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重庆邮电大学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重庆邮电大学

徐仲伟

双月刊

1673-8268

wkxb@cqupt.edu.cn

023-62461033

400065

重庆南岸区黄桷垭市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Social Science Edition)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栏目有:名家专家论坛,哲学(含哲学史),经济学(含信息经济),西部大开发,政治学,博士论坛,教育学,法学(含信息法学),管理学,生态环境学,文化研究(含语言学、文学史),德育与网络(含思想政治工作进网络),社会学。 全国理工农医院校学报优秀期刊,中国人大复印资料收录期刊,中国高校文科学报文摘收录期刊,新华文摘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收录期刊,中国期刊网收录期刊,中国万方数据库收录期刊等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准确领悟习近平对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的系统阐释——兼论如何在"两个大局"中维护并延续战略机遇期

    丁工
    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如何把握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既有借鉴又有超越,既有继承又有发展,深化了全党对战略机遇与风险挑战互动的理解和认识,把对战略机遇期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和境界.在新征程上应该怎样理解、把握和用好战略机遇,不仅是关系"十四五"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重大战略部署能否贯彻落实和顺利实施的先决条件,也是影响能否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因素.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变局之中既催生机遇,也充满挑战.这就需要我们深入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握战略机遇重要论述的科学内涵,既要立足当前、更要放眼长远,充分发掘中国战略机遇期阶段性特征和趋势性变化互动交汇的客观规律,积极发挥国际形势有利于国内建设的方面,协调处理好公平和效率、资本和劳动、技术升级和保障就业的矛盾.同时,认清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既对立又统一,还可以互化的内在特点,及时更新看待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的观念,坚定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的信心,深刻体会战略机遇中挑战更具复杂性、全局性和可转化性新变化的要义特质,在战略机遇与风险挑战并存的环境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更为有利的战略机遇.

    "两个大局""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战略机遇风险挑战对外合作

    全球安全倡议的提出背景、科学内涵与落实路径

    张方慧潘万历
    1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球安全倡议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安全领域的具体体现,是中国为应对全球安全形势变化、促进世界和平稳定贡献的中国方案.当前,国际力量对比发生明显变化,大国之间信任严重缺失,各种安全问题层出不穷,而现有全球安全治理机制存在不同程度的短板.为此,国际社会亟需新理念、新方法、新路径来引领全球安全治理,切实解决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安全难题.全球安全倡议以"六个坚持"为核心要义,兼具理念指导性与实践操作性,系统回答了在新形势下实现世界和平应秉持的指导理念、基本前提、根本遵循、重要原则等问题.这一重大倡议充分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继承和发扬中国外交优良传统,体现了中国对世界发展大势的深刻洞悉,为推动建立安定有序的美好世界指明了方向.全球安全倡议提出以来,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和积极响应.为推动落实这一倡议,中国应积极推动大国对话与合作,确保大国关系稳定健康发展;秉持真正的多边主义,维护联合国权威;坚持安全与发展并重,协同推进全球安全倡议与全球发展倡议;积极利用地区安全合作机制,加大对周边国家的安全援助力度,为构建人类安全共同体打造样板工程.

    全球安全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治理人类安全共同体

    新时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研究评述

    潘智璇
    20-30页
    查看更多>>摘要:正确认识和把握资本的特性和行为规律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必须回应的时代课题,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依法规范和引导资本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问题的学理研究与实践探索也随之深入.国内学术界围绕新时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的特性、资本的行为规律、资本的形态与作用、资本的治理以及中国共产党对待与处理资本的经验等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与深入的讨论.同时应该看到,学术界在资本问题探索的过程中,在研究的基础性方面存在基础理论澄清的困境,研究全面性上存在研究视角的盲点,研究科学性上存在方法运用脱离实践需求的主要问题.总结目前学术界关于新时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问题的研究状况,对资本研究进一步的方向与路径作出探析,是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推进资本研究的基础性工作.其中,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导地位是资本理论研究的根本立场,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的发展是创新资本理论的现实基础,坚持多种学科交叉融合的研究视角是发展资本理论的重要路径.

    新时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资本研究资本特性资本行为规律

    把握新时代正确党史观"四论"

    段丽
    3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二十大明确指出要常态化长效化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树立正确党史观、坚持正确党史观是有效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前提.对党的历史所持有的立场、观点和态度,决定着我们能否以历史原貌认识、看待党的历史,能否以客观正确的政治立场和公正科学的态度评价党的历史.正确党史观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置于整个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比较下进行科学审视后得出的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的根本立场、基本观点和科学方法,核心是回答什么是中国共产党历史、怎样认识中国共产党历史.站在新时代新征程的起点上,必须科学审视中国共产党的全部历史,抓住中国共产党历史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厘清正确党史观是什么的问题;必须深刻认识党的历史,明晰"马克思主义行"与"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内在逻辑,厘清正确党史观为什么的问题;必须科学把握党的历史,坚持用发展的眼光、客观性原则、整体性思维和科学的标准学习总结评价党史,厘清如何坚持正确党史观的问题;必须用心对待党的历史,坚持用党的奋斗探索史、初心使命史、政治锻造史和自我革命史增进以史鉴今的行动自觉,厘清正确党史观指导下要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

    正确党史观大历史观党史学习教育历史自信

    论基于数据信托技术的公共数据有偿授权运营模式

    任江李文璐
    42-53页
    查看更多>>摘要:实践中,公共数据有偿授权运营因上位法缺失、数据确权争议、缺乏交易信任机制、缺乏合规分配方式而存在"授权难""运营难""监管难""收益难"等现实困境,这制约了其广泛开展.困境背后,是既有解决思路忽视了公共数据有偿授权运营的民商事法律关系属性和数据交易与"物"的交易之区别.公共数据的属性与数据交易的特点,决定了其法律构造的重点不在于是否完成了公共数据确权,而在于如何防止受让方、受托方滥用公共数据.因此,以商事信托为基础的数据信托结构与公共数据有偿授权运营具有天然的契合性.数据信托受托人的"信义"能够破解数据交易安全难题,建立交易信任机制;信托财产的法律特点能够破解数据确权争议;信托的资本化运作则能有效推进"数据财政"的建立.通过颁行专项条例、成立运营平台、制定合规的收益分配方案、授权相应政府部门确立运营与监管体系,可有效推进我国公共数据信托化有偿授权运营模式的建设,形成公共数据要素流通市场大循环,实现公共数据红利全民共享的目标.

    公共数据数据信托有偿授权运营共同富裕数字红利

    公共数据流通的理论基础与制度进路——以行政权运行为视角

    周林枫
    54-65页
    查看更多>>摘要:公共数据流通是满足社会公众多元化需求、促进公共数据利用、发挥公共数据价值的重要方式.公共数据概念内涵不一、外延不清,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公共数据流通不畅,同时也形成公共数据流通制度建构的桎梏.在厘清各地立法机关与学术界对公共数据概念不同界定的基础上,以行政权力运行为视角,可以将公共数据概念解构为三层逻辑结构:第一层是行政机关、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机构在履行公共管理职能过程中收集、产生的公共数据;第二层是与行政机关、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机构产生行政委托关系或行政合同关系的社会企业以及承担社会公共职能的社会组织收集、产生的公共数据;第三层是社会企业等产生、收集的以及由个人数据主体产生的公共数据.以公共数据概念三层逻辑结构为基础,通过行政权运行视角,可以分析各公共数据主体在三层结构中的定位,并描绘在公共数据三层结构中的行政权运行脉络.通过"政—政"数据共享、"政—企"数据开放、"企—政"数据汇集、"企—企"数据互通的公共数据流通模式,立足于我国公共数据流通现状,有利于建构横向与纵向上的"跨地区、跨机构、跨层级"公共数据共享、共用制度,建构分级分类的公共数据开放与管理制度以及公共数据行政许可交易模式.

    公共数据数据流通数据分级分类数据共享数据开放

    跨境数据流动中的管辖权冲突及其协调

    袁康赵宛如
    66-7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数字经济时代,为了实现跨境数据流动中的国家利益,各国借助数据立法单方扩张本国的域外管辖范围,因此司法管辖权与执法管辖权的行使面临与他国管辖权冲突的危险.云计算技术的不断发展,数据与领土连接的弱化,冲击了传统管辖权理论在数据领域的直接适用.据此,可以依据国家管辖权的具体权能,从立法、司法和执法三个角度对数据流动中出现的管辖权冲突进行讨论.首先,数据立法模式上,数据全球化与数据本地化的分歧暗含着管辖权全面积极冲突的危险;其次,数据域外法权制约共识的松动与国家数据管辖能力的天然差异,决定了国际礼让原则与不方便法院原则在数据管辖权冲突协调上的局限性;最后,在数据跨境执法问题上,数据流动导致的域内与域外界分困难造成了公约机制的适用困境,各国执法管辖权开始突破传统的域外行使规则,数据执法管辖权出现"长臂化"倾向.尽管目前已经出现了相关的学说以及国际实践,但这部分内容对数据流动中出现的管辖权冲突问题,并未进行全然回应或提出具体协调路径.因此,还需要充分顾及跨境数据流动本身的特性以进行调整,限制数据域外立法范围,并据此在坚持属地最高原则的基础上重塑数据属地管辖规则,同时推动各国积极构建跨境数据调取机制,为管辖权冲突提出有效的协调路径.

    跨境数据流动数据管辖权管辖权冲突域外管辖

    美欧数据要素市场治理模式比较与中国因应——基于全球数字经济战略博弈的视角考察

    李晓磊卢安文欧阳日辉
    77-87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据要素是指根据特定生产需求汇聚、整理、加工而成的计算机数据及其衍生形态;伴随着通信和数据技术的发展,其在相应产业背景的演变中逐渐成为促进生产的关键要素.从全球数字经济战略博弈视角而言,数据要素治理模式关乎数字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选择何种模式属于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经济结构、改变竞争格局的战略决策.美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已逐步确立符合自身优势特点的数据要素市场治理模式,以获取全球数据要素治理规范标准的主导权.美国基于全球市场导向的国家战略和强大数字经济实力,整体上奉行以数据自由为基础的"开放、进攻型数据治理模式",构筑美国主导的全球数据要素市场治理规范体系;欧盟基于人本主义传统和缺少强大数字科技平台企业的实际,选择以人权保障为基础的"强监管、全面防御型数据治理模式",推行欧盟版的全球数据要素市场治理规范体系.中国应直面美欧竞争态势,一方面深入研究美国和欧盟模式的竞争优势及不足,不断探究、揭示并恪守数字经济发展规律;另一方面,应结合中国自身特点和优势,合理借鉴美欧经验,以期后中争先,提出以数据安全为基石的"开放、积极防御型数据治理模式"(即"中国模式"),持续不断地形塑有利于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全球数字经济新格局.

    数据要素市场战略博弈数据治理模式中国模式

    "三权分置"数据产权制度基本问题阐析

    陈丽娜
    88-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数据产权给予恰当的权利定位,有助于让数据成为创造和捕获价值的新经济资源.数据的价值在于使用,而传统数据产权模式在促进数据流动、体现公平分配、保障数据安全等方面存在局限,依循既有的概念术语和体系结构难以实现数据价值化的经济过程,立法规则的留白处理也导致学界对数据产权的理论界定逻辑和实施路径莫衷一是.数字经济的发展需要现有法律对新问题作出规范化解释.根据数据资源作为新型生产要素的特性,数据资源持有权、数据加工使用权、数据产品经营权"三权分置"的数据产权制度框架被创造性提出,这摆脱了"权属决定流转"的桎梏."三权分置"围绕数据价值形成和实现的过程建立了结构性产权分置制度,这与数据产业链的运行逻辑一脉相承;三权之间的结构性关系建构于数据全生命周期的流转状态,因而更利于满足多元主体对高质量可再利用数据要素的需求.但"三权分置"数据产权制度采用的"产权"概念完全不同于传统的财产权或产权概念,它的法理正当性、立法可行性等问题仍需详加讨论和细致分析."三权分置"产权制度的理论逻辑可以从两阶层、内外部的立体结构体系加以理解,明晰该制度的基本问题将对我国数据产权制度体系的深入研究有较大助益.

    三权分置数据产权数据要素数字经济

    共有网络平台账号的分割与价值评估——以黄某与陈某同居关系析产纠纷为例

    马秋顿十慧
    101-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网络平台账号不仅包含用户名和密码的数字组合,也包含了各种数据、人身利益和财产利益.网络平台账号基于网络平台与用户签订服务合同而产生;用户通过账号和密码对网络平台账号进行排他使用,并通过粉丝打赏和直播带货等方式获得收益.网络平台账号内发布的内容多是用户创作的作品,属于智力成果;账号内的粉丝对于用户具有依赖性.因此,作为虚拟财产的共有网络平台账号与网络游戏装备、加密虚拟货币等虚拟财产不同,其法律属性是一种新型权利,除具有物权、债权、知识产权的权利属性外,还具有人格属性.多人共有的网络平台账号具有分割的可能性.对于具有人格属性的共有网络平台账号,当注册者与运营者不同时,分割应以保留网络平台账号的最大价值为原则,考虑粉丝群体的情感投入和网络平台账号继续经营问题,将网络平台账号分割给实际运营者,并对注册者予以价值补偿.网络平台账号的价值构成要素应包括账号的创建成本、运营成本、粉丝打赏收入、直播带货收入以及广告运营收入等.对网络平台账号的价值评估可以采用成本法、市场法和收益法的有机结合,同时可以吸收网络平台规则,采用大数据等技术手段确保评估结果的相对准确性.司法鉴定机构可以联合网络平台构建虚拟财产价值评估体系,充分参考网络平台的价值评估意见,以确保司法裁判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共有网络平台账号账号分割账号价值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