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史志学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史志学刊
史志学刊

双月刊

2096-0816

史志学刊/Journal Journal of History and Chorography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古代岭南女性的书写形貌、建构因素与评价审思——以《广东新语·女语》为例

    韦亮节蓝城鑫
    4-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屈大均的《广东新语·女语》专门书写古代岭南女性事迹.就书写形貌而言,女性分布于不同朝代,地理上集聚岭南,且主题类型多样.女性被建构的因素包括把她们作为猎奇对象、极端叙事主角与男性依附的典范.《广东新语·女语》通过内在叙事、他人评论及作者诗文来评价相关女性,展现女性观.辩证地审思书中女性发现,她们对传统社会的发展具有一定意义,但也因某些礼教观念而突显生命的悲剧性.

    《广东新语·女语》岭南女性

    《史志学刊》受到中志办表扬

    编辑部
    16页

    19世纪后期英帝国的帝国联邦诉求及其形成原因

    周川又
    17-31页
    查看更多>>摘要:19世纪下半叶,急速扩张的英帝国开始遭受来自国内外的双重压力,这些危机迫使同时期的英国人开始思考帝国的未来.放弃帝国,对于那个时代大多数的英国人而言,是一件难以想象的事.因此,如何在预见现下危机可能带来的分离主义时,还能保住帝国的统一,这是19世纪的英国人政治思考的主题之一.基于此种目的,帝国联邦的设想应运而生.其基础理念在于共同防御和地方自治,并以联邦制为主要的政治架构,构建代表制的帝国议会,从而维系帝国的统一,应对国内外的威胁.

    帝国联邦英帝国19世纪代表制帝国议会共同防御

    明清时期山东运河城市刻书业发展及影响

    胡梦飞仇嘉琪
    32-40页
    查看更多>>摘要:明清两代,山东运河城市的刻书业相较前代有了显著发展.明代山东运河城市私刻数量比官刻数量多,部分城市出现了商业性质的刻坊,但规模不大,数量也不多.相较明代,清代山东运河城市刻书业有了进一步发展,不但出现了许多有名的刻书家族,以聊城四大书庄为代表的坊刻店铺数量也明显增加.这种现象的出现并非偶然,运河区域商品经济的繁荣、科举制的兴盛和市民文化的兴起,共同促进了运河城市刻书业的发展.刻书业的繁荣对区域社会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大量坊刻图书进入市场流通,带动了运河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不仅在保存和传播文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也满足了市民阶层的精神文化需求.

    明清山东运河城市刻书业区域社会

    现存山西佛教刻书浅析

    秦艳兰
    4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立足于现存丰富的山西古代刻书,概述了其研究情况,按时间顺序梳理出现存各个历史时期的山西佛教刻书,钩沉了这些佛教刻书所显示的历史信息,深入分析了刻书题记显示的地名和姓名问题,并探讨了其显示的山西佛教宗派流布情况,从而为山西刻书史和山西佛教信众、区域、宗派等的研究提供一定的资料.

    刻书佛教雕印山西

    第三轮志书编纂工作模式探析——以《山东省志·自然资源志》编纂工作为例

    张彩霞于海
    53-58页
    查看更多>>摘要:《山东省志·国土资源志》《山东省志·测绘志》在上一轮修编过程中积累了一些成功经验和做法.机构改革后,第三轮《山东省志·自然资源志》编纂工作即将开始,在志书篇目设置上与上一轮相比有较大变化,但编纂组织架构、工作模式、工作经验在传承的基础上,更要探索志鉴一体统筹机制,为第三轮志书编纂工作提出一些新思路、新路径.

    三轮修志工作经验工作模式志鉴一体统筹信息化

    宋代方志在《宋诗话全编》补遗中的文献价值——以《会稽续志》为中心

    王东峰丁俊丽
    59-63页
    查看更多>>摘要:吴文治先生主编的《宋诗话全编》是迄今为止收录宋代诗话最为全面的大型图书,其中不仅汇集了一些原已单独编纂成书的宋代诗话,还整理了宋代各种著述中零散的论诗记载.然而,由于该书搜集资料不全,导致许多宋代诗话被遗漏.特别是在宋代方志类著作中,蕴含了大量宝贵的诗话史料,编者却普遍忽略了这一部分文献.如《张溟诗话》仅有三十条,系从张淏《云谷杂记》中辑录,而实际上,还可以从张淏《会稽续志》中辑录诗话九十余条,是原书的三倍,如此才能完整、全面地反映《张淏诗话》的全貌.

    《宋诗话全编》张淏《张淏诗话》《会稽续志》

    中共中央印发《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

    《人民日报》报社
    封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