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钢铁材料在经过等离子电解渗后的耐腐蚀性,以退火后的20钢为试验对象,以等离子电解碳氮共渗过程中形成的微纳孔洞为容器,并负载镁铁水滑石(Mg-Fe-LDHs)作为缓蚀剂,着重探讨了 Mg-Fe-LDHs对20钢腐蚀性能的影响.首先,以甲酰胺为碳氮源、KCl为导电盐,与去离子水混合形成电解液;然后在220 V直流脉冲电压下处理9 min获得碳氮共渗层(简称PEC/N试样);随后,将PEC/N试样放入由尿素溶液、MgSO4溶液与Na2CO3溶液构成的Mg-Fe-LDHs前驱体溶液中,在140 ℃恒温环境下水热晶化10 h获得复合渗层(简称PEC/N-LDHs试样).随后通过显微硬度计、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电化学测试分析了复合渗层的不同性能表现.结果表明:复合渗层的显微硬度达到900 HV左右,较基体提高了 4.6倍.PEC/N试样渗层约20 μm厚,截面光滑、平整,表面崎岖不平、呈多孔蜂窝状;经水热合成LDHs后,表面变得平整,无明显蜂窝状结构,试样表面出现大量片状结晶物.PEC/N试样的XRD谱中出现了 Fe3C、Fe5C2、α-Fe、Fe3N物质的吸收峰;在原位负载Mg-Fe-LDHs后,PEC/N-LDHs试样的XRD谱中出现了 Mg-Fe-LDHs晶体(003)、(006)与(009)晶面的吸收峰;结合SEM形貌特征可知,Mg-Fe-LDHs被成功负载,呈片状结构.相比20钢,PEC/N试样渗层的腐蚀电位(Ecorr)与腐蚀电流密度(Jcorr)均有所提高,分别达到-0.451 V与75.22 μA/cm2,但其低频阻抗模值(|Z|0.01 Hz)并未显著增大,仅达到 998.5 Ω·cm2;负载 Mg-Fe-LDHs 后,PEC/N-LDHs 试样的 Ecorr、Jcorr、|Z|0.01 Hz 分别达到-0.355 V、39.11μA/cm2、6 586.0 Ω·cm2,较20钢及PEC/N试样均有较大幅度改善.以上结果表明,采用等离子电解浸渗处理20钢,可以获得高硬度的碳氮共渗层;通过水热法负载LDHs后,可进一步提高复合渗层的耐蚀性,且不影响PEC/N渗层的硬度,所获得的PEC/N-LDHs复合渗层同时具有高硬度与较好的耐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