几何自约束方程作为限制条件进行附有限制条件的间接平差解算.在实测数据上与传统激光跟踪仪数据处理方法进行坐标差值比对,结果表明,相比常规光束法平差平面精度提高28%,高程精度处于同一水平,整体点位精度优于0.050 mm,整体误差控制较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测量空间范围内的误差分布,为准直测量等激光跟踪仪测量应用场景提供数据处理与误差控制方法参考.

    几何自约束光束法平差四元数坐标转换激光跟踪仪

    不同地磁暴强度下非差非组合PPP定位性能分析

    吴志文詹艳春唐国礼何林禹...
    4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地磁暴会影响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卫星姿态、刺激电离层发生扰动,导致卫星信号丢失和产生大量周跳,降低定位精度与可靠性的问题,从非差非组合精密单点定位用户的需求出发,以全球均匀分布的110个国际GNSS服务测站为研究对象,评估了不同地磁暴强度下非差非组合精密单点定位性能.研究表明:不同强度等级的地磁暴对非差非组合定位均存在一定的影响,该影响在高纬度地区和低纬度地区尤为明显.相较于无地磁暴,发生大和特大等级的地磁暴时,定位结果的三维均方根RMS均值分别增加了151.8%和451.8%.当发生特大等级的地磁暴时,垂直总电子含量较大的区域,定位结果的可靠性严重下降,部分测站的三维RMS值可能会超过3m.在地磁暴对N、E、U方向的定位影响研究中发现,其对北方向的精度影响最大.相较于没有发生地磁暴,发生大和特大等级地磁暴时北方向的三维RMS均值分别增加了168.0%和542.5%.

    地磁暴强度精密单点定位非差非组合模型全球垂直总电子含量

    UAVSAR在地表形变监测中的应用综述

    吴玉婕赵超英
    50-6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无人飞行器合成孔径雷达(UAVSAR)差分干涉测量可用于形变监测的发展潜力,介绍了美国UAVSAR的系统设计、工作原理、数据产品等,概述了国内外UAVSAR系统的发展与应用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重点讨论了UAVSAR在火山、断裂、冰川、冻土、滑坡、地面沉降等典型地表形变监测的应用.其高空间分辨率和较强的穿透性是对星载SAR数据极好的补充,彰显了UAVSAR系统极大的应用前景,为国内机载雷达系统的研究及其在地质灾害监测方面提供参考.

    无人飞行器合成孔径雷达AirMOSSGLISTIN-A地质灾害形变监测

    时序InSAR用于滑坡灾前二维形变追溯与灾后风险评价

    邓斐张双成樊茜佑牛玉芬...
    67-7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美国俄勒冈州西海岸Hooskanaden滑坡发生的大规模失稳以及破坏后坡体的稳定性仍然未知的问题,本文基于升降轨Sentinel-1影像数据,利用SBAS-InSAR技术对Hooskanaden滑坡灾前的变形模式、驱动因素和灾后的稳定状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早在2019年滑坡事件发生前,Hooskanaden滑坡就处于持续蠕变状态,其沿LOS向的最大形变速率可达-226 mm/a;该滑坡属于推移式滑坡,以水平自东向西运动为主,二维形变与其倾角的组合有利于推断滑坡的变形模式;滑坡运动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周期变化,降雨是其加速变形的主要驱动因素;滑坡的中部及其后缘在灾后仍处于活跃状态,沿LOS向的最大形变速率达-65 mm/a,存在再次失稳的可能性.

    Hooskanaden滑坡SBAS-InSAR二维形变破坏模式

    融合注意力机制的改进Mask-RCNN遥感影像建筑物提取

    李健庞留记吴浩王心宇...
    79-8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复杂影像背景和密集建筑物堆叠导致建筑物提取效果不完整,存在误检、漏检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Mask-RCNN遥感影像建筑物提取方法.利用双通道注意力机制增强目标的有效特征,同时引入特征增强金字塔网络增强网络对遥感影像的上下文特征信息地提取能力,结合双通道下采样模块减少特征损失,提高模型提取的精度和效率.实验表明,提出的改进Mask-RCNN在建筑物数据集和RSOD数据集上,与多种方法进行实验对比验证,Precision和F1值均高于对比方法,且目标识别的结果更加完整,目标漏检率更低.

    双通道注意力机制改进Mask-RCNN网络多尺度特征金字塔建筑物提取遥感影像

    复杂场景下对违规共享单车的细粒度检测方法

    戴激光徐飘玲吴玉洁
    90-9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检测违规共享单车,受阴影遮挡、姿态差异和目标重叠因素影响,已有算法存在误提取、漏检和定位不准确问题,提出一种对违规共享单车细粒度检测的Bicycle-YOLO算法.针对目标受阴影遮挡的情形:①构建具有自适应感受野的C3_DCN模块,增强模型对共享单车识别和描述能力,缓解模型对违规共享单车细粒度检测的误提取情况;②依据违规共享单车存在停放姿态差异,引入上下文聚合块,提升模型对多粒度目标检测精度,减少漏检;③根据违规共享单车出现重叠堆放现象,使用WIOUv3损失函数,解决重叠目标细粒度特征混杂问题,精准定位目标位置.在自制违规共享单车数据集上,选取其他方法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Bicycle-YOLO算法的精确率、召回率、map@0.5与F1分别达到了93.4%、87.3%、91.2%、90.25%,明显优于其他方法,验证了本文方法的可行性.

    共享单车检测YOLOv5可变形卷积上下文聚合块损失函数

    联合地物轮廓线的三维重建算法研究

    宫志群许锋杨世廷张栋樑...
    97-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现有三维重建研究中对线特征利用不充分,重建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联合地物轮廓线的三维重建算法.利用BDCN模型和相应预处理算法,提取出二维影像上的边缘轮廓线;基于对极几何原理的核线引导和三角测量原理,建立线段的初始匹配假设;通过相似性计算和图聚类算法重建出三维轮廓线模型结果;将结果应用于三维网格模型的优化.使用Building-Imagery-P36和DTU MVS数据集对本文算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方法提取出的轮廓线段精简而完整.相比经典的Line3D++算法,MAE和标准差值平均降低了0.321、0.699,重建时间平均降低了58%,精度和效率都有明显提升.附加三维轮廓线约束后,生成的网格模型视觉效果更佳,细节信息更为丰富.

    三维重建线特征网格优化图论深度学习轮廓提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