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重庆理工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
重庆理工大学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

重庆理工大学

石晓辉

月刊

1674-8425

023-62769495

400050

重庆市九龙坡区杨家坪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Chongq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重庆市一级期刊,教育部优秀期刊。主要刊登有创造性、探索性、开拓性的学术论文、科研成果报告、重要学术问题的评述和学科前沿的综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考虑侧倾稳定性的智能卡车动态变道轨迹规划

    周贻聂枝根刘东
    95-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实现智能卡车在实际交通环境下自主变道操作,提出了考虑侧倾稳定性的动态变道轨迹规划策略.考虑车辆悬架的动刚度特性和轮胎的非线性特性,应用TruckSim软件建立整车动力学模型,进行不同车速和路面附着系数与变道纵向长度的正交仿真实验,建立临界最小变道纵向长度的数学模型.根据周围车辆状态的动态变化,通过避障检测获得安全变道界限.设计智能卡车的变道效率、车辆稳定性等目标函数,获得最优变道轨迹.搭建Matlab/Sim-ulink与TruckSim联合仿真平台,进行规划策略的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所提规划策略,智能卡车能够有效避免与周围动态车辆发生碰撞,成功完成变道,并保证了智能卡车在变道过程中的侧倾稳定性.

    智能卡车变道动态轨迹规划车辆侧倾稳定性动态交通环境

    封闭式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场可靠性评价方法

    宗晨宏马健霄陆涛
    105-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封闭式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场对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性能测试的可靠性,建立了符合封闭式智能网联环境下4种典型测试场景的18种测试工况.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场评价体系,通过专家问卷法标定了4种典型测试场景的18种测试工况对应的权重系数,引入场地测试车辆饱和度、单次实验通过率、综合实验通过率与测试信度系数等评价指标,提出封闭式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场可靠性评价方法.以达安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场为研究对象,基于Prescan仿真软件、SketchUp三维绘图软件以及Matlab/simulink建模软件进行虚拟场景搭建及联合仿真,对所提出的评价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评价方法对于封闭式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场的设计改善与测试评价方面具有较好的适用性.根据评价结果可以指导测试车辆选择合适的场地道路,并对测试场的设计和建设提出改善措施和优化建议.

    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场测试场景可靠性测试评价

    热塑性纤维金属层板抗冲击性能研究与优化

    亓昌付利荣刘海涛杨姝...
    115-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热塑性纤维金属层板的抗冲击性能,通过拉伸实验测量所用复合材料力学性能,为有限元仿真建模提供材料参数.采用2024-T3铝合金与玻璃纤维增强改性聚酰胺6复合材料预浸料制备正交铺层热塑性纤维金属层板,并对其进行落锤低速冲击实验.利用LS-DYNA建立数值仿真模型并计算,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误差在10%以内,证明建模方法与材料参数的准确性.针对每层铝板厚度与复合材料铺层层数,选取碰撞峰值力PCF、等厚度吸能量TEA和层合板质量M为目标函数,对纤维金属层板进行多目标优化设计.结果表明:优化后纤维金属层板抗冲击性能与轻量化指标均得到有效提升,为工程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热塑性纤维金属层板低速冲击数值模拟多目标优化

    活塞环表面液相等离子体电解碳硼共渗研究

    赵卫东朱昭君姚江微梅德清...
    123-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活塞环表面强化可减少活塞环缸套摩擦磨损,提高机械效率,是商用车低碳化战略实现的重要途径与保障.为提升活塞环性能,尝试采用液相等离子体电解碳硼共渗(PE C/B)的技术方案,进行了活塞环表面改性的研究,系统探究了操作参数对工件表面形貌、硬度、相组成、截面形貌、元素分布和摩擦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改性层主要由渗硼层和渗碳过渡层组成,渗硼层主要组成相为Fe2 B,渗碳过渡层的主要组成相为Fe3 C,渗碳处理可有效提升渗硼效率.改性层厚度最大可达15μm以上,渗硼层硬度最大可达1460HV.经碳硼共渗处理后,工件的摩擦因数、磨损率约为未处理工件的11%、7%,摩擦学性能显著提升.液相等离子体电解碳硼共渗为活塞环性能的提升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技术途径.

    活塞环液相等离子体碳硼共渗摩擦因数磨损率

    补锂粘结剂羧甲基纤维素锂(CMC-Li)的合成与应用研究

    邱磊李富杨稳陈允...
    133-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纤维素粉和乙醇锂为原材料,通过IR分析显示成功合成得到羧甲基纤维素锂(CMC-Li).分别以CMC-Li和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粘结剂进行研究,发现CMC-Li表现出比较优秀的悬浮和分散性能,不与电解液发生反应,稳定性好.同时,在相同条件下,CMC-Li可以提高电极的压实密度、吸液速率和吸液量,减少极化现象,降低内阻10%左右,减少物理反弹约14.5%,使得充放电比容量提高约1%,剥离强度提高约9.8%,首效提高约2%,循环寿命延长约12%,有着非常优秀的补锂效果.

    乙醇锂羧甲基纤维素锂粘结剂补锂效果锂离子电池

    脉冲磁场去除钢中Al2O3夹杂物的研究

    罗坤坤李涛李莉娟刘海宁...
    141-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究脉冲磁场对钢中Al2 O3夹杂物的去除效果,使用中频感应炉进行了熔炼实验.利用COMSOL多物理场软件对脉冲磁场作用下钢液流场和不同尺寸夹杂物的去除行为进行了数值模拟,将数值模拟与实验结果相结合,探讨了脉冲磁场作用对钢中Al2 O3夹杂物的去除机制.实验发现,施加脉冲磁场处理后,钢中Al2 O3夹杂物整体含量减少,小尺寸的Al2 O3夹杂物数量百分比降低,大尺寸的Al2 O3夹杂物数量百分比有所增加,表明施加脉冲磁场促进了Al2 O3夹杂物的去除和碰撞长大.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施加脉冲磁场处理时,钢液中形成上下双环流,促进了夹杂物的去除,且夹杂物尺寸越大,去除效率越高;同时,夹杂物大部分被分离至壁面,与实验观察结果一致.

    数值模拟脉冲磁场Al2O3夹杂物去除效率

    搅拌头结构对铝/钢搅拌摩擦焊接头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韩世伟周长征彭小洋杜熙鹏...
    151-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不同搅拌头结构对接头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对3 mm厚的6061铝合金与304不锈钢进行了搅拌摩擦焊对接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搅拌头由圆柱搅拌头改进至圆锥+螺纹搅拌头,C型特征愈发明显;螺纹搅拌头促进了材料在水平方向和轴向的流动,得到的接头钢粒均匀且细小地分布在界面处;3种接头在焊缝区域的显微硬度变化规律相似,使用圆锥+螺纹的搅拌头时,焊缝区域的硬度更高;圆锥+螺纹搅拌头的接头平均抗拉强度为197.2 MPa,高于无螺纹搅拌头,断裂于铝侧热影响区处,断口表现为典型的韧性断裂模式.

    搅拌头异种金属搅拌摩擦焊力学性能断裂行为

    采用特征变量选择和长短期记忆网络的高速公路交通事件检测研究

    张兵张校梁屈永强上官小荣...
    157-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升高速公路交通事件检测效果,依据交通事件发生时上、下游交通流参数的变化特性,构建一组相对全面的交通事件检测初始特征变量集,使用随机森林-交叉验证递归特征消除(RF-RFECV)算法筛选出重要特征变量.利用重要特征变量作为输入训练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通过贝叶斯优化算法(BOA)优化LSTM网络的超参数.使用真实高速公路数据进行验证和对比分析,采用Borderline-SMOTE解决交通数据集的不平衡问题.实验结果表明:筛选出对交通事件检测更为敏感的重要特征变量,可以提高检测精度,LSTM的检测效果也明显优于随机森林(RF)和支持向量机(SVM).

    交通事件检测特征变量选择贝叶斯优化长短期记忆网络

    结合注意力机制的YOLOv5红绿灯检测算法

    邓天民王春霞刘金凤刘旭慧...
    166-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现有交通灯算法对小目标、遮挡目标检测识别效果不佳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注意力与多尺度特征融合的YOLOv5检测算法(YOLOv5 detection algorithm based on attention and multi-scale feature fusion,AM-YOLOv5).通过在残差结构中引入坐标注意力模块,提高对小目标的特征提取能力;设计四尺度检测层,通过引入更浅层特征改善对小尺度目标的检测性能,提高检测精度;针对引入注意力和检测层导致计算量增大、速度降低的问题,采用分布移位卷积替换部分主干卷积的方法,简化模型,提升速度.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Lara数据集上平均精度均值达到90.8%,相较于经典YOLOv5算法,精度提升2.7%,速度达到59.9 FPS,在复杂恶劣环境下的BDD100K数据集上,精度提升3.6%,速度达到34.8 FPS,具有良好的检测效果,能较好地满足交通灯的实时检测.

    交通灯检测注意力机制多尺度检测深度学习

    中文慕课评论情感识别语料库的构建与应用

    魏晓聪于澜
    174-18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文在线教育评论情感识别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有标注数据不足的限制,针对此问题,基于806门中国大学MOOC以自动和人工相结合的方式构建中文慕课情感识别语料库,共计10340条评论,其中褒义5411条,贬义4929条,保证了语料库的平衡性和学科覆盖的广泛性.制定语料收集和预处理策略、标注规范、标注体系、一致性检测方法;提出了神经网络模型以及基于大规模预训练语言模型的情感识别方法;实现了情感识别结果面向教学管理部门、教师2种使用角色的应用.该语料库为面向在线教育评论的情感分析研究奠定数据基础,对赋能教学评价、助力智能教学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中文慕课评论情感识别语料库大规模预训练语言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