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金融论坛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金融论坛
金融论坛

詹向阳

月刊

1009-9190

jrlt@chinajournal.net.cn

010-81013575/76/77/78

100033

北京市西城区太平桥大街96号

金融论坛/Journal Finance Forum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由中国工商银行主管,城市金融研究所和中国城市金融学会联合主办。《金融论坛》定位于“商业银行应用理论研究”,目前已在国内同业期刊中奠定了自己的学术地位。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银行大债权人与企业违约风险——来自银行贷款数据的证据

    翟淑萍赵玉洁甦叶
    3-1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2007-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理论分析并实证检验了银行大债权人对企业违约风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银行大债权人降低了企业违约风险.作用机制检验显示,银行大债权人通过降低企业代理成本和缓解企业融资约束,进而降低其违约风险.进一步研究发现,这一影响在拥有多个银行大债权人、信息环境较差、战略激进度较高的企业样本以及国有企业样本中更为显著.

    银行大债权人违约风险代理成本融资约束

    银行金融科技与企业金融错配:缓解还是恶化?

    刘惠好冯珏汪颖栋
    14-23,4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2013-2021年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利用商业银行金融科技专利数据和企业借款数据,研究银行金融科技对企业金融错配的影响.研究发现,银行金融科技能够显著缓解企业金融错配,主要表现为降低融资劣势企业的资金使用成本.机制分析表明,银行金融科技能够通过降低银企信息不对称和提高银行风险控制能力这两个渠道,优化信贷配置效率和改善企业融资环境,从而缓解企业金融错配.异质性分析表明,这一效应在非国有、小规模以及研发强度高的企业中更加明显.

    银行金融科技金融错配信息不对称风险控制

    企业ESG评级对债券信用利差的影响——基于发债企业和债券投资者双方的视角

    张金清顾嘉乐张乐平
    24-3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首先构建纳入企业ESG评级的信用利差确定模型,区分ESG评级影响债券融资成本的企业基本面渠道和投资者渠道,然后使用2009-2022年A股上市公司发行的债券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ESG评级提高通过企业基本面渠道和投资者渠道共同降低债券信用利差,且后者的作用更强.机制检验表明,企业基本面渠道体现为降低财务风险,投资者渠道体现为吸引具有ESG偏好的投资者.异质性分析表明,企业基本面渠道在经济欠发达和安全事故高发地区效果更强,投资者渠道对非国有企业、非高碳企业更加明显.

    ESG评级信用利差融资成本预期信用损失超额风险溢价

    农村成长经历与家庭商业保险购买行为

    方黎明陶海鑫卢佳莹
    35-4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研究农村成长经历对家庭商业保险购买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村成长经历显著增加了城市家庭的商业保险购买行为,该效应在低社会经济地位群体中更强;机制分析揭示,农村成长经历通过提高城市居民的风险规避意识、塑造保守的低开放性人格、削弱内核紧密关系社会网络,从而增加其家庭商业保险购买行为.

    农村成长经历商业保险购买行为生命历程开放性人格社会网络

    货币政策冲击下中国金融与经济周期的联动机制分析

    刘尧成战文清
    47-5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基于1998Q1-2022Q4时段数据,比较分析不同货币政策冲击下中国金融周期和经济周期的联动机制.主要研究结论包括:(1)中国的金融周期和经济周期总体上呈现反向波动,并在不同频域内交叉领先波动,但在二者的主周期频域内金融周期领先经济周期波动;(2)相较于数量型货币政策,价格型货币政策冲击更能拟合中国金融周期与经济周期的联动性特征;(3)在货币政策冲击引起经济周期波动的过程中,金融周期的部分中介效应是二者联动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效应分别在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冲击下起到了金融加速器和金融减速器作用.

    金融周期经济周期货币政策谱分析历史分解法

    金融供给地理结构、信贷资源可得性与企业绿色创新

    唐凯谭伟杰陈前博张浩...
    60-6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基于金融供给地理结构视角,利用上市企业与银行分支机构地理信息,测度企业周边银行分支机构的集聚程度,实证探讨银行业空间演化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银行空间集聚对企业绿色创新具有"增量"和"提质"的双重效应,且主要通过提升信贷资源可得性与绿色投资意愿的机制来实现.异质性分析发现,银行业空间集聚对国有、环境信息披露机制更完善、非重污染行业、环保意识较好地区的企业绿色创新具有更强的促进效果.

    金融供给地理结构企业绿色创新信贷资源可得性绿色投资

    金融改革政策能否促进产业链现代化?——基于国家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政策的研究

    李晓龙张子怡郑强
    70-8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国家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的设立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05-2021年中国277个地级城市面板数据,探讨国家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政策对产业链现代化的影响.研究表明,国家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政策显著促进了产业链现代化,且经过政策叠加效应检验、稳健性检验以及内生性处理后,该结论仍然成立.优化信贷可得性和提高信贷配置效率是该政策促进产业链现代化的主要传导渠道.相较于金融发展水平和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城市,在金融发展水平和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城市中实施国家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政策更加有助于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金融改革政策产业链现代化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国家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政策

    征稿启事

    封2,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