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半月刊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Journal The Theory and Pracice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trneurship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产教融合背景下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索——以社区工作课程实习为例

    王吉彤
    115-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期,我国地方普通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要求必须深化产教融合教育理念,以推动专业实践教学模式重构。当前,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中专业教育与专业服务存在脱节。基于此,该文以苏州某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社区工作课程实习为例,从产教融合教育理念、课程目标设置、实践教学模式、实践学习成果评价4个方面分析社会工作专业产教融合模式构建路径。最后,结合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社区工作课程实习产教融合模式构建经验,提出加快推进社会工作专业产教融合实践教学模式构建的对策建议,以期达到社会工作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目的。

    社会工作专业产教融合实践教学应用型创新人才人才培养

    关注学生学习成果:高等教育质量评价的新探索

    熊凤付玉岳海燕
    119-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学生学习成果是人才培养质量的充分反映。开展学生学习成果评价对促进学生成长发展和改进人才培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实践中,学生学习成果评价存在着评价指标不全面、评价方法不完善、评价方式不丰富等问题。该文从构建涵盖德智体美劳全要素的评价指标、突出过程评价和增值评价、建立动态监测机制等方面改进和完善学生学习成果评价模式。

    学习成果高等教育评价指标方法动态监测

    基于"专创融合"的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设计与实践探索

    周黎明吴明霞喻洪平
    123-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是高校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是推进创新型人才培养、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有效途径之一。该文在分析目前高校"专创融合"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以机械制造基础课程为例,探讨了"专创融合"课程的教学设计思路与实践路径,提出了将专业课程知识模块化,在模块化知识中提炼和孵化创新创业项目,在项目推进中提升项目的挑战度和创新性,在考核过程中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机制。同时,实践证明:在"专创融合"课程教学过程中,创新教学方法、拓展实践环节、积极引导思考对于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该课程的教学设计思路和实践探索也将为其他"专创融合"课程改革提供启发与借鉴。

    "专创融合"教学设计教学实践创新项目挑战性学习评价机制

    科研驱动下化学专业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

    徐梦姣王鲁香
    128-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相结合,解决科研与教学"两张皮"的问题,以科教融合、协同育人、实践强化为思路,构建以创新能力培养为中心、以研促学、以学促行的培养体系。该文以化学专业本科生为对象,对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与存在问题进行分析,通过构建以创新能力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推进并优化本科生导师制度以及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等措施,有效提升本科生的创新能力。

    化学专业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科研项目提升中药学专业大学生科研能力的探析

    戴航罗小莉李灵张强...
    131-133,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需要培养一批具备较强科研能力的中药人才,以促进中药现代化的发展。如何高效培养并提高中药学专业大学生的科研能力,是中医药院校人才培养的关注点。大学生积极参加各类科研项目是提升科研能力的有效方法,该文调研广西中医药大学中药学专业大学生科研情况,分析现阶段存在的问题,阐述了科研项目在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中的重要性,提出有效提高大学生科研能力的教学方法。

    科研项目中药学专业大学生科研能力团队协作自主学习

    数智时代应用型高校计算机类"专创融合"模式研究

    侯荣旭胡剑英张丕振田丰...
    134-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开启了人类的数智时代,该文分析了数智时代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特征,针对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计算机类专业为例,坚持有规划、有方法、有制度、有方案、有步骤地持续深入推进"专创融合"教育,构建"理论+实践"双重递进式"专创融合"课程体系,以科创成果落地为导向,采用启发式的产学研创育人模型,探索多维度课程考核评价方式,有效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能力,培养勇于担当、创新意识强、专业本领过硬的专业技术人才。

    数智时代"专创融合"创新创业双重递进产学研创立德树人

    新工科背景下地理空间信息工程专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周文婷
    138-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新工科背景下,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是应用型高校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有利于高校人才输出适应行业用人需求,既培养产业亟需的人才,又促进学生精准就业,实现校企双赢。该文立足地理信息产业对人才的需求,以培养复合型人才、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为目标,采用共建产业学院、实习基地等校企合作方式,主要从产教融合长效合作机制、教学体系、实践体系、教学评价机制等方面进行研究,探索满足新工科人才需求的地理空间信息工程专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

    新工科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地理空间信息工程校企协同育人校企合作

    行业特色院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高分子材料专业为例

    李海丰刘峰朱秀芳王越...
    142-144,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该文针对现行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通过行业调研,明确了专业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目标。基于此,通过构建"一体贯通"教学体系、搭建"两翼协同"资源平台以及实施"专创融合"、产教融合、科创融合三重融合,形成了高分子材料专业"123"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有效提升了"双创"教育教学效果,提升了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使行业特色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有力保障。

    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培养目标高分子材料教学效果人才培养

    智能建造创新型人才培养探索与建议

    黎翔马亚飞
    145-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建筑工业化的时代背景下,智能建造是实现传统建筑业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的必由之路。目前,我国正处在智能建造发展的大潮中,存在巨大的人才缺口,探索科学合理的智能建造人才培养方案成了高校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重点。该文在分析智能建造人才培养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智能建造学科特点,以提升实践和创新能力为核心培养目标,对智能建造人才培养进行了探索,提出深度开展校企合作、开展项目制教学、以智能算法为课程核心的人才培养改进建议,并就智能建造毕业设计内容进行了探讨,以期为智能建造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人才培养教学改革智能建造项目制教学课程体系毕业设计

    产出导向法下医学生学术英语口头产出能力培养的实证研究

    唐玉凤曾祥发
    149-152,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医学生的学术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对其自身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在学术英语阶段,医学生已具备较强语言接受能力,而语言产出能力,尤其口头产出能力,仍亟待提高。该文以成都医学院临床医学院4个本科班为研究对象,运用实证研究探讨产出导向法下医学生学术英语口头产出能力的培养途径,通过统计数据分析、问卷调查和教学日志,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组、对照组总体学术英语口头产出能力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充分证实了产出导向法对医学生学术英语口头产出能力的培养有显著效果。

    产出导向法医学生学术英语口头产出语言能力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