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重庆理工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
重庆理工大学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

重庆理工大学

石晓辉

月刊

1674-8425

023-62769495

400050

重庆市九龙坡区杨家坪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Chongq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重庆市一级期刊,教育部优秀期刊。主要刊登有创造性、探索性、开拓性的学术论文、科研成果报告、重要学术问题的评述和学科前沿的综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有参数失配的双层网络的实用同步

    蔡建平甘立军
    268-27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一类具有参数失配的双层网络同步问题以及控制过程中的资源浪费问题,设计了动态事件触发牵制控制器,根据Lyapunov稳定性理论,推导出了双层网络实现有层间误差界同步的矩阵形式充分判据与层间同步误差界的估计式,证明了动态事件触发机制不存在芝诺现象.使用2 个数值例子,验证了理论的正确性,并分别讨论了参数失配和控制增益对控制器的触发次数以及多种误差界的影响.得到了控制器可减少更新次数、节约资源且具有鲁棒性的结论.

    双层网络动态事件触发控制参数失配实用同步

    一个含指数项超混沌系统的动力学分析及仿真

    张付臣周雯静
    279-284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四维超混沌系统,通过数值仿真和理论分析研究了一类含有指数项的四维超混沌系统的动力学行为,包括这类系统的耗散性及其维数、Poincaré截面、Lyapunov指数、初值敏感性、分岔图等性质,揭示了四维超混沌系统的分岔和混沌现象.研究结果表明:此混沌系统具有广阔的应用潜力,可用于数据安全保护和信息加密.

    超混沌指数项分岔稳定性Lyapunov指数

    航站楼离港旅客聚集影响因素研究

    李明捷王涛苗容瑜黄欣宁...
    285-29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明确航站楼离港旅客聚集影响因素及形成机制,提高航站楼运行安全和效率,运用偏序集理论对DEMATEL-AISM进行改进,克服传统两者联合建模过程中阈值确定的经验性和不确定性.通过原因度、中心度、因素权重图和对抗层级拓扑图相结合的形式对影响因素的重要度排序和关联性进行研究,对航站楼旅客聚集致因进行深入分析,并以西南某干线机场为例验证方法的实用性.研究结果显示:航班计划变更、极端天气、高峰客流处于对抗层拓扑图的顶层,基于中心度、原因度绝对值和的对应权重分别为0.16、0.11、0.08,是影响航站楼离港旅客聚集的最直接因素;位于模型底层的航站楼供电设施、旅客流线以及飞机机械故障是根源影响因素.表明要应对大规模的航站楼旅客聚集,必须提高机场及相关单位自身的服务意识和保障能力.

    航站楼旅客聚集DEMATE偏序关系AISM

    扩展的极简(G'/G)展开法获取杆中非线性波动方程的精确解及分析

    范凯刘健康孙宝李占龙...
    294-300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扩展的(G'/G)展开法进行等价简化,将2 个Ricatti方程的精确解耦合为非线性波动方程的精确解.使用扩展的极简(G'/G)展开法获取非线性波动方程的26 个精确解,发现耦合解中不仅分布有极简(G'/G)法与极简(G/G')法获取的精确解,还存在新形式的精确解.对讨论得到的位移梯度解u13,14及对应的应变波函数,代入材料参数进行数值模拟,发现扭结孤立波和钟状应变波,且杆半径越大,对材料的抗拉强度要求越高.

    非线性波动方程扩展的(G'/G)展开法行波解孤立波解

    燃料电池空气进气流量建模与仿真分析

    刘振博张宁谢雨
    301-307页
    查看更多>>摘要: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负载电流变化时,其进气流量不当会导致发生氧饥饿,降低电池的输出效率.为此,搭建了空气供给系统模型,采用传统PI控制、模糊控制和模糊PI控制策略分别对空气进气流量进行控制,将阴极实际进气流量与理想进气流量的差值作为控制器输入,通过控制空压机的电压来控制空压机转速,进而控制空气进气流量,实现闭环控制.以过氧比随阶跃电流的变化曲线作为观测对象,对 3 种控制策略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3 种控制策略均可将原来的控制时间由1.5s缩短为0.5 s,其中,模糊控制的超调量最小;模糊PI控制后空压机消耗能量降低最为明显,比前馈调节降低了1.02%.

    燃料电池空气进气流量模糊控制模糊PI控制

    车载燃料电池散热部件排布方式热管理研究

    贾秋红朱灵崔垚鹏杨孝才...
    308-31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车载燃料电池在不同环境温度和不同工况下运行的散热需求,研究散热部件排布顺序对其冷却液温度与输出电压的影响.基于Matlab/Simulink建立并验证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的动态模型,在环境温度为0~10℃和30~40℃的温度区间内,车载燃料电池分别在2 种工况下运行,分析其散热部件中冷却水箱与散热器不同排布顺序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冷却液温度和输出电压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车载燃料电池在不同工况运行过程中,散热部件排布不同将直接影响其冷却液进口温度、冷却液出口温度、冷却液进出口温度差、输出电压;环境温度变化过程中,车辆行驶速度较小且行驶速度变化均匀的工况下,其散热部件排布方式选取T-R排布更为合理,反之,则选取R-T排布更为合理.

    车载燃料电池热管理环境温度散热部件排布电压

    火焰图像的张量平行因子分析识别法

    郭旭凯李海广龚志军
    317-324页
    查看更多>>摘要:正确识别火焰燃烧状态是维持稳定燃烧的前提条件,而现存方法智能化水平低、主观性强、燃烧状态识别困难.为提高识别的准确性,提出一种基于张量分解的火焰图像识别方法.根据RGB颜色空间模型中的火焰像素的分布特点,将图像序列升维构造成三维张量,并在此基础上使用平行因子分析法对火焰图像进行识别.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单张火焰图像的区域识别和特征融合方法,对火焰图像构成张量直接进行分解不仅能找到火焰图像序列之间的联系,而且能更大程度上保留信息,提高图像识别精度.与理论值进行比较分析后发现,采用新方法后的平均误差在0.5%内,准确率达到99.5%以上,可为连续火焰图像的识别提供参考.

    张量分解图像识别特征提取平行因子分析

    进气湿度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输出性能的影响

    卫超强张君善宛泉伯李永利...
    325-33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明进气湿度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PEM-FC)输出性能的影响,基于 COMSOL Multiphysics 和 Matlab 平台搭建 PEMFC 分析模型,得到PEMFC的极化曲线,并对其输出性能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增加进气湿度有助于改善质子交换膜的水含量和电导率,降低欧姆阻抗,提高电池的输出电压和功率,有助于理解进气湿度对燃料电池输出性能的影响规律,对PEMFC的实际应用有指导意义.

    进气湿度欧姆阻抗输出性能

    FSAC赛道地图构建算法研究

    兰建平郭文韬汤文靖佘依函...
    332-33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中国大学生无人驾驶方程式大赛(formula student autonomous China,FSAC)的直线加速、八字环绕和高速循迹的比赛项目,提出一种基于单目相机与组合惯导融合的锥桶地图构建算法.采用YOLOv3 对锥桶种类进行检测,单目相机测距和组合惯导定位确定锥桶位置,并使用改进的K近邻(K-nearest neighbors,KNN)算法对所得锥桶进行滤波处理.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算法对比于马尔科夫随机场算法(Markov random field,MRF),其精度提升4.3%,召回率提升2.9%,锥桶位置的平均误差降低了52.8%,可为无人驾驶的感知定位建图提供参考;能较好地解决FSAC方程式赛车地图构建问题,为FSAC方程式赛车的决策规划提供判断依据.

    单目相机组合惯导YOLOv3KNN锥桶地图

    垭口地形对输电线路风场分布特性影响分析

    董慎学石峰刘刚王有威...
    340-3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微地形下的输电线路容易发生风偏事故,研究微地形下输电线路风场分布特性是解决线路风偏问题的基础.本文以风害严重的宁夏石嘴山地区为研究对象,对该地区地形、气象资料进行分析,建立了典型垭口微地形流体仿真计算模型,分析了不同尺寸垭口微地形下的风场分布特性及对后方输电线路处风速分布的影响.研究发现:风在经过该地区垭口山体时,风速变化可分为3 个特征区域:风进入垭口至垭口中心位置之间的加速区、垭口中心至垭口出口一定范围内的减速区和垭口后方的加速区.在垭口加速区内,该地区垭口上方的最大风速相对初始风速增长近55%,垭口山顶相对最大风速增长近31.4%,经过垭口后的风速随高度增大而增大.对比不同长度垭口型山体风速,在垭口后方减速区内,长山体较短山体风速下降幅度更大.垭口山体高度增加后,山体对风的遮挡作用占据主导地位,减速区风速大幅降低.垭口山体后方的减速区及加速区内,风速普遍高于同尺度其他地区风速.

    垭口微地形输电线路风速流体仿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