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测控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测控技术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长城航空测控技术研究所
测控技术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长城航空测控技术研究所

金钢

月刊

1000-8829

cmct634@163.com

010-65665485、65665486

100022

北京2351信箱《测控技术》杂志社

测控技术/Journal Measurement & Control Techn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期刊创刊于1982年,国内外公开发行。重点介绍各种类型传感器、智能化仪器仪表、现场总线技术、计算机数据采集与处理、楼宇自动化技术、多媒体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模糊控制技术、通信技术、仿真与虚拟现实、机电一体化以及工控组态软件等技术开发应用、科研成果推广、使用经验介绍等方面的实用技术性文章以及测控技术知识讲座等。《测控技术》杂志的网站 www.mct.com.cn 于2005年9月开通,登录该网站,作者可以投稿和查稿,读者可以浏览测控行业技术及产品的发展动态,可以在线订阅杂志和征订广告,也可以点击网站的“读者信箱”发布您的要求,在那里我们会及时给您答复。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低液位非满管流量校准及其测量影响因素分析

    刘瑛陈旭徐明刚陈银银...
    73-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管道粗糙度和流体黏度对流量测量有一定影响,为校准流量并分析其影响因素,运用FLUENT仿真软件对管道粗糙度、流体黏度进行模拟.建立粗糙度-平均流速、黏度-平均流速模型,搭建实验平台,验证模型建立的准确性,即外置U形连通管结合高精度激光测距仪精确测量管道内流体液位高度,管道上方通气管结合流速仪精确测量管道内流体平均流速,通过体积流量计算公式得到流量值.实验结果表明,在液位低于0.1D时,流量测量误差小于0.85%;通过粗糙度-平均流速、黏度-平均流速模型得到的平均流速值进行流量计算,计算结果误差小于3.03%.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模型的可靠性,为低液位非满管流量测量领域的技术创新提供了依据和实验基础.

    非满管流量FLUENT粗糙度黏度

    基于MC9S12XS128模数混合式比例控制放大器的实验研究

    强彦赵春丽魏列江王亚强...
    78-8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数字式比例控制放大器和模拟式比例控制放大器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MC9 S12 XS128单片机的模数混合式比例控制放大器.其控制算法通过模数混合PID控制器来实现,单片机对模数混合PID控制器中数字电位器的值进行调节并记忆存储.利用Tina仿真软件,对模数混合式比例控制放大器电路进行了仿真.该电路已进行了实物测试.从仿真研究和实验测试可得,所设计的基于MC9 S12 XS128模数混合式比例控制放大器符合设计要求.研究结果为模数混合式比例控制放大器的设计开发提供了依据.

    MC9S12XS128单片机模数混合式比例控制放大器模数混合PID控制器数字电位器

    航空发动机矢量推力测量系统的静态校准及不确定度评定方法研究

    吴锋杨桥张有徐倩楠...
    83-8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介绍了航空发动机矢量推力测量系统的静态校准原理,建立了静态校准的数学模型,并通过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得到了各阶模型的校准系数.在此基础上,针对目前矢量推力测量系统缺少精度评定规范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校准系数误差传递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并与传统的校准残余误差方法和验证残余误差方法进行了比较.校准实验结果表明,由于加载条件不同引起的测量结果不确定度差异最大可达55%,所提方法可以得到随加载条件变化的不确定度区间,有效避免了传统方法因采用恒定精度值进行系统性能评价造成的局限性.

    矢量推力测量静态校准回归分析不确定度评定

    基于多模型加权的高速弹丸目标落点预测方法研究

    梅玉航韩先平
    90-9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目前高速弹丸目标海上试验末段弹道外推及落点预测方法单一,模型复杂和适应性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模型加权组合的弹道重构及落点计算方法.利用无迹卡尔曼滤波技术对雷达测量数据参数估计,基于多模型理论,采用非线性加权平均最优组合估计方法,将运动学和动力学建模外推弹道加权组合,并对外推弹道及落点计算精度进行了试验验证.试验数据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降低单一模型带来的误差和参数误差,极大地提高数学建模的适应性,通用性强,且落点计算精度优于同类方法,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高速弹丸无迹卡尔曼滤波多模型加权最优组合估计精度

    伪卫星时钟同步算法的研究

    黄星赵利蔡成林唐俏笑...
    95-9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伪卫星自主组网定位的时钟同步问题中,卡尔曼滤波(Kalman Filter,KF)算法因迭代时间短而被广泛应用,但是其精度不高.相反地,粒子滤波(Particle Filter,PF)算法精度高,但是其迭代时间长.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混合优化算法(Hybrid Optimizing Algorithm,HOA),该算法将卡尔曼滤波算法和粒子滤波算法有机结合,兼具卡尔曼滤波算法迭代时间短和粒子滤波算法精度高的优点.仿真结果表明,HOA算法具有更短的迭代时间,并且能够显著提高时钟同步精度.

    时钟同步伪卫星卡尔曼滤波粒子滤波混合优化算法

    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无人机电力线巡检

    钱金菊潘子宇麦晓明宇文旋...
    100-104,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力线与下方物体的距离是输电线路安全运行的重要指标,需要对其巡检以保证其距离满足安全距离条件.提出一种测距方案,使用无人机基于三维场景重建测量电力线与下面的地物间的距离.通过将激光点云数据、影像数据和位置信息在时空维度配准,实时生成电力线路附近区域彩色图像与激光雷达的融合信息,利用深度学习算法多模态神经网络的RGB-Depth语义分割提取输电线路特征,基于体素、大规模语义场景重建以及导线建模,通过拟合线模型铅垂线方法对下方地物安全距离进行实时检测,实现了判断电力线下方地物距离是否符合安全生产条件.实验结果证明该测距方案具有实用性和准确性,有助于提高输电线路运维水平.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遥感技术的应用无人机多传感器融合三维重建

    装甲车辆车载多路高精度温度测量系统设计

    李远哲贺海文万丽刘慧丰...
    105-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常规温度测量系统在扩展性和环境适应性等方面无法适应装甲车辆长期车载测试需要的问题,分析了温度测量原理及导致测量精度下降的原因,提出了基于MC9 S12 DT128单片机和AD7794芯片自身封装资源的多路温度测量系统.通过标定建立"码值-阻值"对应关系,经查表获得实测温度值,给出了使用AD7794实现温度采集的关键电路和部分代码,阐述了AD7794芯片模式寄存器与配置寄存器设置的方法和测量流程图.实验和实际应用结果表明,系统测量精度高、成本低、扩展性好、适应恶劣环境能力强、可靠性高,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温度测量AD7794单片机测量系统

    双天线测向信息辅助捷联惯导快速对准算法

    刘俊杰陈健贾继超商阳...
    110-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捷联惯导的快速高精度对准问题,给出了一种双天线测向信息辅助的惯导快速对准算法.介绍了双天线测向的基本原理,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双天线基线安装误差的补偿方法.基于速度、位置、航向观测量,设计了快速对准卡尔曼滤波器,给出了具体航向量测方程.根据实测双天线测向误差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4 min航向精度优于0.05°,可满足通常0.8 nm/h机载捷联惯导的对准精度要求.双天线测向信息辅助快速对准算法相对传统基于罗经效应的速度、位置量测对准方式,对准时间可极大地缩短,但具体对准航向精度受双天线测向误差影响大.

    捷联惯导双天线测向快速对准卡尔曼滤波

    指针式仪表识别算法及在电力巡检中的应用

    贺要锋闫明张柯刘晓慧...
    114-117,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不同形状的指针式仪表人工读数成本高、精度低、容易受仪表形状和环境干扰的问题,运用轨道巡检机器人搭载云台摄像头采集指针式仪表的图像,经过灰度化、中值滤波、二值化、提取感兴趣区域、开运算、指针细化、Hough变换和示值读数等步骤,实现指针式仪表的自动读数.该算法具有较好的鲁棒性,读数精度高达99%,且计算量小,在电力巡检中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实验结果验证了算法的良好性能.

    指针式仪表Hough变换图像识别自动读数

    基于相参积累的距离多普勒二维航迹关联方法研究

    汪润生黄晓兵刘志栋赵明旭...
    118-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改善多目标跟踪雷达在相参积累工作模式下的航迹关联性能,提出了基于距离-多普勒速度二维信息联合处理的多目标航迹关联方法.针对典型的雷达线性调频信号模型,讨论了回波信号相参积累的具体实现方法,分析了脉冲雷达在相参积累工作模式下的速度分辨力;利用相参积累工作模式下显著的径向速度高分辨力,结合目标距离分辨信息,研究了雷达目标回波的距离-多普勒二维分辨能力,以及利用距离-多普勒二维分辨力进行多目标航迹关联的可行性.实测数据表明:利用距离-多普勒速度联合处理的多目标航迹关联方法能有效提升雷达对密集目标的分辨与跟踪能力,特别是对目标分离过程和交错过程的跟踪性能有明显改善,其效果明显优于只采用距离信息进行航迹关联的结果.

    多目标跟踪航迹关联距离多普勒相参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