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万明春

双月刊

1008-6390

jyp595@163.com

023-86380032

400067

重庆市南岸区学府大道9号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Education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重庆市教委主管,重庆教育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刊物。主要刊载人文社科和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转型时期基层治理的变化、挑战与完善路径

    任鹏宇曾翔
    5-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转型时期,复杂基层场域的有效治理是促进国家建设和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当下,基层场域的转型呈现出三重面向,即城镇化后期人的城镇化所展现的社会生活转向、国家体制优化下以责任约束为导向的治理结构转向以及信息技术革新带来的基层交互场景的生态转向.在这三重转向的历史实践之下,基层社会治理受到社会与国家的双向影响,构建持续健康的基层治理生态要从国家与社会两方面加以完善,遵循国家视野下的基层赋权、形式减压、权威合法路径,以及社会视野下的国家在场、生活整合、责任建构路径.

    基层基层转型干部职业生态国家与社会

    权属·特色·美好:中国式空间正义的三次飞跃

    朱国平朱国华
    12-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空间正义话语权长期掌握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手中,资本逻辑主导下所谓的正义就是造就同质化空间.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完成了空间权属争夺战、特色道路探寻、美好空间建设,实现了中国式空间正义的三次飞跃.中国式空间正义的三次飞跃,既有世界各民族追求空间正义的一般特征,又有独特的中国风格,即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根植于中华优秀文化传统、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自我革命为内生动力.对中国共产党、民族国家和全世界而言,中国式空间正义的三次飞跃都具有重要意义,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参考方案.

    中国式空间正义党的领导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人类文明新形态

    略论羊毛、棉花与谷物贸易全球化对产业革命的催化作用

    郭斌
    19-25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析羊毛、棉花与谷物三种农牧产品在全球范围内的生产、制作与销售对英国产业革命所起的作用.第一,叙述了羊毛与圈地运动的关系,包括圈地并不只是为了获取羊毛,同时也是为了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以应对日益增加的人口压力.第二,论述了棉花的全球化贸易对产业革命的作用,介绍了纺织业技术革命的发展过程,分析了棉纺业成为产业革命的领头羊而毛纺不能的原因,以及棉花的来源等.第三,阐述了《谷物法》的废止与自由主义贸易政策的确立过程,以及其废止对英国工农业的影响等.

    英国产业革命农产品贸易全球化圈地运动

    中小微旅游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驱动机制

    李莉关园园
    26-32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经济的发展和数字技术的应用能够帮助中小微旅游企业增强组织活力,满足消费者需求,提高企业效益,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数字化转型是中小微旅游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基于系统论视角,结合新一代数字经济背景下中小微旅游企业的发展现状,从外部政策、数字技术、旅游者消费需求、产业供给等方面分析中小微旅游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驱动机制,阐述各驱动要素在中小微旅游企业数字化转型中的作用,并以重庆市为例,运用熵值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外部政策、数字技术、旅游者消费需求、产业供给共同影响中小微旅游企业数字化转型.据此,提出促进重庆市中小微旅游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对策建议.

    中小微旅游企业数字化转型驱动机制

    国际中文教学视域下的范围副词"光""净"研究

    程文文袁珍婕
    33-38,52页
    查看更多>>摘要:范围副词"光""净"在《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中属于中高级学习词汇,对学生的语言能力、目的语文化背景的了解程度以及语境的分析能力等要求较高.通过比较"光""净"在语义、句法、语用三方面的异同,结合问卷调查结果,得出目的语知识负迁移是留学生在汉语学习中产生语用偏误的主要原因.因此,要创设合理的情境,强化"光""净"语言点的对比,在实际运用中弱化目的语的负迁移.

    国际中文教学范围副词对比分析教学启示

    基于翻译补偿理论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英译研究——以"汉语桥"非遗文化体验项目英译为例

    张美玲赵友斌
    39-4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翻译补偿理论的核心理念为依据,从翻译补偿视角综观翻译整体,以"汉语桥"非遗文化体验项目英译为例,探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英译问题.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英译过程中,"语言补偿"旨在适应语言环境、消减语言障碍,"文化补偿"力求补充文化语境、扫清文化障碍,"审美补偿"趋向于增强美学效果、展现审美价值."语言补偿""文化补偿""审美补偿"呈现交叉融合、互动互联的思维态势,较好地实现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补偿翻译".

    非物质文化遗产语言补偿文化补偿审美补偿

    美国媒体对中国经济报道的批评话语分析

    李慧
    46-52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评价理论就美国媒体对中国经济报道话语进行微观评价,自建美国主流媒体对中国经济报道语料库,以考察美国媒体对中国经济报道所表达的情感及强度,从而探索其对中国经济的态度和立场.对美国主流媒体报道中的话语评价意义进行研究,有助于了解国外媒体话语背后潜在的态度和立场.

    批评话语中国经济评价理论

    新媒体语境下鲁迅小说《在酒楼上》漫画改编研究

    刘洋
    53-58,7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新媒体语境下,对鲁迅小说与相关图像改编的研究是一个重要的课题.以往对鲁迅小说图像改编的研究,较多从宏观角度对史料进行梳理,疏于对图像艺术进行详细阐释,自然对于文本与画作结合的研究相对较少,所以在论述中不免具有浮泛性和片面性的缺点.以鲁迅小说《在酒楼上》漫画改编为研究视角,将小说置于漫画的创作语境下进行全新思考,将文本与图像进行互照,从改编文本和构图艺术等角度分析改编作品的艺术特点,研究图像所具有的独特精神内蕴,挖掘不同图像改编所体现出的美学特征.

    图文关系《在酒楼上》漫画左川丁聪舒霄

    《马桥词典》:反现代性书写中的民族寓言

    许馨元
    59-64页
    查看更多>>摘要:韩少功于 1996 年在《上海杂志》发表的《马桥词典》是一部独特的词典体小说.作家在以词典编纂人"我"为叙事者,营构湖南村马桥这个多元性的虚拟边缘空间时,采取了反现代性的叙事立场,着意打乱现代性统摄下的线性时间进程,在重新审视马桥的神秘主义信仰和封闭的乡村文化的过程中破除了"先进/落后""新/旧"二元对立的现代性思维,于其间探寻非官方的隐形历史,展现了另类生命之间的差异性和无限的活力.这股不容忽视的反现代力量在作者的理性审视中又反哺了正在寻求发展的现代文明,最终指向为一种朦胧的民族寓言.

    马桥词典边缘空间反现代性民族寓言

    纳博科夫《机缘》中的叙事时间解读

    张旭子
    65-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纳博科夫的短篇小说《机缘》呈现出两种典型的叙事时间,故事时间是火车从柏林启程开往巴黎的几个小时,话语时间则是现实中俄国革命爆发之前到流亡者在欧洲避难这一时期.结合叙事学家热奈特的时间理论具体分析小说中故事时间和话语时间之间的差异,发现纳博科夫在小说中运用了预叙和倒叙带来时间交错之感,在场景与省略交替中形成叙事节奏变化以及在重复叙述中暗示人物无法走出时间之狱,注定死亡的结局.小说展现出的多种时间维度完整地再现了俄裔流亡者的心路历程,使得读者也可以搭乘文字的火车回到历史时间感受人物的悲剧成因.

    纳博科夫《机缘》热奈特叙事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