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城市规划学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城市规划学刊
同济大学
城市规划学刊

同济大学

董鉴泓

双月刊

1000-3363

upforum@shtel.net.cn

021-65983507

200092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C楼702室

城市规划学刊/Journal Urban Planning ForumCSSCICSCD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以创新性、前瞻性、学术性为办刊特色,以刊登城市规划学科最新研究动态为主,致力于推进中国城市规划学科的发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面向无人机的城市低空空域规划的国际经验

    刘泉陈瑶瑶洪晓苇李昊...
    64-70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低空经济发展和城市空中交通成为热点,城市中无人机快递物流等活动逐渐兴起,将对城市低空空域的结构带来巨大改变,影响城市低空空域的安全、效率和容量水平,并对城市空间的形态、利用和管理产生巨大影响.未来城市的立体发展将不再限于地面、地上和地下等3个层次,而是与低空空域结合,形成更加完整的空间结构.这一发展趋势将带来城市规划的新变化和新问题.因此,有必要从空域与空间关系角度出发,分析无人机发展带来的影响,总结案例,对面向无人机的城市低空空域规划方法进行综述研究,从而对我国城市规划的创新提出参考.

    智慧城市低空经济无人机城市空间空域立体城市城市规划

    "专业知识+人工智能"双驱动的城乡规划设计教育创新探索:以住区规划为例

    田莉杨鑫张雨迪林雨铭...
    71-78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城乡规划行业的变革、规划专业知识体系的转换和重构对城乡规划学科的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规划设计教育中物质空间主导、强调专家经验和"师父带徒弟"的模式已难以适应存量时代利益博弈多元化和技术变革的需要.以住区规划设计教学改革为例,探索"专业知识+人工智能"双驱动的城乡规划设计教学模式,开发基于大语言模型的多智能体交互系统、低代码方案自动生成器等智能化工具,赋能"前期策划阶段+方案生成阶段+后期评估阶段"三阶段完整教学流程,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培养学生跨学科学习与设计创新能力.

    人工智能城乡规划教育住区规划设计大语言模型

    数字乡村规划:现实困境与实践路径

    李和平牟玲利饶宇轩陈铭...
    79-87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乡村规划是利用数字技术赋能农业农村现代化转型、实现数字乡村建设、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举措.数字乡村建设的有关背景涵盖国家政策、热点研究和战略部署等三个维度,但目前却面临着数字经济潜能挖掘不足、产业数字转型慢等四大现实困境,无法最大化实现数字价值红利.为此,从做好数字乡村规划以应对数字乡村建设问题入手,搭建数字乡村规划编制理论框架,把握数字经济推动产业规划数字转型、数字技术发挥空间规划虚拟效应、数字空间提升协同规划发展效能等三大重要动能.分别结合典型示范地区在实践中呈现出来的关键经验,提出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打造虚实共生空间、加强专业人才队伍构建、探索治理技术赋能和建立城乡数字一体化发展规划、做好顶层设计安排等推进数字乡村规划的实践路径,以期实现数字乡村建设的重大战略目标.

    数字乡村规划乡村振兴数字技术数字治理

    城市空间多风险耦合及规划的韧性应对

    彭翀左沛文李月雯张梦洁...
    88-9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城市人口与要素持续高密集聚,城市发展面临多风险耦合加剧的严峻挑战,城市风险迈向"3.0阶段",多风险耦合成为城市韧性领域的研究热点.基于未来城市发展挑战的现实背景,从多风险的特征情景、效应机制和规划实践等方面梳理多风险耦合的相关研究,总结规划经验,剖析多风险领域的研究趋势与热点.在此基础上,探索应对多风险耦合的城市韧性四大领域、长短周期、阈值以及层级传导等理论要点.构建应对多风险耦合的韧性空间规划编制框架,尝试提出城市空间规划的韧性要点.展望包括人工智能规划在内的未来规划编制的技术方向,期待对新时代建设韧性城市提供多风险的理论参考与方法指引.

    城市空间多风险风险耦合城市韧性空间规划

    城市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的类型及空间体系与规划建设要点

    冉静蒋晓慧赫磊许乙青...
    98-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实现体系化规划进而提升防灾效益,通过文献梳理和政策文件比较,完善基本概念—类型体系—空间体系—规划建设方法层面的认知:概念上明确了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的本质是社会性基础设施与应急服务设施的兼容,重点是完善应急服务功能;类型上提出完整覆盖应急服务需求的八大类别的类型体系;空间上提出基于国土空间规划构建"省域—市县域—中心城区"的设施空间层级体系;布局上考虑安全、公平、效率的原则提出"现状评估—需求分析—选址布局"的方法.总结提出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应着力强化其类型和空间体系的完备度,系统性地发挥该类设施在应急服务和韧性提升中的作用.

    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综合防灾规划城市韧性平急转换

    城市更新可持续目标下的存量空间资源定价方法与调节政策

    祝贺陈旖媛王佳煜魏美宇...
    106-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经济学角度探讨城市更新的内在动力,分析不同土地制度下的利益分配与成本共担模式,对国家和地方层面城市更新制度中的存量空间资源定价方法与调节政策进行剖析.研究发现:城市更新的增值收益与租差分配是土地财政挖潜的必要对象之一,针对细分开发权利的出让金测算方法是价值捕获的基本技术支撑,也是调节不同城市更新活动的重要政策工具,财务政策与空间规划的联动与融合利于我国建立新的可持续土地财政模式.

    城市更新土地财政空间资源定价空间规划开发权

    全周期管理视角下的城镇开发边界内详细规划评估探析

    王炎曾祥坤
    113-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镇开发边界内详细规划(原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评估是提升其科学性、有效性的重要手段,但具体评估方法仍然缺乏共识.梳理城镇开发边界内详细规划评估的既有研究与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新趋势,认为该评估应以发挥对详细规划全周期管理中多个环节的反馈作用为核心,依评估目的精准制定评估内容.在该理念指导下,提出"规划成果适用性评估、管理规则适用性评估、控规单元体检评估"等三种评估类型;进而依据三种评估的操作条件提出"定期+实时"的评估机制建议.

    全周期管理城镇开发边界内详细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评估国土空间规划

    区域和城市空间发展

    王兰
    119-120页

    城市开发与土地经济

    刘冰
    120-122页

    城乡社区发展与住房建设

    杨辰
    123-12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