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测绘地理信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测绘地理信息
测绘地理信息

李清泉

双月刊

1007-3817

geo507@whu.edu.cn

027-68753506

430072

武汉市珞珈山武汉大学出版大楼

测绘地理信息/Journal Journal of Geomatic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测绘信息与工程》杂志是国家科委批准、教育部主管、武汉大学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技术类刊物;获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编校质量一等奖(中国高校学报研究会);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优秀期刊二等奖(教育部);全国优秀测绘期刊二等奖(中国测绘学会);湖北省优秀期刊(湖北省新闻出版局);湖北省专业技术优秀精品期刊奖(湖北省新闻出版局)。被俄罗斯《文摘杂志》(AJ);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日本《科学技术社数据库》(JST)等国外数据库收录。本刊读者对象主要为测绘、国土、交通、水利、电信、地矿、勘探、城建规划、冶金、农业、旅游、煤炭、石油、林业等领域的科研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相关工程技术人员以及高校师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三维海籍:海域使用权立体分层设权案例分析

    应申王猛张文婷郭仁忠...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海域资源开发利用已从单一空间逐渐向多层立体转变,然而二维海籍管理无法明确海域三维竖向空间的权属状况,无法清晰地反映用海活动的三维权属界线和空间位置关系,也难以满足立体分层开发的海域空间管理需求.当前对海域使用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法律性质、市场机制和分层界定理论上,缺少从实际案例的角度开展海域使用权立体分层设权研究.本文分析了海域使用权立体分层设权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基于海域空间和功能用途分层设立海域使用权的观点,并结合珠海大桥防撞建设项目与珠海隧道工程重叠用海和广东省深圳市深圳湾大桥权属空间划定进行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海域使用权立体分层设权在用海活动的三维权属界线和空间位置关系的表达、在多司法体系管辖的背景下用海主体的明确,以及海域空间精细化再分层方面的具有重要作用,有助于解决海域权属纠纷,提高海域三维精细化管理水平.

    三维海籍海域使用权海域立体分层海域空间权属重叠用海

    深度学习技术在复杂信息保障中的应用现状与趋势

    邵振峰张红萍吴长枝齐晓飞...
    8-1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和理论的发展和完善,各种算法模型的实用性和性能也逐渐提高,其必将给未来复杂多变的信息保障应用带来颠覆性变革.本文分析了基于深度学习的遥感影像融合、目标检测、数字孪生、网络攻防以及图像文字的篡改等技术,探索如何有效挖掘物理区域和信息环境中的多源异构信息用于辅助决策或者信息安全保障任务,构建智能的复杂作战信息保障系统.同时,提升软/硬件不可控性和算法的可解释性以及发展微型集群化和保护强度化的设备都是智能化信息保障理论方向的主要任务.

    人工智能信息保障智能感知深度伪造

    武汉市商业中心活力变化与影响因素研究

    詹庆明邵飞李盼盼
    14-2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当前推动恢复和扩大消费,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背景下,探析城市商业中心活力分布与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武汉市主城区内 27处商业中心为例,利用百度热力图分析其在不同特征日时间与空间上的热度变化情况,并采集多元数据构建商业中心活力影响因素指标体系,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究显著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研究表明:①工作日与休息日商业中心变化特征与居民日常生活节律匹配;②与工作日相比,休息日相对热度等级为高水平的商业中心数量有所减少,休息日规模较大的商业中心,如江汉路商业中心,辐射范围增加,吸引的客流比工作日多;③工作日商业中心活力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商业设施密度、轨道交通便捷度、局域集成度以及停车便捷度,休息日商业中心活力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商业设施密度以及轨道交通便捷度.

    商业中心空间活力时空变化影响因素

    基于多重分形分析的城市职住空间结构演化研究——以武汉市为例

    焦洪赞尚成杨一峰段晶...
    2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了流数据的多重分形分析以研究城市职住空间结构的演化特征,并利用重分形特性统一地刻画城市空间中通勤流分布的全局与局部结构特征,将该方法应用于2018~2021年的武汉市城市职住空间结构演化研究.通过比较分析,发现武汉市 2018~2019年的职住空间结构趋向多中心化;然而受到重大灾害事件的影响,2019~2021年城市职住空间结构的演变趋势产生一定的变化.该实地验证了多重分形分析方法在流数据演化规律信息提取过程中的有效性.

    通勤流多重分形城市职住空间结构

    基因视角下南京市地名文化地图制图实践

    李梦月王嘉杰陈刚赵小萱...
    28-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南京市漫长的城市发展史中,积累了丰富且底蕴深厚的地名资源,南京市地名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研究受到广泛重视.以文化基因理论为基础,从地名文化基因要素提取、要素层次分级、地图制图表达三方面开展南京地名文化地图制图工作.首先,耦合地名学与基因理论,引入地名实体文化基因与地名语词文化基因,解构并提取南京市地名文化基因要素,为地图提供制图要素.其次,从"宏观-中观-微观"定性角度对制图要素初步分级后,运用熵权法对微观地名个体进行定量打分,以实现制图要素层次分级.最后借助纸质与电子媒介,综合运用地图设计理论、交互技术等实现南京市地名文化地图制图.研究将多学科理论、方法与技术融入南京市地名文化地图制图实践,以期更好地传承南京市地名文化,推动地名研究,为南京市地名文化的制图提供新思路.

    地名基因理论地名文化地图地图制图

    BIM实体墙对象几何与拓扑重建方法

    郭晗杨帆张季一潘怡婷...
    34-39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出了联合室内空间语义的室内空间运动剖分算法,采用形态学操作提取墙中线,并对墙体对象进行融合优化与拓扑重构,实现了基于激光点云的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实体墙对象几何和拓扑重建.以某综合楼三维点云为实验数据重建BIM实体墙模型,验证了提出方法的可靠性.

    点云实体墙BIM几何重建拓扑重建

    快照视角下的船舶群体运动模式识别算法

    周宇氚李连营张翔
    40-4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时间快照视角提出了一个群体识别算法框架.首先,讨论了船舶群体的概念,并结合群体动力学和视觉感知相关理论,定量化了基本群体模式(如直线、曲线和流)的识别规则.接着,利用苏伊士运河地区的船舶AIS(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数据进行了案例研究.通过与 DB-SCAN(Density-Based Spatial Clustering of Applications with Noise)和局部方向中心性算法(Clustering by measuring lo-cal direction centrality,CDC)进行对比,本文方法在识别细粒度船舶群方面表现更优.

    聚类海上交通群体行为

    基于领域知识的内容构建与地图表达——以《中国儿童营养与健康状况地图集》为例

    姜莉莉李雅婷李淑娟杨振宇...
    46-52页
    查看更多>>摘要:内容构建与地图表达是地图集质量评价的两个主要方面,本文从这两方面详细介绍了基于领域知识的图集设计与编制,具体体现在地图视角的领域知识体系构建、基于知识体系的图集内容设计、基于知识关系的制图指标体系构建、基于语义特征的色彩设计以及基于知识关联与发现的图表设计,保证了地图的领域专业性与制图专业性.儿童营养与健康的相关领域知识复杂丰富,结合《中国儿童营养与健康状况地图集》的实践进行了相关的研究.

    专题制图领域知识内容构建地图表达制图指标

    基于水域提取和均值补偿的海域带状噪声去除方法

    耿泽民李欣杨博杨文环...
    53-58页
    查看更多>>摘要:受电荷耦合器件光学性质差异、供电稳定程度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国产卫星所拍摄的海域影像普遍存在带状条纹噪声,这严重影响了遥感卫星影像的辐射质量和可用性.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水域提取和均值补偿的带状噪声去除方法,首先利用水域提取技术准确分割水体和陆地区域,接着利用均值补偿技术精细化处理海面带状噪声,从而在保证影像质量的前提下去除带状噪声.

    水域提取条带噪声均值补偿海域遥感影像

    七参数转换模型的加性乘性混合型误差模型解法

    王乐洋曹智超
    59-6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往计算七参数都是基于误差的加性性质进行的,考虑到七参数转换模型中旋转参数与尺度参数的乘性关系,本文将加性乘性混合误差模型引入七参数计算中,在原加性乘性混合误差模型性质与七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基础上优化计算步骤,提出七参数转换模型的加性乘性混合误差解法.在多个坐标系坐标转换随机抽样重复实验中解法精度优于传统算法,具有有效性与稳定性.

    坐标转换七参数加性乘性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