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重庆理工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
重庆理工大学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

重庆理工大学

石晓辉

月刊

1674-8425

023-62769495

400050

重庆市九龙坡区杨家坪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Chongq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重庆市一级期刊,教育部优秀期刊。主要刊登有创造性、探索性、开拓性的学术论文、科研成果报告、重要学术问题的评述和学科前沿的综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改进的截面倒角式主副簧间隙设计方法

    孙家正周长城张云山于曰伟...
    93-9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前期研究仅通过主簧端点挠度及曲率对主副簧间隙近似设计,且未考虑截面倒角的影响的问题,基于倒角截面板簧和等效截面板簧的刚度及截面惯性矩相等,建立倒角截面板簧等效宽度计算式.根据悬架偏频确定接触载荷,利用莫尔积分计算根部至接触位置段单片主簧在单位载荷下的挠度,再由挠度、刚度及接触载荷的关系,建立主簧在接触位置的挠度解析计算式,计算截面倒角式主副簧的最大应力并分析间隙对其影响.通过实例设计、ANSYS仿真和试验验证本文方法的正确性,结果表明:相同接触载荷下,文中考虑截面倒角的方法与试验结果相对偏差为2.48%,比传统方法的相对偏差减小11.49%,比未考虑截面倒角的相对偏差减小4.67%.所提出的考虑截面倒角的方法可为截面倒角式主副簧的间隙设计、调整及强度校核提供参考.

    车辆悬架主副簧截面倒角间隙设计应力分析

    中国体征假人下肢研制及其力学性能

    吴娜李庆森许述财宋家锋...
    100-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对中国体征假人下肢进行力学响应研究,参照中国人体测量学体征数据以及HybridⅢ假人结构对下肢进行设计,将PVC、DOTP等材料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混合,并高温烘烤制备出假人下肢皮肤.对制备的假人皮肤进行力学性能试验,得到应力应变数据,通过实验与仿真拟合的方法在LS-DYNA中得到模拟假人皮肤的MAT57材料的本构参数.根据法规的标定要求,对假人下肢进行仿真标定验证,结果显示:膝部冲击标定结果为5.48 kN,在膝部滑移量为10.2 mm和17.8 mm时,膝部受到的冲击力分别为1.51 kN和2.92 kN,均符合碰撞假人在法规中的响应要求.因此,研制的假人下肢可以应用于中国体征假人力学响应方面的研究.

    中国体征假人下肢皮肤本构参数力学响应

    混合体素与原始点云的三维目标检测方法

    田枫姜文文刘芳白欣宇...
    108-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目前基于点云的三维目标检测算法存在精度与速度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具有较好检测能力的三维目标检测算法,分别在特征提取网络与点云表现形式等方面提出新的解决方法.在三维稀疏卷积网络后加入双通道注意力,通过空间注意力与通道注意力更有效地学习到多尺度语义特征并生成更高质量的初始建议;使用点云和体素的混合表现形式以类似残差网络的结构组成类残差点云融合模块,进而构成集合抽象模块,加强点云对建议细化的影响力,提高检测精度,同时改进点云采样策略提高算法检测速度;在网络训练中,使用多种数据增强方式,提高网络泛化能力.在KITTI数据集上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三维目标检测算法,汽车检测精度为84.94 mAP,自行车检测精度为67.41 mAP,在检测速度上相较原始网络提高37%,具有较好的检测精度与速度.

    三维目标检测注意力机制卷积神经网络点云体素

    一种基于DensePoint的牙颌模型语义分割方法

    马天翟洁晨杨逸舟杨嘉怡...
    118-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牙颌模型分割是虚拟正畸系统的关键环节,针对传统的分割方法人工干预较多且交互操作复杂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DensePoint的端到端牙颌模型语义分割方法.对牙颌模型的三维点云数据进行采样、标注和扩增处理,以满足分割网络训练要求;结合U-Net设计基于DensePoint的牙颌模型语义分割网络,同时面向点云数据集对网络下采样过程中的局部空间参数进行适应性优化,以确保网络能够提取到有效的局部特征;在Python环境和Pytorch框架中进行实现,并在增强的点云数据集上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分割效果更优,准确率约90%,并且在相邻的牙齿边界和畸形的牙齿模型上具有更好的鲁棒性,较好地满足了虚拟正畸系统智能化的需求.

    牙颌模型分割三维点云虚拟正畸分割网络

    基于PC-SGD的深度学习雷达人体点云补全

    孙浩鹏
    127-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于激光雷达要做行为识别的人体点云,通过将点云投影到圆柱表面,将人体分割为3个部分,每个点添加法线维度分3次输入点网络编码器,不同部分采用不同损失函数(PC-SGD)进行梯度下降计算的深度学习方法,将输出的躯干、上肢和下肢点云参考完整人体点云调整比例并合并.通过固态面阵激光雷达采集的人体行为点云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成功增加了遮挡和衣物表面等缺失点云补全的效果,最后利用RMSE计算损失率获得了最佳隐藏层数量.

    深度学习激光雷达人体点云补全

    湿式离合器润滑油流量对其热流固耦合特性影响分析

    张志刚刘航李沁锋张子阳...
    135-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润滑油流量对湿式离合器热流固耦合特性的影响,基于湿式离合器滑摩过程中的生热及传热机理,以及流固耦合传热理论,建立湿式离合器摩擦副的三维热流固耦合有限元模型,分析对偶钢片温度场、应力应变场和润滑油流场的变化规律.仿真结果表明:增加润滑油流量可以提高湿式离合器的散热性能;对偶钢片最高温度、最大应力及最大应变随润滑油流量的增加而降低;增加润滑油流量使对偶钢片的表面温度和应力分布更加均匀;润滑油流量对湿式离合器摩擦副热流固特性所产生的影响随着流量的增大而逐渐减小,对于仿真对象,单副润滑油流量取1.5~2 L/min比较合适.

    湿式离合器热流固耦合温度场应力应变场

    形状记忆聚氨酯粘弹性行为的纳米压痕实验及有限元模拟

    张晨李建梁志鸿丁立...
    142-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揭示形状记忆聚氨酯(SMPU)在微小尺度下的粘弹性力学行为,开展了不同加载速率和保载时间下的纳米压痕实验,获取了硬度和模量与加载速率和保载时间的关系,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了纳米压痕轴对称有限元模型,通过三单元粘弹性模型模拟了SMPU在纳米压痕下的力学响应.研究表明:SMPU表现出显著的粘弹性,压入的最大深度随着加载速率的增大而减小,随着保载时间的增大而增大,卸载段的"鼻子"现象随加载速率及保载时间的减小而逐渐显著.SMPU的弹性模量和硬度随加载速率的增加而增加,随保载时间的增加而减小;通过应变率灵敏度模型和无量纲时间灵敏度模型预测了SMPU的固有模量和硬度.通过有限元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的对比,三单元粘弹性模型可以合理地模拟出不同加载速率和保载时间下的压痕实验.为获取微小尺度下SMPU粘弹性本构模型参数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

    形状记忆聚氨酯纳米压痕粘弹性加载速率保载时间有限元模拟

    PVC gel材料驱动性能研究

    潘辉何青松于敏尹国校...
    152-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PVC gel材料驱动性能,研究了增塑剂含量、凝胶厚度以及阳极网状电极目数这3种因素对PVC gel材料驱动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PVC gel驱动器的工作电流、收缩位移和输出力均随电压的增加而增大.其工作电流随增塑剂含量和阳极金属网目数的增加而增大,随凝胶厚度的增加而减小;其位移和力输出性能与增塑剂含量、凝胶厚度以及阳极金属网目数不呈线性关系,当PVC和DBA质量比为1:9,凝胶厚度为0.5 mm,阳极金属网目数为20目时,PVC gel驱动器表现出最优的驱动性能,在400 V的直流电压下,其收缩率达到31.6%,收缩力和恢复力分别为948 mN和1125 mN,为后续高性能PVC gel驱动器的制备及应用奠定了基础.

    聚氯乙烯凝胶PVCgel柔性驱动材料PVCgel驱动器

    核级石墨密封垫片压缩蠕变性能研究

    马俊宏沈火明刘娟王宇星...
    161-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密封垫片的压缩蠕变性能是影响密封系统安全性和可靠性的重要力学性能之一,为研究现代核电运行系统中核级石墨密封垫片的蠕变性能,基于垫片压缩蠕变模型试验以及数值模拟,对比分析了预紧应力、服役温度以及垫片径向尺寸等因素对压缩蠕变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密封垫片存在一个使垫片金属环与法兰发生接触的门槛应力.在蠕变过程中,垫片压缩蠕变量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而增加,随着螺栓预紧应力的增大而增加,但垫片蠕变量受径向尺寸的影响较小.综合不同工况下垫片蠕变结果,发现其最大蠕变率为3.5%,远低于现行核电工程中对密封垫片蠕变性能的规范要求.研究表明:核级石墨密封垫片处于高温或高压环境下均具有较好的抗蠕变性能,可满足核电密封系统的可靠性要求.

    核级石墨密封垫片蠕变性能试验有限元模拟

    共轴式刚性双旋翼悬停气动载荷CFD仿真分析

    石力王胡明辉陈广艳陈伦国...
    167-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共轴式刚性双旋翼的上下旋翼总距差与气动载荷的关系,平衡上下旋翼力矩差,从而提高双旋翼系统稳定性,以直升机的共轴式刚性双旋翼为研究对象,应用非结构运动嵌套网格技术及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开展直升机共轴式刚性双旋翼在悬停状态下的气动载荷分析研究.计算结果表明:下旋翼浸没于上旋翼产生的下洗流中,导致下旋翼的气动性能降低,下旋翼拉力低于上旋翼;在保持下旋翼总距角不变的情况下,随上下旋翼总距差的增大,上旋翼拉力与力矩出现先减后增再减的现象,而下旋翼拉力与力矩则一直呈增大趋势;为实现上下旋翼力矩平衡,通过调整上旋翼总距角,分析了上下旋翼总距差在-1°~0°时上下旋翼气动载荷的变化规律,确定了最佳上下旋翼总距角分别为5.6°和6.0°,实现对双旋翼的力矩平衡.

    共轴式刚性双旋翼气动特性运动嵌套网格CFD总距角总距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