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城市建筑空间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城市建筑空间
城市建筑空间

高拯

月刊

2097-1141

010-68302890

100044

北京市西直门外车公庄大街19号

城市建筑空间/Journal Urban Architecture Space
查看更多>>以城市住宅室内设计装潢为主格调,图文并茂地介绍国内外居住环境的案例,具有非常高的欣赏价值和实用价值。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城市,新空间,新生活——设计高质量发展的思考与实践

    《城市建筑空间》编辑部
    1页

    我国城市更新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李佳修龙
    2-7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我国在城市更新方面进行了大量开拓性探索,并且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同时也发现了一些不足和需要提升的空间.探索城市更新可持续发展之路,必须顺应时代发展要求,以人民为中心、注重文脉赓续、坚持绿色发展和科学规划、提升城市韧性,为城市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活力和生命力.基于此,分析江西景德镇、沈阳东贸库和上海鸿寿坊更新改造的成功经验,以期未来通过深入贯彻落实新方针和新理念,健全管理制度,创新技术手段和运营模式,让城市更新不仅实现文明的传承和文化的赓续,还能重赋老建筑新功能,改善人居环境,激发城市发展活力.

    城市更新文化传承可持续发展活力绿色规划设计师以设计为平台

    地域景观的思考与实践

    李存东刘环张文竹
    8-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域景观作为自然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不同地区的历史记忆和文化身份.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背景下,地域景观的重要性愈发凸显,通过科学规划和保护措施,可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并传承地域文化特色.探讨地域景观概念,剖析其在古典园林和现代景观中的独特内涵,提出地域景观的重点设计要素.以华南、华东、华中、华北、东北、西南、西北等不同区域的现代景观代表性实践案例为切入点,探讨地域景观设计策略,展示如何通过保护与创新设计保持地域景观特色,推动可持续发展,以期为地域景观设计提供理论框架与实践指南.

    地域景观生态保护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设计策略

    深圳前海国际会议中心创作与实践

    孟建民杨旭徐昊
    18-26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城市中重要庆典活动的空间载体,深圳前海国际会议中心并未过度彰显其建筑形式语言,而是以平和的姿态融入城市.平缓而深远的屋檐既表达出东方的智慧与自信,也给城市带来充满善意的开放空间.即便未受邀进入,人们仍可接近这座平和而典雅的建筑,体现出深圳40年来所追求的开放与包容.

    城市环境公共性形象塑造总建筑师负责制

    融科研展示与休闲活动为一体的植物博览园设计探索

    李锐朱祥明
    27-3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三角梅博览园是以三角梅为主要展示对象的植物博览园.随着三角梅在园林绿化中的广泛应用,建设三角梅博览园对加强三角梅种质资源保存、推动三角梅产业发展、提升城市文化内涵、促进区域生态旅游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三角梅博览园的研究,提出科研与休闲融合的规划设计特色.以海南三角梅博览园规划设计实践为例,从三角梅种质资源的文化呈现、园林应用、科技智慧 3 个方面提出三角梅博览园的规划设计思路,以期为同类项目与未来研究提供参考.

    博览园三角梅种质资源

    茶卡风——茶卡盐湖观光火车站

    陈晓娟解丹俞海跃刘召军...
    35-46页
    查看更多>>摘要:茶卡风观光火车站设计概念源于茶卡盐湖景区独具特色的游客打卡红丝巾形象,车站整体以温暖的红色为主色调,搭配橙色与黄色.建筑主体由钢结构、膜结构和悬挂织物构成,借助数字化技术进行设计和建造,并将钢结构工业化预制装配与织物手工艺处理相结合.该火车站是融合技术与艺术的建筑作品,可为人们提供亲近自然的独特体验.

    观光火车站数字化工业化预制装配钢结构手工艺处理

    体育建筑多维适应性设计策略——以第三届亚洲青年运动会主场馆设计为例

    黄河清陈雄
    47-5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经济蓬勃发展,我国先后举办了多项重大体育盛会,体育建筑迎来阶段性建设高峰,成为城市地标、社区活动中心、都市景观.体育场馆作为城市文化与体育活动的重要载体,在设计过程中需从总体布局、空间、造型、气候 4个方面考虑其适应性.以第三届亚洲青年运动会主场馆设计为例,探讨当代体育建筑多维适应性设计策略,为体育场馆设计提供借鉴.

    体育建筑多维适应性设计策略动态可持续

    基于韧性理论的高校校园弹性边界设计策略——以辽宁广全国际职业技术大学为例

    郭碧潇曹辉
    55-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自然灾害与突发公共事件频发的背景下,如何在保证师生安全的前提下顺应时代发展需求,建设"校城一体"的开放式校园,成为设计师关注的焦点.基于韧性理论,将高校校园边界空间作为研究对象,以辽宁广全国际职业技术大学为例,从边界空间的规划布局、建筑形式、流线组织 3 个方面探讨高校校园弹性边界设计策略,为创造更具适应性、可持续性和弹性的高校校园边界空间提供参考.

    韧性理论开放式校园弹性边界规划设计

    城市更新的观念与策略——以重庆民主村为例

    徐千里
    6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深入,我国的城市建设已进入存量提质发展阶段,城市发展逻辑正发生重大改变,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将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的主要途径.结合重庆民主村更新改造案例,分析并强调城市更新中目标导向与价值观念的重要性,进而讨论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策略与方法.

    城市更新公共空间环境提升文化遗产规划设计价值观念

    非正式空间促进环境-行为-价值协同的工业遗产更新——以天津第一机床总厂城市更新设计为例

    朱玲王世佳王冠祺张安晓...
    67-75页
    查看更多>>摘要:非正式空间以灵活多变的功能特性高度契合当代社会人群的行为需求,承载着多重价值.分析环境空间与人的行为之间的相互影响,构建其互动关系理论模型.通过剖析非正式空间的内涵与价值潜力,明确环境-行为-价值的协同作用对工业遗产更新的重要意义.以天津第一机床总厂城市更新设计为例,从空间利用率、交往可能性及感知维度 3 个层面提出环境-行为-价值协同作用下的激活策略,为工业遗产更新及相关研究提供新视角.

    城市更新工业遗产环境空间非正式空间价值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