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聂强

双月刊

1674-5787

czyxbbjb@sohu.com ; kyc122@126.com

023-65926686

401331

重庆市沙坪坝区重庆大学城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Chongqing Vocational & Technical Institute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刊登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类有关学术、技术方面的稿件。凡具有正教授职称以上且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学者、专家可投稿“专家论坛”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集体主义赋能中国式现代化:价值逻辑、现实挑战、实践路径

    王高陵翟中杰
    1-9页
    查看更多>>摘要:集体主义作为支撑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底层精神力量,彰显着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优势。在继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中,必须坚持集体主义价值原则,充分发挥其利益调节功能、力量聚合功能、行为规范功能,赋能中国式现代化以强动力、凝聚力与文明力。但在其赋能过程中也存在着现实困境、主体困境、教育困境等不同挑战,影响着中国式现代化的建设进程与效率。因此,要有效应对赋能过程中所存在的风险挑战,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理论基础、动力来源、制度保障,进而助力其行稳致远。

    集体主义中国式现代化价值逻辑现实挑战实践路径

    伟大建党精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三个维度

    陈铭刘世超
    10-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是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之义。在精神红线层面,伟大建党精神"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科学内涵贯穿于党领导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全程,为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生生不息的精神动能。在现实需要层面,伟大建党精神的科学内涵与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交相辉映,赓续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是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五大特征的现实需要。在实践路径层面,新时代新征程,更应把伟大建党精神转化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行动自觉,通过加强党的自我革命,坚持科学的理论指导,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加强党史学习教育,为中国式现代化向纵深发展保驾护航。

    伟大建党精神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共产党精神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扶贫重要论述的三重论域

    李琴琴
    18-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扶贫的系列重要论述,以马克思恩格斯反贫困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扶贫的伟大实践作为其生成的理论基础、文化根基和实践进路,其中涵盖了重要使命、基本模式、基本要求、重点任务等丰富内涵,同时,这些重要论述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教育反贫困思想、创新和完善了中国扶贫开发及教育理论,而且成为我国决胜脱贫攻坚、实现民族复兴和全球减贫事业的科学指南、实践力量和中国方案,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教育扶贫重要论述

    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对新质生产力的阐释

    刘阳
    25-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是新质生产力的理论来源。新质生产力是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的统一,是对传统生产力质的突破,表现为改造自然能力的提高和社会关系的和谐发展。在生产要素层面,新质生产力推动了新的生产要素的产生,提高了各生产要素原有的水平以及生产要素之间的配置效率。在产业和产业形态上,提升和丰富了产业产品的供给质量和种类,推动了传统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适应了人们需求结构的转变,满足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新质生产力是以科技创新为内核,它的发展是以科技创新为驱动,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相契合,因此,高质量发展构成了新质生产力的鲜明特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建立健全科技创新驱动的战略体系、培养大量具有创新能力的劳动阶层、构建数字和实体经济相融合的产业体系。

    历史唯物主义新质生产力阐释

    马克思主义技术教育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黄瑜兰慧红
    32-39页
    查看更多>>摘要:马克思主义技术教育思想来源于马克思、恩格斯对工业革命推动的社会化大生产、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矛盾以及工人运动的认识。马克思主义技术教育思想主要围绕技术教育的地位、技术教育的宗旨和技术教育的特点展开。汲取马克思主义技术教育的精华,当代中国职业教育应夯实其基础地位、弘扬其人文本性、突出其跨界属性,更好地为中国职业教育建设凝心聚力。

    马克思主义技术教育思想职业教育启示

    混合所有制视域下产业学院研究热点追溯与展望——基于中国知网(CNKI)来源期刊的文献研究(2016-2024)

    李弢罗祥远卢荣
    40-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通过对我国2016年到2024年之间的中国知网(CNKI)中文期刊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发现,在国家层面职业教育改革系列政策文件的推动下,我国混合所有制视域下产业学院研究经历了理论构建与设想、实践运行与总结、高质发展与深化三个阶段。领域内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的组建逻辑、建设路径、运行困境和发展方向四个方面。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通过多元主体合作的形式,成为了连接政府、学校、企业三方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深入推动了产教融合。但在现实运行中仍面临法人地位模糊、治理困难、激励不足、定位不明等多重困境。因此,构建内涵更为丰富、格局更为宽广的行业型、区域型产业学院共同体将成为混合所有制视域下产业学院研究的新风向。

    产业学院混合所有制共同体组织创新

    职教赋能新质人才培养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进路

    叶林茂张明依
    49-5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离不开人才支撑。其中,技术革新、要素创新配置和产业转型是其发展的三大关键支点,对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通过探讨新质生产力下新质人才应具备的政策、理论与实践三个方面基本内涵和特征,论述了职业教育在为新质人才培养赋能过程中的理论逻辑,并在提出了涵盖宏观、中观及微观三个层面的职业教育赋能新质人才培养的实践策略,旨在推动新质人才的培养和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的智力基础,确保人才培养与国家战略需求的紧密结合。

    新质生产力新质人才培养职业教育实践进路智力基础

    新加坡五所理工学院考试招生制度:考试种类、主要特征与启示

    袁潇李清华楚琳
    55-62页
    查看更多>>摘要:推进高等职业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畅通技术技能型人才升学通道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新加坡五所理工学院经过了六十余年发展,不仅拥有较大的招生自主权,而且管理监督机构完善,同时,还形成了一套较为灵活的考试招生标准以及多样化的考试类型。因此,在当前职业教育类型化发展和招收大量非传统生源入学的背景下,我国高等职业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可借鉴新加坡五所理工学院考试招生制度的有益经验,推进分类考试招生改革,为职业高等教育申请者提供多元化的入学方式。应当主要致力于助力推进国家层面资历框架建设,设计贯通培养的选拔体系;扩大高等职业学校招生自主权,加强招生委员会建设;完善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招生管理监督机制,建立专业化的考试招生研究机构。

    新加坡理工学院考试招生制度启示

    高职院校校级层面专业绩效评价的探索与实践

    匡青云吕红
    63-7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专业是高职院校办学的核心构成部分,其专业建设质量直接反映院校的办学水平。因此,高职院校定期开展专业绩效评价是保障专业建设质量的关键措施之一。研究通过系统构建专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科学厘定各项指标在评价中的权重占比,采用12个核心指标和20个具体评分点开展专业绩效评价。以某高职院校为专业绩效评价实施对象,逐项采集得分,对连续三年参评的31个专业的绩效评价得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精准定位相应专业在发展中的短板。以期高职院校能以专业绩效评价为抓手,将绩效评价结果作为实施专业动态调整的重要依据,保障专业建设高质量发展。

    专业指标绩效评价质量

    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现实困境和实践路径

    杨淑莉
    72-7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深化,职业教育在推动乡村发展中的重要性愈发显著。要确保职业教育有效助力乡村振兴,核心在于巩固其作为类型教育的地位,并植根于乡村土壤,为乡村地区持续输送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具体而言,职业教育应树立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与提升,不断优化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完善教育管理的机制体制,并增进学校与企业之间的紧密合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贡献更大的力量。

    乡村振兴职业教育服务实践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