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李明

月刊

1671-7406

journal@cxtc.edu.cn

0878-3120042,3101985

675000

云南·楚雄市鹿城南路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Chuxiong Normal University
查看更多>>本刊在办刊中“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强教学研究,参与全国各大专院校的交流活动”。读者对象:全国大、中专学生、科研工作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数字人文技术下的"文学终结论"——基于元宇宙文学生态的反思

    严旭马晓
    95-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元宇宙作为新的艺术媒介是数字人文技术发展的必然产物,其凭借自由开放的虚拟现实空间、全新的感知方式和沉浸式交互体验,对传统文学的生存空间形成了挤压之势.与此同时,数字人文技术之下的人工智能写作经由人机协作引发了文学主体的重构,这些都剧烈影响了文学的生存环境,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文学的发展走向.数字人文技术发展的背后不仅是人文和科技的融合,也带来了尖锐的冲突.观照"文学终结论"之后文学的新变及对未来文学之发展的现实考量,为我们反思元宇宙时代的文学生存提供了重要的参照系.

    数字人文元宇宙人工智能文学终结论

    国外积极童年经历的研究进展及启示

    黄艳妮尹可丽
    105-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童年经历研究一直是教育领域的核心话题,对童年不良经历的研究相对成熟,而与之相对应的积极童年经历的研究在国内较为缺乏.近年来,国外对积极童年经历的研究逐渐增多,涵盖了其内涵、项目构建、理论基础及对个体发展的多方面影响.本文系统梳理了国外积极童年经历的研究进展,探讨其在心理健康、身体健康和社会健康方面的积极作用,并分析其对中国相关研究与实践的启示.借鉴国外的研究成果,旨在为我国构建更加科学、全面的儿童发展支持体系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积极童年经历心理健康个体发展

    偏好理论双维双极结构模型的量表编制与应用

    赵云龙刘咏梅
    114-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运用因素分析验证自利偏好和社会偏好的双维双极理论结构模型,模型结构中的双维指的是构成偏好矩阵的一阶双因子:社会偏好和自利偏好.社会偏好包括利他偏好、互惠偏好和公平偏好等3个子维度,自利偏好包括自利和理性两个因子.另外,对12种不同学科门类的1143名大学生以及9种不同职业类别的747名被试进行调查发现:(1)教育学专业的学生和教师群体属于"强利他-公平"偏好和"弱自利-理性"偏好;(2)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和银行服务业人员属于"强自利-理性"偏好和"弱利他-公平"偏好;(3)医学类专业的学生和医生群体属于"利他-互惠"偏好;(4)法学专业的学生和律师群体属于"互惠-公平"偏好;(5)警察和消防队员属于"利他-理性"偏好;(6)私营企业主属于"互惠-自利"偏好.其余学科和职业人群的偏好特征不明显.

    自利偏好社会偏好双维双极

    从"随军译员"看西南联大精神的融通与实践——以外语系被征调的卢绍华及其家属为例

    李金莲
    128-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西南联大最宝贵的经验就是教育青年们继承爱国主义的传统,发扬不怕牺牲的奋斗精神.在抗战接近尾声的时候,中国政府响亮地提出了"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的口号,鼓励广大知识青年踊跃参军作战.在昆明这个抗战的大后方,以卢绍华为代表的大批青年学生继承了西南联大"教育救国、读书报国"的时代精神,他们积极响应盟军中缅印战区征调翻译人员的号召,不畏艰险勇敢地奔赴抗战前线.通译人员的工作,有利于沟通声气、增进盟国军事上的通力合作,为高等教育史、抗日战争史和青年运动史谱写了光辉灿烂的篇章,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与此同时,避寇到昆明的著名作家卢葆华为鼓励从军的长子卢绍华创作了一系列感人肺腑的诗词作品,为解读抗战精神提供了鲜活的素材.

    西南联大教育救国读书报国抗战前线卢绍华卢葆华

    地方院校"优师计划"师范生培养的目标定位及路径构建

    李昌茂王光雄
    140-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优师计划"是推动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一项重要教育政策,具有精准性、科学性、补偿性、情境性等现代化教师教育特征.对于具备地方公费师范生和地方"优师计划"师范生培养资格的地方院校而言,有必要对公费师范生和"优师计划"师范生培养加以细致对比分析,厘清公费师范生和"优师计划"的关系,找出实质性差异,明确"优师计划"师范生培养的目标定位,在公费师范生培养的基础上,优化"优师计划"师范生的培养路径.

    地方院校"优师计划"师范生目标定位路径

    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高品质路径构建研究

    徐跃飞
    147-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目标,实现家庭和幼儿园在家庭教育指导中的"协作共赢",首要解决的是幼儿的"养育"和"教育"两个核心问题.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高品质路径构建需明晰其价值,并针对其存在的目标实现困境、主体责任困境和实施保障困境,分析提出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的高品质路径构建的策略:建立健全的机构设置、规范督导督察制度;完善幼儿园课程和文化建设,家长深度浸润;创建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的实践模式;提高幼儿园教师家庭教育指导的专业能力;协同社区和各社会机构力量,提高指导服务质量.

    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高品质路径

    E幼儿园生活化幼小衔接实践体系的建构

    程绍莲
    153-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幼小衔接是促进儿童顺利进入小学学习的一种教育模式,是学前教育向学校教育过渡的一个重要环节.连续性是幼小衔接实践体系的目标,全过程是幼小衔接实践体系的主线,生活化是幼小衔接实践体系的根本.教学实践是幼小衔接的重要载体,科学的管理决定了幼小衔接有效性.E幼儿园十分重视儿童生活化幼小衔接的教学建设,探索形成了以关注儿童全面发展为教学目标,以关注儿童现实生活为教学内容,在教学实施中关注儿童综合素质的培养,在教学评价上关注儿童的持续发展,适应儿童发展的幼小衔接教学.结合幼小衔接教学实践,形成了一套适合幼小衔接教学实践的管理体系,即一个理念、两个路径、三个重点、四个环节、五个抓手.

    幼小衔接教学实践管理实践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做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第五届滇中非遗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研讨会记

    封2,封3页